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有人问“:你是否喜欢读书?”可以预料,难有多少人真心地说“是”。见诸报端的信息和来自生活的镜头告诉我们,如今的国人读书的少了,如今的教师读书的也少了。原因固然多多,细究起来就一个:把读书当成了苦差使。受苦的事,世上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呢?假如有人问“:你是否喜欢享受?”可以肯定,没有几个人从心底里“说不”。因为不论凡夫俗子,还是文人雅士,享受生活是人之常情。为人师表者,又能有几人真正能抛却贪恋享受的天性?然而,为什么读书不可以是享受?为什么不能让读书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闲暇的时光里,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静静地走进书中的世界,细细地品味书中的意境,你便融入了一个疆域无限的精神世界、一个自由无羁的思想王国。你会感受到仿佛有某些精神在你的阅读中传递。在洋溢着墨香的书卷中,你可以畅行无阻地在历史和未来中游弋,你可以心领神会地与古今中外的智者交流。于是,你渐入佳境,开始享受读书所赐予你的快乐和幸福。你的思想、情感会完全融入到书中,或与书中的人物同悲或同喜,或与作者的思想交融或交锋,掩卷静思,神游物外。假日中,找一个安静的去处,蓝天白云下,斜阳夕照中,怀一份闲适的心情,捧一本好书,让身心沐浴在文字的甘露之中,...  相似文献   

2.
爱书吧     
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它会使你出口成章,挥笔成画,这是多么美好啊!提到“书”,每当读到一本好书,我的心是多么激动啊。我觉得自己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我从心里问候:“书,您好!”记得我刚上学的时候不知道“书”是什么。有一天,老师问我:“你爱书吗?”我高兴地说:“爱!”老师又问:“什么是爱书呀?”我说:“就是把自己的书保护好。”同学们都在笑我。当时我还不知道同学们在笑什么,最后才知道我回答错了。想起那时候什么是爱书都不知道,真是可笑极了。还记得有一个星期天,爸爸带我  相似文献   

3.
读书七要     
青年学生致力于读书上进的不少,但真正懂得如何读书的却不太多。读书有七要,不可不晓。一曰爱书。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没有不爱书、不惜书的。高尔基从小就对书爱不释手,书籍不仅伴随他度过童年的流浪生活,而且伴随着他追求真理的一生。他说:“我爱书,我认为我身上一切东西都是书籍给我的。”英国大诗人济慈宁愿饿肚子,而将朋友资助的伙食费都用来买书。爱书与惜书,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先生在读书之前,先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然后拿书,可谓惜书如宝;当代著  相似文献   

4.
●建设学习型家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营造读书氛围。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对孩子而言,培养他读书兴趣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教授高希均在《构建一个干净社会》一书中提倡:“家庭中应以书柜代替酒柜、书桌代替牌桌,转移上咖啡馆与电影院的金钱与时间来买书、来读书。”●少儿时期是孩子学会读书的重要时期,更是人一生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家长们,让你的孩子爱书、读书吧,它是我们送给孩子真正终生受益的礼物!  相似文献   

5.
●建设学习型家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营造读书氛围。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对孩子而言,培养他读书兴趣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教授高希均在《构建一个干净社会》一书中提倡:“家庭中应以书柜代替酒柜、书桌代替牌桌,转移上咖啡馆与电影院的金钱与时间来买书、来读书。”●少儿时期是孩子学会读书的重要时期,更是人一生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家长们,让你的孩子爱书、读书吧,它是我们送给孩子真正终生受益的礼物!  相似文献   

6.
●建设学习型家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营造读书氛围。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对孩子而言,培养他读书兴趣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教授高希均在《构建一个干净社会》一书中提倡:“家庭中应以书柜代替酒柜、书桌代替牌桌,转移上咖啡馆与电影院的金钱与时间来买书、来读书。”●少儿时期是孩子学会读书的重要时期,更是人一生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家长们,让你的孩子爱书、读书吧,它是我们送给孩子真正终生受益的礼物!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家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营造读书氛围。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对孩子而言,培养他读书兴趣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教授高希均在《构建一个干净社会》一书中提倡:“家庭中应以书柜代替酒柜、书桌代替牌桌,转移上咖啡馆与电影院的金钱与时间来买书、来读书。”●少儿时期是孩子学会读书的重要时期,更是人一生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家长们,让你的孩子爱书、读书吧,它是我们送给孩子真正终生受益的礼物!  相似文献   

8.
●建设学习型家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营造读书氛围。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对孩子而言,培养他读书兴趣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教授高希均在《构建一个干净社会》一书中提倡:“家庭中应以书柜代替酒柜、书桌代替牌桌,转移上咖啡馆与电影院的金钱与时间来买书、来读书。”●少儿时期是孩子学会读书的重要时期,更是人一生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家长们,让你的孩子爱书、读书吧,它是我们送给孩子真正终生受益的礼物!  相似文献   

9.
人爱书,便与书结缘。读书之人都会买书、藏书、迷书、恋书,但爱书的感情却是相通的。冯至先生写与情同知己的几本书的故事,缅怀故人,手握旧卷,不禁倍觉情深。倪墨炎先生的淘书又惊又喜,也让人沉浸,兴趣盎然。傅月庵先生用细腻的心思“倾听”“我的老师”的书城悠悠岁月故事,启己又达人。  相似文献   

10.
在留学生文学热之中,又有一本出自自费留学生之手,“实录”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书,在大陆书摊走俏。书名曰《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作者是留美的陈燕妮女士。拜读之余,笔者在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告诉了我们什么? 该书称它“是美国社会生活的实录”。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习惯     
某日与研究生谈读书。有研究生问我读书有什么经验、心得。我说了一句话十个字:“养成好习惯,受益一辈子。”我这里说的“好习惯”不是指要养成爱读书、喜欢书的习惯。作为读书人,爱书、爱读书这是他(她)的本性使然,习惯成自然,因而用不着再说;我所说的“好习惯”,是指在读书过  相似文献   

12.
我爱书。对书的那份挚爱缘于阅读带给我的那份享受。不读书的人难以理解读书的快乐。从试探着、磕磕绊绊扳倒一个个生字到“宁可三日不吃,不可一日无书”、读书读到这般境界,可以称得上是书呆子了。  相似文献   

13.
爱书三重奏     
贝多芬有英雄交响曲,肖邦有钢琴协奏曲,今天让你听听俺的“爱书三重奏”。一重奏:藏书我生来就爱书,特别是游戏书。我的《游戏安装攻略大全》曾经因为妈妈的反对,而被我东躲西藏。但无论我怎么掩护,最终都会被妈妈的慧眼识破,我只好缴械言和。妈妈答应我,如果期末成绩好,就可以给书一条生路。爱书的我肯定不忍心让爱书粉身碎骨了。经过我的一番努力,书不但没被撕碎,反而上了我的“博物馆”———书架,我的心里倍感欣慰。二重奏:读书我读了很多书,开始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后来逐渐沉醉其中。《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从大爆炸…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老爸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整个人就是一条“虫子”。当然不是害虫,但也不是什么益虫。说白了老爸其实就是四条虫子托生的,这并不是我信口开河,完全是有根据的。老爸是条“书虫”。老爸特别喜欢书,一看见书,眼睛就直了。我们一家三口出去逛街时,每到了书店、书摊,老爸就像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似的,总是挪不动腿。老爸爱书,床上是书,桌上是书,连上厕所手中都攥着一本书。妈妈讥笑老爸是书呆子,老爸说:“书呆子有什么不好,书一能治愚,二能疗饥,三能美容。杜甫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人就显得有风度,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你没见我的…  相似文献   

15.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今天这个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除了课堂内的读书学习,课外他们仍在读书吗?他们都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他们应该读些什么书?家长,你是否明白,你给孩子买回的书他喜欢吗?老师,你是否想过,你给孩子们布置的大量“课外读物”,他们感兴趣吗?  相似文献   

16.
我有我书窝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家有小书童,故家中不可一日无书。据说爱书的人每每上图书馆、逛书店,就会有阿里巴巴入宝山的心情,恨不得满载而归。然而,这只是难得的豪华盛宴,与之相比,能每日享用的家常便饭——家庭小书窝才是小书童的必备。相信,一个能打造出书香四溢的宝宝书窝的父母,定能打造出一个真正爱书的宝宝!  相似文献   

17.
“书癫”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你喜欢读书吗?你经常读些什么书?读书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这是古今名人们共同的深切体会。关于读书的格言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  相似文献   

19.
也谈读书     
张玉安 《山东教育》2004,(29):58-58
我也算个读书人吧,不敢说嗜。书如命,却也爱书胜宝,三日不读书便觉口中无味,心里空虚,思想枯萎,生活暗淡。  相似文献   

20.
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为苦事累事,同时,也是雅事趣事。陆放翁诗云:“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诚然,不见得人人嗜书如命,但谁也不可否认,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便是有了书与读书。 读书,是人类远离野蛮愚昧的末班车。一旦漏乘,便往往注定只能在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