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前几天,一个同事和我谈起了一件事。本市某高中一名女生,家庭条件很好,上学期间在校外租了房,然后经常从家里拿黄片,邀请一帮同学看,后来发展到几对男女生在租的房子里同居。这件事,在本地影响很大。由这件事我想到,我们教育工作者,再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性教育了。否则,我们的学校、家庭、学生个人会为此付出代价。我认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要注意对他们的性教育,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压力相比高中学生要小很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恋爱风气也更盛,很容易发生问题。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相比高中,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某校一个学生伙同社会闲散人员将征稽所家属楼铝合金窗拆下来当废品卖,被拉到学校理论。去年春季,有位老奶奶生气地来到学校找校长,说是有几个学生折断了她家正打花蕾的桃花枝。发生在眼前和周围的这一件件事,激起了我的深思,加强对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5.
愿作泥土     
近年来我非常想念家乡.大概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吧。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三年半了。我访问巴黎,在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家中吃晚饭。朋友是法籍华人,同法国小姐结了婚,家庭生活很幸福。他本人有成就,有名望,也有很高的地位。我们在他家谈得畅快,过得愉快。可是告辞出门,坐在车上,我却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想法:长期住在国外是不幸的事。一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想。我也知道这种想法不一定对,甚至不对。但这是我的真实思想。几十年来有一根绳子牢牢地拴住我的心。  相似文献   

6.
万玮 《江西教育》2006,(6):28-28
困惑:我带的一个班级学生都很服我,可是最近出了一件事:在运动会上他们和别班的同学发生争执,起初只是几个人之间的争吵,到后面发展成为两个班级之间的冲突。第二天全班学生几乎是哭着向我诉说这件事,因为他们被另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臭骂了一顿,当然,一部分男生在冲突中也对对方班主任表现得很没有礼貌,他们希望我出面伸张正义,替他们出口气,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背景分析:在一次关于生日的话题中,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可当我问谁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时,全班同学面面相觑,只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大多只重视智力开发,常忽视  相似文献   

8.
冯秋子 《中文自修》2005,(7):102-104
一九九八年七月,北京最热那几天,我进入文慧的现代舞工作室。文慧说我练习的时候特别投入。但是,投入仅仅是一种状态,并不说明我真的适合这件事,能做好这件事,我对自己能不能坚持、坚持多长时间一点没把握。  相似文献   

9.
史娟 《教育》2014,(8):73-73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信。信是我以前的一名学生写的,在信中他对我诉说了对现在班主任的不满,回忆了以前我们之间的许多事情。其中,他特别提到了一件事,并说因为这件事他把我列为最感激的老师。其实,他所说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万万没想到在他的成长中居然占据了那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先命题,有些题目是反反复复写,如《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老师》《我的家庭》等,小学就开始写,上初中又写,到了高中阶段还在写;学生都厌倦了,只有随便应付。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我们就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1.
高伟 《教育艺术》2005,(8):10-11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时常被谈起,能够再当一回学生,亲身感受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快乐,是我向往的一件事。就在前几天的专业课上,热爱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研究生刘吴为我们新一届教育硕士班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这堂课上,大家足足过了一把“奥尔夫”瘾。  相似文献   

12.
那天放学,走在前面的季刚指着路边喊了一声:“钱!”我们几个赶忙走过去一看,咳,原来是一角钱。谁在乎!几个同学你踢给我,我踢给你,最后谁也没捡,为一角钱弯一次腰,还要惹人笑话,值得吗?中午吃饭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什么议论!却给我讲了一个她小时候的事——那年,我也像你这么大,上小学二年级。一天,我的铅笔用的快  相似文献   

13.
一、初步识题,点到为止 初步识题,如果老师提醒过多,就会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不提醒,后进生审题又很吃力,难以下笔,不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做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例如《这件事我不后悔》,我提醒学生三点:①记事,而且是记一件事:②是“我”做的,而且是以前做的事;  相似文献   

14.
陆肖云 《广西教育》2012,(14):41-42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而班集体的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然而,一个班级聚集了几十个性格、家庭背景、智力水平不同的人。让这几十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我从教二十多年,对班级管理采取以下四种方法。一、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班集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相似文献   

15.
★1月话题:鼓励告状究竟对不对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我们班上,有几个爱向老师“告状”“打小报告”的同学,让我们感到很反感。但是我们的老师对这几个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却持赞许和鼓励的态度,把他们看成是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动态的“耳目”。我们对这种状况既感到别扭,又觉得气愤。请问,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告状究竟对不对?——王子鸣截稿日期:2001年11月10日★2月话题:好朋友为什么不能常聚在一起最近,在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几个初二年级的同班男同学,由于平时合得来,经常聚在一起玩耍、聊天。有一天,…  相似文献   

16.
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怎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有下面几点体会:一、从小事抓起,做到防微杜渐。班主任要善于抓苗头,善于观察班级的各种动态。苗头抓住了,因势利导,及时教育,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次,一个学生过生日,几个学生凑了些钱,打酒买菜,聚餐祝贺。我知道后,问这几个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说:“交朋友嘛,总要有一点情谊,我们家长都是这样做的。”显然,他们认为把友谊建立在吃喝上是理所当然的事。针对这件事,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同学  相似文献   

17.
小龙哥热线     
山西省大同市张小新:我的爸爸前几天突然回家说,他要离职到外面闯天下。我们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惊讶,全家都不同意。为此,爸爸和妈妈不时地发生争吵,使我们本来和睦的家庭,顿时变得不安宁。这件事也成了我的一个心事,我不知该怎么办,你能帮助我吗?  相似文献   

18.
这件事不能不说陈万珍前几天,看到女儿写的一篇作文,题目是《这件事不能不写》。女儿写的是关于学校小卖铺开展摸奖活动的事,还写了妈妈对她的教育以及她的想法。看过之后,我的感觉是:女儿长大了。女儿在小学读书。大约一个月前,她放学回到家,非常兴奋地告诉我:班...  相似文献   

19.
教学生写“一件小事”北京特级教师王有声一、确定命题这是个我刚接手的毕业班。记叙一件事,这类命题学生是熟悉的。《记我做的一件好事》、《难忘的一件事》、《日记本中新的一页》等命题,他们在四五年级都练过。在最后这个学年里,从培养审题、选材、表述中心等方面能...  相似文献   

20.
时间:年三十傍晚事件:接祖宗参加人:爸爸、叔叔、哥哥和我新春指南:关于过年的前面几项,是一般的家庭都会做的,但是下面的这件事,可能就不是所有的家庭每年春节都做的事情了——接祖宗。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我出生在河北省辛集市,但爸爸的老家却在山西长治,这两年的春节我们全家都回长治陪爷爷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