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刘蕊  张峥 《科教文汇》2009,(10):264-264
地秧歌是源于生活的河北民间乡土的艺术之花,它以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延续着本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是河北民间舞中艺术性最鲜明、表现力最强的四大舞种之一,而冀东地秧歌又是河北地秧歌中的优秀代表。地秧歌音乐的构成有声乐部分和器乐部分的大杆唢呐曲构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歌的区域特色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民歌区域特色意味着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区域特色。中国民歌区域特色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郑楠  郝雪 《科技风》2013,(13):64-65
河北民歌《小白菜》是一首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广泛的河北民歌代表作,而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歌曲的创作以及艺术价值的要求提高等现实背景下,这首传统的河北民歌经过改编,重新创作出了这首歌曲《小白菜》。要想充分、准确地掌握并演唱新创作歌曲《小白菜》,首先就要从河北民歌的总体概况开始进行探究,进而了解创歌曲《小白菜》的创作背景、旋律(曲式)、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歌词特征等方面。从多个音乐特征方面和河北民歌演唱处理方面来分析理解创作歌曲《小白菜》,使不同层次的音乐读者都能够更好的了解歌曲《小白菜》。论文整体以文献法为核心研究方法,注重对以往的有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同时运用田野调查方法,亲身于河北地区进行音像采集等方面的学习感触,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探索歌曲《小白菜》以及河北民歌概况。学习研究分析创歌曲《小白菜》不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同时对宣传传统河北民歌文化以及推动河北地区歌曲特有的音乐文化精神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处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我省的国民科技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在深层次上制约着我省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滇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因此,科普工作和提高我省各族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刘晨燃 《科教文汇》2008,(24):258-259
本文通过对形成曲调风格各音乐要素旋律音程、调式、节奏等的分析,来探讨菏泽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1)旋律带有明显的菏泽地方口音,有着鲜明的菏泽语音风格;2)语言风格上爽朗直白;3)调式是以五声、六声变宫为主的民族调式;4)节奏紧凑匀速对比不太强烈。  相似文献   

6.
沈春艳 《科教文汇》2013,(24):F0003-F0003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是最能体现人民思想情感和生活的音乐。安徽民歌具有南北风格兼容并存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7.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是最能体现人民思想情感和生活的音乐。安徽民歌具有南北风格兼容并存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璐 《百科知识》2022,(3):38-40,43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不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同时又是民歌之乡,享有"民歌海洋"的称号.从尧舜时期的民歌童谣,到国学经典《诗经》中的《唐风》《魏风》,再到南北朝的《并州歌》《敕勒歌》,都留下了曾经生活在山西地区的各族人民的情感印记.明清以来,山西民歌显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河曲民歌""左权民歌"都有世人耳熟能详的民歌作品传世,如《想亲亲》《绣荷包》《桃花红杏花白》等.这些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民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山西民歌还是古筝创编的重要源泉之一,二者常用弹唱的方式结合起来,这种文化碰撞既是对山西民歌的发扬,也是对当代山西筝曲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谢晶莹 《科教文汇》2008,(30):264-264
中国民族声乐,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和带有这类风格的创作歌曲,如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其形式繁多,内容丰富,风格迥异。中国民族声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百家争鸣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文化环境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虽然近几年河北文化产业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这一发展成果与我省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打造未来新兴支柱产业的要尜还有较大距离.本文旨在探讨我省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文化环境优势,促进文化产业的整合升级.进而打造河北文化产业强省.  相似文献   

11.
陈海珍 《内江科技》2004,25(4):29-29
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就羌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进行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巴渝红色民歌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优秀文化之一,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作品或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以音乐为载体的红色民歌文化,是巴渝地区近代以来各个时期前进步伐的文化缩影,呈现了巴渝地区人民艰辛奋斗的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当前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背景,探索巴渝红色民歌的文化价值并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大众知识科普,有利于推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的旋律自由洒脱;歌声悲壮豪迈、慷慨低回,却又很优美和动听;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情感朴实、爱憎分明,能够使人亢备,是充满哲理、能雅俗共赏的词句与诗歌.它记录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和土家族的发展历程,再现着土家族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协同创新模型对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创新协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府重视程度不足则会对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和产出产生负向影响作用,影响地区的协同度,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其次,京津两地对河北的人力资源具有"吸虹"现象,且对河北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这也是河北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短板"之原因;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路是我省公路建设与养护中的重点内容。农村公路做为县级地区主要的经济联结,在地域性经济经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省的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我省的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施工力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都影响着我省的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并且严重影响到了农村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沿线群众的出行安全与畅通。  相似文献   

16.
一、项目背景 在我国沿海散布着不少淤泥粉沙质海岸段,如辽东、冀北、冀东南、鲁北、苏北、浙东等地,约占我国适宜建港岸线的三分之一。这些地区都是我国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建港辟航的要求非常强烈,有些地区已付诸实施或正在实施,如京唐港、黄骅港、滨州港、江苏如东港等。但是由于对此类淤泥粉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不足,国内外几乎没有类似港口建设的经验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旭升 《青海科技》2008,15(2):41-43
本研究根据在积石峡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区循化县积石镇河北滩、清水乡河北社的调查实践,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我省干旱山地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经验指数法".主要评价依据是地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耕层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全盐含量、灌排水能力等易于获取的因子.评价单元为地块,方法实用、简便.  相似文献   

18.
太康是魏晋文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文坛活跃着大批优秀的作家.受社会风气、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太康的作家群体在诗文创作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内容上拟古风气盛行,作品缺乏现实内容;主题上情多气少,多儿女之情的绮丽情思;风格上尚文辞,追求悲美风格.正是这些共同特征才形成了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太康诗风.  相似文献   

19.
周璇 《今日科苑》2009,(21):150-150,103
从信阳原生态民歌的历史发展中谈继承与创新,在创作中,突出地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加入现代的音乐元素.适应现代审美情趣、丰富艺术形式、在当地高校教育的课程内容当中得到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4)
说到蒙古草原生活,离不开长调民歌的陪伴,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其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在草原民歌中独树一帜,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是当之无愧的"草原音乐活化石"。本文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分部及特点进行探究,感受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