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毛泽东、邓小平都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其目的在于继承优良传统,创建社会主义的新的伦理道德文化和新文明;当代中国,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让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建设新文化有价值的因素,主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成分是建设新文化的主要障碍,批判封建腐朽文化是建设新文化的必要环节;在新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认识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和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实践过程统一起来,批判继承,发展创新。这些论述不仅对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是对其进行批判继承的根本依据。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并推进社会进步作为评判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根本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只讲批判不讲继承是对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去思想基础;但继承也只能是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只讲继承不讲批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态度,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封建化、儒家化。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还不能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更不能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毛泽东、邓小平都坚持枇判继承的方针,其目的在于继承优良传统,创建社会主义的新的伦理道德文化和新文明;当代中国,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让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渊源,其中,"以人为本"既是对管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也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批判地继承了"中正之道"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魏晶 《甘肃教育》2023,(7):97-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途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从挖掘教材内涵、丰富教学方法、营造氛围等方面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7.
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幼儿开始,家园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方面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且又需要相互合作。在具体的分工合作上,幼儿园应该做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把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构建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家园合作的家庭角度分析,幼儿园应引导家长重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引导家长丰富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父母以身作则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多途径家园合作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人才文化不乏精华闪耀之处。邓小平人才思想,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人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体地说,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尊贤崇能观;邓小平人才培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兴教励学观;邓小平人才选用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选贤任能观。  相似文献   

9.
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材料来源。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首先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非仅仅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是:学习和精通传统文化是必要准备;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甄别和评价是基本前提;坚持批判继承、融合创新是基本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是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以下作用: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传统诚信观,诚信立人;批判继承传统孝文化,增强家庭观念;挖掘传统君子文化内涵,自强不息;汲取万物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应注意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诸如崇古保守、"中庸"歧义、重情轻理等。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近代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未经过系统的国学训练,但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却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初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评价和选择,希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源上找到中国社会革新的理论依据与精神动力,因此辛亥革命前的孙中山是一位托古革新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革命的震荡与政治的变迁,中国文化开始了与世界的对话。在被迫的现代性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权威遭遇了沉重的失落。"乡下人"沈从文对文学理想的坚守,正是基于对现代性的双重维度的思考,并从中承载了改造人性的信仰。他作品中的现代性看似恍惚暧昧,实则站在了中国新文学的大合唱当中,回应着世界。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但他主张: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彩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广泛。将彩陶文化导入现代服装设计,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一种最易被接受的形式得以传承,更提高了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对缔造民族特色服装品牌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是五四时期最有成就的反封反帝的文学家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两面伟大文化旗帜之一。郭沫若从传统中走向现代,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郭沫若反思和继承传统文化。不但深受古典传统学养的滋润,追求自然物象的天人合一。还承传了屈原的战斗精神,并利用文学样式宣扬屈原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创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在内涵上与低碳经济创新具有一致性。传统文化"和"不仅是建立高效低碳经济创新团队的前提,而且其创新范式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创新的基础。因此要弘扬传统文化"和"对低碳经济创新的积极因素,实现低碳经济创新的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e series novel Harry Potter was created by English woman writer J.K.Rowling.It contains the rich mythical factor,the witchcraft fantasy component and the folk cultural factor.It has inherited England traditional culture,fantastic novel and children literature.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 the reason of Harry Potter regarded with great favor in the we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British and Europe.It started from the witchcraft culture and Christian Culture.These two points are expounded the western culture details by means of the analyzing on culture background.Both of them layed the culture foundation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series.At last,the depiction of the heroism of nobody is in sharp contrast with the traditional heroism,thereby refl ected the commendable,which makes people realised to carish the worth of peaceful life.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现代学术品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深入研究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学术品格形成的中外学术渊源,探讨了闻一多学术品格的现代性问题。闻一多把现代思维方式、现代学术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相融合,形成了将东方和西方、科学性和诗性、传统学问和近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完善结合的学术思想。在具体研究中,闻一多注重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微观的严谨与宏观的开阔,讲求研究的时代性与人民性,获得了鲜明的现代学术品格,他在我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历  相似文献   

19.
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急遽变革的时期,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探索,提出了对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依然富有价值的理论.孙中山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只有在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并与外来优秀文化交流中才能得到改造和发展.虽然,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因素批判得不彻底,甚至还有欣赏的成分,但他所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则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的道德教育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辩证地扬弃了其中的糟粕。其中主要包括:在先秦“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标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春秋时期“集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为特征的集体主义伦理思想;以先秦时期的“自律”思想为基础,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