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图腾》与《大漠狼孩》同为生态学的小说,前者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后者的成就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写作背景、狼形象、叙事视角以及当代意义这四个方面对这两本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6月20日 晴 狼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凶狠而可怕的形象,"狼外婆"、"狼来了",众多的狼故事,传送给我们的观念就是可怕、凶狠,不招人喜欢,理当诛之。然而,读了《狼图腾》,观念却为之一新。《狼图腾》通过一位"知青"的讲述,展示知青在蒙古草原的生活图画。书中,陈阵从小喜欢观察狼,到处掏小狼,直到把小狼的狼牙磨掉流血,最终小狼得病死去。书的最后,知青回到额伦草原祭拜草原之神腾格里,祭拜小狼的洞穴,整个过程伴随着额伦草原生态的日益破坏,那种破坏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3.
<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狼性的描写和狼的图腾形象的叙述,揭示了草原人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在"狼"获得文化英雄和生态英雄身份出场的同时,也在历史文化的冲突和草原生态变迁的现实中凸现了生态话语,生动地揭示了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狼对整个草原和生态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狼图腾》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奇异的存在,这部奇书以狼为叙述主体,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鲜为人知的"狼世界"与草原历史文化镜像。以生态学、文化学、人学理论为支持,深度解读《狼图腾》内在的历史精神与思想蕴含。从"狼学"与"人学"的交织与互映:草原生态逻辑;"狼性"与"人性"的搏斗与磨炼:草原族群镜像;"狼道"与"天道"的神示与暗喻:自然生态法则三个层面,体察、论证草原族群的生存本相、文化承传与人文历史,阐释"狼学"与"人学"交织并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狼强悍生命力的生动展现和游牧民族生活图景的真实描绘,传达出了坚强不屈的强者精神和循环轮回的草原生态理念,对"酒神精神"作出了丰富而真切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狼图腾》描写了作者在草原中多年与狼共处的经历,揭示了自然界生命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教会人们热爱自由和生命,提醒人们对自然、对生命要有所敬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小说《狼图腾》内在意蕴的分析,力图挖掘出在"狼"意象表征背后所蕴涵的以"狼图腾"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游牧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人类学视域下,小说《狼图腾》所彰显出的文化认同理念。  相似文献   

8.
《狼图腾》是姜戎结合自身体验创作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小说,描写了内蒙古游牧民族与草原狼相处的独特经历,并以此传达了姜戎的生态伦理观念。读姜戎,我们看到当代生态伦理学中的道德因素在放大,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不能主宰一切,万物必将回归荒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狼图腾》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学、军事学、人类学、哲学等多领域,以狼为叙事主体的文学著作。全书以三次大型的关于狼的战争以及主人公与一只小狼朝夕相处的故事为叙事主线,用极富张力的语言,彰显狼身上的种种特性,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狼的重新思考。本文对《狼图腾》中的“狼性”从精神生态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在蒙古族舞蹈中,《狼图腾》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展现的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狼具有着原始的和顽强的生命力,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展现狼的特质的同时也为当下人心的淡薄增添着狼这一图腾精神。在舞蹈《狼图腾》中,舞者们通过极具艺术性的表现,展示了蒙古族舞蹈的豪迈与豁达,也从作品表现中倡导维护生态平衡,反对肆意猎杀狼群。  相似文献   

12.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小说《狼图腾》通过“狼”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一条“狼-羊”斗争关系的文明进化观。在两种文明形态的观照下,面对中国文明现代性的迫切诉求,力图从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中华民族的文化改造和重建的有效路径。突出体现了作者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坚守和护卫,同时以一种鲜明的反儒家文化的纯粹的游牧民族色彩,进一步凸显他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4.
<正>主角,必须是纯种草原狼狼是小说《狼图腾》的绝对主角。我和导演阿诺从电影《狼图腾》筹拍一开始就达成了共识:《狼图腾》电影的主角必须是狼,必须是纯种蒙古草原灰狼,而绝不能用狗或山寨狼替代。否则,电影必败无疑。阿诺与我击掌,完全赞同我的意见。然而,狼在哪里?狼能按人的要求表演吗?狼能否担负起电影主角的重任?全世界的电影大导演们都知道,狼是天下最不能被人驯服的,又是最危险的猛兽。而且,《狼图腾》  相似文献   

15.
《狼图腾》是一部饱含血性和烈性的奇书,作品通篇富含着内涵丰富的刚美特质:草原狼激昂勃发的原始生命力,永不屈服的抗争和超越精神以及悲壮感人的力之美。小说始终以强力意志和生命意志为底蕴,高度弘扬了尼采的酒神精神。生命的快感、刚烈,草原狼的硬朗骨气以及侠骨柔情都印证了只有狼才是草原民族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16.
《狼图腾》是一部描述、研究蒙古草原狼的生存发展史的巨作",以它自己特有的魅力在斑斓多彩的各式写作中独树一帜,强悍的狼性带着原始的野性从文中呼之欲出,让人们充分领略了狼的智慧、强悍。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与楷模,它们凭着智慧、尊严、顽强不屈、杰出的军事才能及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让草原人千百年来对它们有着爱恨交加敬畏万分图腾式的崇拜。本文从这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中国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风景会带给你怎样的震撼与冲击?一部关于狼的史诗性著作,一部对中国历史进行独特解读的小说,一部可以给包括商界、文化界、学术界带来重大震撼的原创性作品——《狼图腾》。书中通过狼群的荣衰最终描摹了蒙古草原慢慢消失的最后片断。透过《狼图腾》,我们发现在草原狼身上,竟然潜伏着、承载着一种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虚无却又坚固的东西,可能就是人们心灵中的崇拜物或原始图腾。  相似文献   

18.
《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同为描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动物小说,二者以狼或狗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生动地描绘动物世界的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命运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引起人类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反思,通过比较研究二者的生态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作品,并感受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意识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狼图腾》是一部描绘蒙古草原狼和牧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从一个知青的眼光,叙述了“草原狼”、“草原人”生存发展的历史状况,以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历史渊源、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性贡献。在其叙述中,作者力图彰显其古老丈明信仰的精神世界并构建出自身理想的文化模型,并着力构建一种凝聚族群力量和民族象征的图腾崇拜信仰。  相似文献   

20.
<正>这个周末,我终于读完了《狼图腾》。此时的心情,用个现代词汇来形容,叫作"心塞"。没错。当那昔日翠绿的额伦草原逐渐沙化,当草原狼不再归来,当小狼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我真的很心塞。狼,作为几千年额伦草原的图腾,一直都是那里的人敬畏的对象。它教会了人太多。细想草原上人们的生活,几乎与狼十分相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