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版权代理的几个问题苏州大学出版社刘文一、版权代理及其发展概况版权代理是指在版权交易活动中,代理人接受作者或出版社的委托,代表其就版权转让、版税收取、保证金等问题与对方商谈,并向作者或出版社收取报酬的活动。版权代理最初萌芽于欧美国家,早在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2.
版权代理 ,是指版权代理公司或代理人接受作者或出版机构的委托 ,就达成有关作品的著作权转让或使用许可所进行的中介事务。从全球来看 ,版权贸易比较活跃的国家 ,其版权代理业也都非常活跃 ,如英国有 2 0 0多家版权代理公司 ,美国有 6 0 0多家 ,这是世界性的潮流。在这些国家中 ,中小出版社一般都将版贸事务委托给代理公司处理 ;即便是一些大的出版社 ,也往往部分或全部委托给版权代理公司来做。一些代理公司已发展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形成庞大代理网络、具有极强推销能力的大公司。由于版权代理公司在信息、对外版贸经验、人才、资源等方…  相似文献   

3.
简讯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同意奔马出版社更名为甘肃文化出版社。其出书范围不变。 ○经国家版权局批准,1993年先后有11家版权代理单位成立,它们是:安徽省版权代理公司、上海市版权代理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版权代理部、河南省版权代理公司、广西万达版权代理公司、辽宁省版权代理公司、湖北省版权代理公  相似文献   

4.
版权代理人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和作者打交道的,他们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国内外的作者,代理作者的版权;另外一种则是指工作在出版社或代理机构,交往的对象是海外的出版公司。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后一种,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版权贸易。我国的版权经理人多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版代"差距在哪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江波 《出版参考》2006,(21):32-33
国外版代的发展历程 <出版参考>:请您先介绍一下国外代理公司的起源和作用. 黄家坤:版权代理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那时,作者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他们缺少书稿贸易知识,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版权,更不愿放下文人的清高与出版社讨价还价,因此迫切需要中间人的帮助摆脱这一尴尬局面.于是,他们就委托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出面替自己同出版社谈判以获得较高的稿酬,最早的版权代理人就这样诞生了.之后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专业化的版权代理公司.从事该行业的人员一般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需了解出版流程和必要的版权法律知识,他们在出版社和作者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版权意识的日益普及,如何保护作者和出版社的版权不受侵犯已成为编辑把关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许多编辑接到一部稿子(写作或翻译的)首先注意要把关的第一关就是版权。是写作稿,要看看是作者自己写的还是抄袭他人的;是翻译作品,要看看是否已购买了翻译版权,版权法规定翻译作品只有原著作人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过去以后才不需购买版权,在版权保护期限内一定要购买了版权才能翻译出版。目前,国家版权局和各省市版权处相继成立了版权代理公司,尚未购买版权的翻译选题应该通过代理公司购买好版权,再组织翻译。目前,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的翻译作品全部都是购买了版权再翻译的,没有征得国外著作权人同意的翻译作品一律不出版。但是,也有一些出版社因为编辑缺乏版权意识,列选或一审时都没有考虑购买版权的事,第一关就没有把好,结果给出版社、给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人们常常以为,把稿子发掉,编辑把关的任务也就结束,其实不然。著作权法规定,出版社出版他人作品的最长期限为十年,超过十年想继续出版发行,必须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续订出版合同。也就是说,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有效期不能超过十年,超过十年即为无效。1983年,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相似文献   

7.
万达通四海     
在8月28日至9月2日举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万达版权代理公司单独租用了一个展台,展出他们所代理的几十家外国出版社上千种样书,公司的七位主要业务人员除在展台上热情接待国内外数百名前来洽谈版权贸易业务的出版人之外,也频频拜访国内外各出版商的展台。博览会期间,万达版权代理公司成为收获最大的版权代理机构之一。为日本讲谈社代理,将联合国教科文卫委员会“世界遗产”小组编篡的13卷宏篇巨著《世界遗产》中文简体字版权,授予河南海燕出版社。在8月28日博览会开幕式结束后,即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于友先署长等领导出席。为漓江出版社代理,购买了德国德玛(Droemer)出版社的《象  相似文献   

8.
在版权贸易中,如何抓住优质资源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版权经理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有一家美国的版权代理公司,掌门人拥有美国很畅销的图书资源,他们在中国成立独立的公司,向出版社推荐图书内容.  相似文献   

9.
吴小红 《出版参考》2010,(13):28-28
在版权贸易中,如何抓住优质资源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版权经理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有一家美国的版权代理公司,掌门人拥有美国很畅销的图书资源,他们在中国成立独立的公司,向出版社推荐图书内容。由于出版社对市场没有明确的预估,  相似文献   

10.
外版书的引进工作简单地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搜集信息、确定选题;二是寻找著作权人、签订合同;三是登记版权、支付预付金。一、搜集信息、确定选题为了架起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我国每年秋天都在北京举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届时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都会参展。我们既可以直接在现场选书,也可以收集到大量国外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的信息。另外,上海近年也在举办类似的博览会;福建省也常常借助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向内地的出版社推荐港台版图书。这些以促进版权贸易为目的的图书博…  相似文献   

11.
版权贸易与具体操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 ,出版界的目标之一是开拓图书版权的潜力 ,尽量广泛地进行各类版权的转让和开发 ,使图书的读者能更加广泛。版权转让作为出版社或别的媒体 ,要出版或传播某一作品 ,就必须从原作者那里得到版权的转让 ,或通过拥有版权所有权的人或机构手中将版权转让过来 ,也可以通过版权代理获得版权。所以签订合同的对象一般有三种 :作者、出版社和版权代理。1.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认 ,可以根据原书上的署名确认合同。如果遇到集体作品 ,则可由主编代表 ,但要对方保证有权代表其他编纂者 ;如签署合同的不是主编 ,则一定要对方提供各…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专业图书的版权引进一直是个热点,中央社在版权引进中和多家版权代理公司有合作关系,拥有优先选择权。地方出版社也不甘落后,纷纷抢占精品图书,打造自己的品牌图书。目前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大部分还是依靠与版权代理公司的合作,因此,常与版权公司沟通才能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也面临引进时机和翻译等难题,只有仔细调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慎重选择才能引进到好的医学专业图书。  相似文献   

13.
“帮普通作者出书,替出版机构寻稿,向公众宣传普及著作权法知识”,为了解决普通作者出书难和出版社好稿难寻、稿源不足等现实问题,2007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决定在订货会期间(1月10日~13日)举办“全国书稿版权交易会”,为广大作者与出版社、影视动漫制作单位、数字内容制作机构、文化创意机构等各类作品使用机构搭建书稿版权交易平台。本届书稿交易会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书稿版权交易模式,设立特定展区,组织全国出版社、版权代理机构、文化公司、文化创意机构、数字内容制作机构和作者参展。交易的书稿包括已创作完成的书稿、译稿;书稿选…  相似文献   

14.
1994年第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厅内设置版权洽谈场地,并邀请中华版权代理公司在现场提供版权贸易咨询,该公司与海外出版社达成协议100余项。在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中,采用更为灵活和更为常见的方式是在各自的展台内或相约个别洽  相似文献   

15.
伦敦十日     
一年一度的伦敦国际书展1995年这一届于3月19日至21日举行。中国出版代表团应英国文化委员会和英国出版家协会邀请参加了书展,并在书展前一周访问英国各重要出版公司和版权代理机构,进行实质性的业务交流。代表团一行九人。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陈昭宽为团长,成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彭松建、新蕾出版社社长郭占奎、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孟庆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程佛根、译林出版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6年第十九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确定于2006年1月7~11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场面积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华文图书交易盛会。据悉,本次订货会在延续邀请海外华文书店参会的同时,又增加了两个新亮点:首设“全国书稿版权交易会”为了解决普通作者出书难和出版社好稿难寻、稿源不足等现实问题,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决定在订货会期间首次增设“全国书稿版权交易会”。据承办单位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交易会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书稿版权交易模式,在订货会设立特定展区,由出版社、版权代理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17.
欧美出版社中有的接受作者投稿,有的不接受作者投稿。如著名出版公司——西蒙&舒斯特(Simon&Schuster)出版公司,就在其网站上声明: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不接受自然来稿,我们建议有写作才能的作者通过专业的文学代理公司来向出版社投稿。出版社也不向作者推荐具体的写作代理公司,只是提供查找写作代理公司的网址等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8.
版权资源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在出版业激烈的竞争中,谁占有丰富的版权资源,谁就占有优势。出版社的版权管理主要指版权贸易管理。版权贸易分国外和国内两种,此外,在一个中国的范围内,也存在与台、港、澳地区的版权贸易问题。 我国于1992年加入世界两个多边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出版行业开始与世界接轨。根据两项公约的规定,参加国际版权公约的国家政府要向其他任何缔约国作者的有版权的作品提供与本国作品同样的保护。我国199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就是本着“政府管理原则”颁布的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版权既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也包括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而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又包括出版者拥有的由作者授予的某一作品(著作、译作)的专有出版权和发行经营权。因此,获得国外优秀图书的出版权和发行权,是出版社优化出版结构、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专业版权代理机构在图书贸易中起到了渠道和桥梁的作用,促进了版权贸易的形成.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对版权的引进和输出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因此专业版权代理机构理应大有可为.然而实际情况是,相对于国内近600家出版社、2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逾万家报纸期刊和新兴网站而言,目前我国的20多家专业版权代理机构不仅规模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在经营上也是苦苦支撑,举步维艰.而同期,尽管我国至今未批准任何国外机构从事涉外版权代理,但一些境外出版集团和专业图书版权代理机构却看好中国图书市场,纷纷抢滩中国,设立代表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具有全球时效性的版权资源和专业优质服务,获得了国内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参加国际版权公约之后,出版社碰到了一些翻译出版业务的新问题,故连载本文以助。本文论及签约前后有关版权问题,值得重视;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可供借鉴。本文摘译自《翻译出版业务》一书,作者宫田昇先生是日本综合著作权公司社长,从事翻译出版和著作权代理业务几十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数次在中国讲学,介绍海外的翻译出版情况。摘译经作者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