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在历史上几经变动,原有的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是与当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中央各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已经不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需要。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有必要分析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吕有文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是50年代形成的。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全国主要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部由中央业务部门直接管理。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各中央业务部门相继创办并管理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内涵,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分析出发,进而探讨了高等教育的投资者、举办者、规制者之间的关系与责任,并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市场化、多元化、竞争性和合作性的可能趋势特征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由国家单一办学的体制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行业办学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鼓励公瓦个人办学,积极吸引外资办学,并探索与国外合作、合资办学,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及境外人士参与投入办教育的新格局,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办学体制,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大特区这方热土上,海南省率先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日臻成熟,社会对人才的需…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体制多样化,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改革与发展和迈向现代化、大众化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主要探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成因、内涵与外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体制多样化,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改革与发展和迈向现代化、大众化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成因、内涵与外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十余年来,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学界对于体制、机制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清、建设内容不明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体制与机制概念的辨析、现行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归类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对策与举措。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中,体制改革是关键。高教体制的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其中,办学体制是关键,因为办学体制决定和影响着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近二十年的改革实践对办学体制改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管理体制是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管理之后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办学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存在经验积累与责任之间、社会预期与国际评价之间、项目限定与学生层次之间的诸多矛盾。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首先必须加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同时要突出中外文化、观念差异的教育,并在生涯规划和体验教育等方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体制的演变全面决定了大学办学权的发展,并使办学权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形成了一个漂移的过程。大学办学权生成后,在计划体制下从大学办学体制中被剥离,向政府漂移,并因为政府集权,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极化现象。在改革中,政府职能转换,办学权开始从政府向大学漂移。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办学权不断向大学回归,最终固化为大学体制的一部分,使大学成为充分自主的办学实体。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入手 ,结合实际 ,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弊端 ,探讨了高等教育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并对办学体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教育投入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加拿大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社区学院办学特点的详细分析和深入研究,总结并提出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台湾私立大专院校的发展进程及特点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私立大专院校的发展经历了初创与发展、整顿提高和跨越式发展三个阶段,并在其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办学体制多元化、注重培育办学特色、加快与海外大学联系的步伐、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万四华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5):47-50,55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地方性高校陷入规模扩张后的办学困境之中。本文分析了地方性高校陷入办学困境的原因,并从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办学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地方性高校办学体制创新的思路和体制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体制性因素已日益成为关键。只有改革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发展的诸多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必然成为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突破口。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办学体制改革是“瓶颈”。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上始终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方针,但是,一直没有打破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统一计划,单一模式,而这在当时还是比较适应计划经…  相似文献   

17.
办学体制是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确定的是否合理完善,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必须善于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和改革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某些环节,以培养出各种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一、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现状的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18.
对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研究,过去已有不少文章涉及,如纪芝信、董操主编的《论职业中学教育》,把职业中学的办学体制概括为:国家办学、业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办学、联合办学、社会团体和民主党派办学、农村集体办学、外资办学、委托办学、普通中学附设职业中学班、普职成三教联合办学及私人办学十种。应文涌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把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概括为:产业部门办学模式、劳动部门办学模式、教育部门办学模式、社会团体办学模式、私人办学模式、合作办学模式等六种。但系统的研究尚不多。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体制是一个由高职教育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制误区是政府化两级“科层制”行政体制,弱化了办学效率;国家为主体的单一办学模式,阉割了办学活力;行政化和半封闭化的办学格局损害了办学势能.高职院校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设计就是建立一种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重点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总框架下根据利益相关者原则在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突破性地改革,即遵循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政校企利益相关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遵循利益共赢原则,重构理性化、扁平化新型高职教育行政体制;遵循办学主体多元化原则,创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办学体制;遵循利益驱动与制约原则,建立去行政化、企业化运作的高职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对专门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需求会更加迫切。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如何抓住时机。调整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变革自身的办学模式与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是高校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难得的机遇。 一、提高办学效益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高校的办学效益包括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是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地方,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校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全面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办学效益的考核。 在整个“人才成本”中,高校管理运行机制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办学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高校管理运行机制,能在投入有限的条件下达到高校办学的最大效益;而不完善、不健全的高校管理运行机制,将导致“人才成本”过高,即办学效益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因此应改革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健全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以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