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7-2013届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的比例较低,男女生就业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就业地点仍以大中城市为主,并且女生留在大中城市的比例较高;女生进入学校工作的比例最高,但该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该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非体育专业工作,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比例最低,但女生从事体育专业工作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四川省4所高等师范院校的82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找出影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就业的因素,为该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状况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武术学院2007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运动技能培养的状况,并通过学生就业的方向、教师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武术学院2007级本科生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基本状况,寻找影响目前武术学院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武术学院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骆伟  叶孙岳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124-126,129
为了给体育院(系)的专业教育和毕业生职业教育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调查了405名(有效样本)浙江省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结果显示,毕业生的体育态度总体肯定,但积极性较低;在“外部支持度”和“自我效能感”方面,男生优于女生。体育态度方面,本科较专科更为积极,有专项较无专项更为积极,体育教育专业较之社会体育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更为积极,以及不同就业意向、现状毕业生的体育态度有所不同。同时,笔者认为就业前景因素是影响体育院(系)毕业生体育态度的重要因素。建议:①体育及教育主管部门协同宣传媒体部门加强体育职业及“体育人”的正面形象宣传,以营造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良好心态与就业环境;②各体育院(系)教学部门开设毕业指导讲座或课程,使毕业生对从事体育相关工作存有积极、正确的认识,并帮助其树立强烈的就业自信心;③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学生学历(专升本),加强运动专项教育,提高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四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2013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改善该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推动该专业方向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且真正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很小,与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初衷相去甚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实践能力不高、缺乏创造力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结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浙江省属重点高校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近30年历届毕业生首次就业情况、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结论: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以体育教师居多;不同届毕业生对初次就业选择职业的总体满意度有较大差异,绝大部分毕业生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浙江生源学生考研率较低;社会体育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求职难度有显著差异等。建议: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注重职前科研能力的培养;改革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全程指导就业,强化就业服务;发挥校友作用,为就业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8.
衡量一个高校办学质量、专业发展以及学科的完善程度,本科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重要指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以及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又要兼顾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9.
对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去向进行分析,认为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偏重武术,对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两个方向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议加大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两个方向的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同时也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外的其它适应就业需要的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鼋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比例甚低。研究认为:只有根据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政府、学校以及毕业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社会体育人才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寻体育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情况,对140名哈尔滨市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武术课开设并不普及;中学生对武术运动不是太喜欢;认为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学校武术教育对武术文化的传授不够;学生对武术的形式、内容、文化内涵还缺乏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武术的礼仪文化不感兴趣。建议学校必须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影响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学校体育对武术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改革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层面,而笔试图从当代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化层面揭示影响高校武术教学与习练的原因。建议从宏观背景综合考察,切实加强传统化创新,呼吁媒体、政府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大学生丰厚的化底蕴来改革教学方法,真正促进高校武术运动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方强势体育文化以奥林匹克运动为竞技最高点和核心理念,国际体育文化发展问题逐渐突出,这种强势文化侵蚀弱势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的一定阻碍。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增强民族认同感,发展和壮大民族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初步探讨了羌族武术的起源,相关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和现代文化遗存,分析了羌族武术发掘、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和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建议,为制定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相关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建成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97-1098
通过考察阴阳学说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轨迹,认为阴阳学说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特别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阴阳学说也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Taiwa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or kuoshu and wushu as they are called today, has been quite divers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from 1949 to 2017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based on available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three major historical peri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The foundation period was inaugurated when Chinese martial artists fled to Taiwan with the Nationalists. During this period, martial arts studios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people began learn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skills together with the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corporated martial arts in schools.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Taiwan then entered the competitive sports period 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promote competitive martial arts internationally and to standardize the practice and grading system required for competi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standardized rules for nationwide competition were established, and sports instructors and athletes were trained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wushu competitions. Currently,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have been modernized and being practised to build confidence, mental discipline, and physical strength as well as for self-defence, recreational pursuits, and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7.
从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国际体育民族化和民族体育国际化。当代武术运动发展应加强其教育传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架起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相联系的中间桥梁,促进传统武术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承。  相似文献   

18.
两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射箭活动是当时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性武艺项目,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武文化"现象,至今影响深远。从民族精神与传统体育视角综合概括这一历史环境条件下的射箭文化发展历程和价值取向,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完善与充实中国体育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为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杨友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711-712,699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作为学校体育项目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竞技武术套路成为武术的一种主要形式,武术的本质特性——技击性不太明显,导致学校武术的发展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现行武术教学已迫在眉睫。采用问卷调查法,历史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武术改革进行了研究,建议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需求,还原武术的的本质特性,改革武术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师范大学武术公体选项课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对山西师范大学武术公体选项课人数比例、学生场地器材满意度、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学生兴趣、学生对武术不同项目喜好和武术教师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山西师范大学武术公体选项课开展存在以下不足:1)武术器材较老旧;2)武术教师对学生武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较少;3)学生对传统武术套路的喜好胜过现代武术套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3点可行意见:1)体育学院做好体育器材新旧更替工作;2)武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武术理论知识的传授;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学生些传统武术套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