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学前教育机构按照传统习惯划分为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类。幼儿园属《学校教育法》规定的一种教育机构。而保育所则是《儿童福利法》规定的一种福利机构。孩子满3岁可以进入幼儿园,直至他们上小学。幼儿在园的时间,每年为220天,每天为4小时。而保育所则可招收自出生之日起至上小学前的孩子。保育所全年开放,每天工作8小时,为满足长时间工作或上夜班家长的需要,保育所还可延长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幼儿教育设施有两种,一种是幼儿园,另一种是保育所。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环而列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保育所是为缺乏保育的儿童设立的一种保育兼福利设施。全日本约有2万多所保育所,可以收容200万左右的儿童。儿童入所的条件非常严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才能申请入所:①母亲白天在外工作,不能在家中照料孩子;②母亲白天在家中从事家务以外的劳动,诸如加工业,手工业等,不能照料孩子;③因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幼儿教育首创于1876年,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幼教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幼儿的入园率成倍增长。据1976年统计,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达61.9%。到八十年代,日本的幼教发展水平跃居世界先进之列。目前,四岁幼儿的入园率已达80%。一、幼教机构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有幼儿园和保育所。幼儿园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由文部省分管。它是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通常招收3-6岁儿童。保育所则是一种福利机构,由厚生省管辖,其招收对象仅限于双亲均工作、家里没有保育条件的幼儿。二、机构的设置日本的幼儿园有国立、公立和私立之分。国立  相似文献   

4.
在我所在的Harrisonburg市,城市居民只有4万多人,仅相当于我国一个小的乡镇,只有4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高中,大约有10处保育中心和学前班(相当于我们的幼儿园,招收0—4岁儿童),每所小学里都设有幼儿园(相当于我们的学前班,招收5岁儿童,属于公立性质)。  相似文献   

5.
混龄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编班形式,有益于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将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目前混龄教育以"间断性混龄"即混龄活动的尝试为主,多数幼儿园还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连续性混龄"教育的条件。因此,应完善我国幼儿园评价体系,逐渐调整幼儿园的设备建设,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混龄教育试点研究,努力提高我国师幼比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学形式 ,即同一个年龄段(一般是一岁的年龄差)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里接受同步教育 ,表现为幼儿园的大、中、小班教育。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一些幼儿园的实施 ,混龄教学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针对混龄教学 ,教师和家长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混龄教学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是否适合中国的幼儿园?混龄教学能否促进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教师该如何把握混龄教学?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为什么要实施混龄教学所谓混龄教学 ,就是在幼儿园把至少相差两岁的3~6岁儿童组织在同一个班级或小组内 ,…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学校教育已成为“社会化”的同义语,这不仅因为它是有组织的、正规的文化知识传播活动,而且由于它的直接与间接参加者人数越来越多.美国已经形成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它可以将人的一生与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2岁半到5岁的幼儿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学前班,4到6岁的儿童接受幼儿园教育.从6到8岁开始,孩子接受长达12年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在保育园和幼儿园进行。日本的保育园有点类似国内的托儿所,兼具教育功能。孩子出生4个月后就可以申请入保育园一直到上小学之前,而幼儿园至少要在3周岁以后才能入园。日本的学前教育是如何开展的呢?记者最近采访了东京都品川区西五反田保育园的园长松本纪子女士。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尝试与探索连续混龄教育形式.为保障连续混龄教育的价值与实效,幼儿园在混龄班级构成上要尽量将其班级规模控制在30人以内,并按照3-6岁三个年龄段人数基本相同的比例进行编班,同时实施"一班三教"的教师配班模式,真正实现保教结合;在班级环境创设上,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差异,提供富有层次性的弹性环境,同时要积极营造如大家庭般的温馨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发展与探索;在活动组织方面,要高度重视儿童生活活动,并灵活组织混龄学习活动.连续混龄教育既对教师素质是一种挑战,又是培养教师教育机智与智慧的实践场域,同时对家长素质与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幼儿园积极开展家长工作,以得到家长的充分理解与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 日本1990年有幼儿园15076所,入园儿童200.8万人,比上年减少3万人。其中,3岁儿童27.5万人,4岁儿童79.5万人,5岁儿童93.8万人。 这年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有64%受过幼儿园教育。  相似文献   

11.
去年3月,我们曾赴德国考察学前教育。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11所学前教育机构。这11所学前教育机构均为混龄编班。据了解,德国绝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是混龄编班的。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混龄编班颇有特色。不仅0~6岁学前儿童混龄编班,而且有的儿童日间照管所(一种既招收0—6岁儿童,也招收已入学的小学生的教育机构,因  相似文献   

12.
陈厚云 《山东教育》2002,(33):14-16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日本大力推进保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保育所扩充招收3岁以下孩子入托,延长保育时间,发展夜间保育、临时入托、假日保育、病后儿保育,建立地区育儿支援中心,满足广大妇女特别是职业妇女多种多样的需要。日本学前机构主要有两种:幼稚园与保育所。幼稚园属学校教育系统,归文部省领导,收3~5岁幼儿,每天教育活动时间原则上为4小时。保育所属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归厚生省领导,收托家中缺乏保育条件(如母亲参加工作或有病)的0~5岁孩子,每天保育时间8小时以上。幼稚园与保育所从总体上来讲都是实施养…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幼儿园(幼稚园),一种是保育所。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环列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保育所是针对缺乏保育的儿童而设立的一种福利设施。两者从设置目的,到组织结构、保育内容、保育时间等等都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幼儿园一、概况据1983年的调查,日本全国共有15190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混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模式,基于皮亚杰、维果斯基、班杜拉等人的理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目前国内不少幼儿园都开始探索混龄教育,但存在形式化严重、操作不系统、忽视幼儿自身需求等问题。基于此,以儿童为中心对活动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构建满足儿童需求的符合我国幼儿园实际的混龄教育应成为今后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混龄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编班形式,有益于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将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目前混龄教育以“间断性混龄”即混龄活动的尝试为主,多数幼儿园还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连续性混龄”教育的条件。因此,应完善我国幼儿园评价体系,逐渐调整幼儿园的设备建设,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混龄教育试点研究,努力提高我国师幼比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强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然而,纵观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和幼儿园普遍存在。现象及原因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对于接受幼儿园教育3—6岁的儿童,在学习内容、方式和特点等方面违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相似文献   

17.
"德国大约在1990年开始在幼儿园和学前班正式实施"混龄教育",是世界上学校混龄教育改革实施最早的国家。德国的幼儿园没有大、中、小班之分,全部采用混龄编班的体制。"在上个世纪初,欧洲很多的学校教育改革家,例如德国的贝特霍尔德·奥托(Berthold Otto,1859~1933),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en,1884~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就已经成功地实施过"混龄教育"。德国大约在1990年开始在幼儿园和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幼儿教育》2001,(5):22-23
近两年来,我三次赴日本学习考察和参加会议,参观了日本40多所幼儿园和保育园。日本幼儿教育机构开展游戏的一些做法及其所体现的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在园的生活是从自由游戏开始的。幼儿入园时间为上午8∶00—8∶30(或9∶00),幼儿自入园至10∶00或10∶30均为自由活动和游戏时间,幼儿可以在室内外玩  相似文献   

19.
对幼儿园混龄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学形式,即同一个年龄段(一般是一岁的年龄差)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里接受同步教育,表现为幼儿园的大、中、小班教育。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一些幼儿园的实施,混龄教学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针对混龄教学,教师和家长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混龄教学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是否适合中国的幼儿园?混龄教学能否促进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教师该如何把握混龄教学?本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薛生 《早期教育》2007,(9):24-31
B(?)rnehave(译成英文,其名称是"Sports kindergarten")是距哥本哈根市中心不远的一所幼儿园。幼儿园规模不大,仅有15名教师和80多名3~6岁的孩子。走进幼儿园,给人的直接印象是:(1)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在一起自由、自主地活动。在交流中得知,其实混龄教育在丹麦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特色:(2)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自然而质朴。这与我们现在有些幼儿园在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一味地追求时尚和豪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