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伴随中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汉语迅速地走向世界,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新的局面,2004年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考务中心(简称“HSK考务中心”)在北京语言大学正式组建,其前身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以下简称HSK)自1984年开始在北京语言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研制,已经走过了20年的不平凡历程,无论在考试的研发方面,还是在考试的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教训需要汲取。这里仅就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侧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科思达)是新加坡科思达教育集团旗下推广及承办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等系列国际汉语考试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与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关系。方法:使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4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在年级和城乡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相关不显著。结论:低年级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高年级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来自农村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来自城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一项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是目前最具广泛性和权威性的汉语能力评价标准。推广汉语水平考试意义重大,对汉语教学具有积极广泛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汉语水平考试的积极作用,加强考教结合,提升汉语教学水平。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汉语水平考试与汉语教学相结合,提升留学生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恒利 《中国考试》2005,(10):57-59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MHK.为“民族汉语考试”的汉语拼音缩写),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标准化考试。MHK主要考查应考者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应考者运用汉语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从2002年起.MHK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科目。继新疆之后,今天MHK已经成为吉林、青海、四川的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7.
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一直是效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和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C.TEST)的构想效度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这两种考试的构想模型,并初步提出了操作性定义。研究样本为550名同时参加了这两种考试的考生,我们使用因素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们只能有把握地说,这两种考试都测到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能力的检验本文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国家级标准化的考试,对少数民族实施水平考试,是测试他们的第二语言能力永平(汉语)。目前从民族中小学非汉语专业的教师汉语能力来看,过级率低,其主要原因调查分析认为一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二是缺乏应试能力;三是缺乏对水平考试的正确认识。通过强化速成培训,要使他们转变观念,不应只是应付HSK考试而学汉语,而要着眼于实际汉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暨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以下简称HSK考试中心)由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领导,于1989年3月6日成立,现有工作人员23人。今天,主持着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根据汉语拼音字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为民族汉考,MHK)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是在吸收了汉语水平考试(以下称为HSK)优点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文通过延边地区民族汉考的分析,探讨了汉语教学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11.
由一次汉语教学的调研引发的几方面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5月中旬,受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委托,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考试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双语办公室、新疆教育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组成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大纲》修订项  相似文献   

12.
王云清 《教育》2010,(2):13-13
为提高青海省民族教师队伍的汉语水平,青海省教育厅委托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培训中心举办“青海省民族中小学教师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汉语短期强化培训。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论述在新疆推行预科汉语水平考试的必要性,介绍了预科汉语水平考试及其设计原则,对试卷内容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结合测试试卷的分析,对预科汉语水平考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关于汉语水平考试等值设计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水平考试(HSK)实施多年来,一直坚持等值。在实际等值过程中,HSK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旧的等值设计暴露出一些局限,变得难以适应。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测等值和跨国等值等新设计,以期应对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谢小庆     
《考试研究》2009,(1):F0002-F0002
谢小庆,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国家汉语水平考试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特聘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理论与方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孔子学院是南亚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孟加拉国唯一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该考点于2011年1月举办了孟加拉国首次汉语水平考试。2011年9月之后又增设了HSK其他各个级别的考试和YCT考试。2013年4月举行了孟加拉国首次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笔者对南北大学孔子学院考点近年来的考试情况作一个回顾与分析,调查和分析了孟加拉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水平考试的态度,并提出几点针对孟加拉国汉语水平考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缩写为MHK,简称民族汉考)。随着考试形式的转变,蒙古族高中汉语课程的诸多要素已悄然改变。主要体现在:1.汉语教学课时一减再减;2.师生学习目标不很明确;3.学生  相似文献   

18.
叶子铭 《神州学人》2004,(11):51-51
9月18日.瑞士汉语教学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分别在苏黎世和日内瓦举行,此次考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报名人数达47人,其中既有瑞士本地人,也有不少在瑞士工作、生活的外国人,乃至来自其周边国家的考生,分属六七个不同的国籍.应考者的年龄跨度也很大,有大学中文系学生,也有白发老者,据熟悉情况的人士反映,瑞士学习汉语的人数并不多,第一次汉语水平考试就有这么多人参加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汉语水平考试(HSK)为例,通过梳理HSK的发展历程,对HSK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较为全面地呈现了HSK近30年的发展研究概况。这一基础性研究将有助于学界对汉语水平考试自身发展和学科建设形成系统、全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