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报文到报文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检查每一个报文并将报文转发到其目的地.这种交换机实现已知的技术,并且有与任何网络中现有的路由器以及其它供应商的报文到报文的交换机互通的特性.研究了报文到报文的第三层交换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典型报文到报文第三层交换机IP9000千兆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并展望了报文到报文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报文到报文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检查每一个报文并将报文转发到其目的地。这种交换机实现已知的技术,并且有与任何网络中现有的路由器以及其它供应商的报文到报文的交换机互通的特性。研究了报文到报文的第三层交换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典型报文到报文第三层交换机IP9000千兆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并展望了报文到报文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报到报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检查每一个报并将报转发到其目的地。这种交换机实现已知的技术,并且有与任何网络中现有的路由器以及其它供应商的报到报的交换机互通的特性。研究了报到报的第三层交换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典型报第三层交换机IP9000千兆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并展望了报到报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高倩  杨泽 《天中学刊》2002,17(2):75-76
简介了IP交换的基本特点和IP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交换机有两种,一种是非网管交换机,另一种是网管交换机。网管交换机具有网络管理功能,每个交换机都有一个IP地址,管理员在浏览器中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交换机就像一台服务器一样把管理网页传给电脑,通过Web浏览器窗口,我们可以快速控制交换机任意端口的可用性,从而实现控制学生上网,具体操作请见《计算机教与学》2003第11期《使用交换机轻松管理机房上网》。  相似文献   

6.
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将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信息沟通引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过人类100多年的不懈努力,电话通信经历了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从机电式自动交换到存储程序控制交换,从模拟式话音交换到数字式话音交换的巨大变革。特别是近20年的时间里,随着半导体材料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传输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话交换系统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廉价、快捷、优质、可靠,不仅能交换话音,还能够交换数据或图像等多种综合业务的通用性的通信组网设备。本文对交换机在现代通信的作用、交换机的分类和组成以及发展历史、交换机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之后运用Matlab实现对数字交换网络中的时隙交换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心交换机的多种访问控制功能,可构建一个分布式的网络安全交换体系,以实现对网络和用户接入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网技术实现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构建基于应用和管理的校园网网络平台1.校园网网络核心层设计核心层是网络的核心,功能是实现高性能的交换和传输。因此,核心层设备应该具有高性能的传输功能和高可靠性、可管理性以及高带宽,以达到网络的设计要求。大学校园网的特点是局域网内数据流量大,同时要满足远程教学的需要。因此,校园网核心主干交换机要采用高性能的基于第2、3、4层交换技术的产品,可以方便有效地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和进行虚网划分。各中心节点的主干交换机要支持千兆以太网,具有10/100Mbps以太网端口,线速的过滤支持应用优先级和分布式的安全控制,延迟要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方案,来演示交换机维护、使用其MAC地址与端口对应表的方法。在交换机上使用displaymac-address命令,或利用交换机网管功能观察交换机中MAC地址表信息,并通过自己开发的交换机MAC地址攻击工具,演示交换机MAC地址表溢出时非法侦听的实施,以及交换机对此类攻击行为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网络管理中实现用户IP快速定位,从而获得用户上网的交换机端口,以便对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监测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在思科网络环境下利用思科设备CDP协议并结合交换机ARP表和桥接表使用多表映射方法实现用户IP定位。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多种设备混合网络中的定位方案,并用代码实现。针对实际网络中运行时的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独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WLAN业务和安防网络视频监控业务中需部署大量无线AP和IP Camera设备,为解决部署在特殊位置上设备取电问题,可通过PoE技术进行远程供电。结合成熟的网络交换机技术,PoE交换机随之出现。通过介绍PoE交换机设计与配置,进一步加深对PoE技术的认识。这种设计和配置的PoE交换机已在市场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and guaranteed-rate scheduling problem for combined-input-crosspoint-queued (CICQ) switches. Using crosspoint buffers between input queues and output ports, the input and output scheduling can be decoupled in CICQ switches. Here we propose a new guaranteed-rate scheduling algorithm which is divided seperately into input and output schedul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algorithm can perform better than existing scheduling schemes in both packet loss and jitter control.  相似文献   

13.
软开关PWM boost全桥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提出boost全桥变换器的一族共 9种PWM控制方式 .根据一对斜对角开关管开通情况的不同 ,将这 9种PWM控制方式分成 2类切换方式 .为了实现软开关 ,引入超前管和滞后管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 ,将软开关PWMboost全桥变换器分成ZCS和ZCZVS两类 .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所做的分析 .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AM (Simulation and Multimedia) project and the rationales behind it. SAM focuses mainly on integrated 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creates a framework for authoring, modelling and learning. In these frameworks existing software tools are used where possible and an exchange of tools is enabled. Specialised tools support all actors: learners, authors and modellers. Emphasis will be put on methodologies and graphical tools supporting global course design and integration of simulations. Tools enable als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and local course control including instructions for the monitor to recognise and evaluate learner behaviour.SAM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re developed to design adaptable courses to meet different learner profiles and to integrate simulations in courseware. This implies a technical integration: the simulation package must accept external control and support an exchange of data. It also implies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nstructional domain concepts must be connected with the model entities; variables, parameters and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5.
基于Boson Netsim虚拟平台的vlan实验教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vlan的划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之一,文章中利用Boson Netsim软件提供的虚拟平台对同网段内vlan的划分及跨网段间vlan的互访两类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在网络管理领域中对资源管理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NMP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SNMP为架构,基于VC++平台,利用网络资源的特性,实现了对服务器、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数据库和IP地址的监控功能,实现了对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该系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传统IP技术和路由协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IP城域网中的MPLS域中使用静态和动态路由协议设置冗余线路的优先级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在Quidway S8016交换机上配置APDP和VRRP协议、并启用快速重路由功能,最后论证了当网络出现故障时,用户数据能够自动进行流量分担和网络备份,从而能够加快网络故障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用户身份鉴别和信息保密,是网络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了在TCP/IP协议下网络通信的不安全因素,将Logistic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作为载波,提出了一种改进型OTP的工作机制。该方法利用随机生成的混沌数列,采用C#语言T、CP/IP协议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实现随机加密用户数据信息。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该系统能有效抵抗系统识别攻击,且加密效果良好,非常适合于资源开销有限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安全通信场合。  相似文献   

19.
Control design is important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generator. This work researched the anode system ofa 60-kW PEMFC generator. Both anode pressure and humidity must be maintained at ideal levels during steady operation. 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a hybrid intelligent PID controller is designed specifically based on dynamic simulation. A single neuron PI controller is used for anode humidity by adjusting the water injection to the hydrogen cell. Another incremental PID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DRNN) dynamic identification, is used to control anode pressure to be more stable and exact by adjusting the hydrogen flow rate. This control strategy can avoid the coupling problem of the PEMFC and achieve a more adaptive abilit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strategy can maintain both anode humidity and pressure at ideal levels regardless of variable load, nonlinear dynamic and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This work will give some guides for further control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total PEMFC generator.  相似文献   

20.
IP电话运用分组交换技术,信息根据IP协议分组进行传输,而且分组可以沿不同的途径到 达目的地,其语言信息不占用固定信道,故IP电话所需带宽远远低于传统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