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化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费希特、黑格尔、费原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都有独特的见解,尤其马克思从政治、经济方面出发批判异化。到了20世纪,社会发生根本变化,异化问题出现新情况,即科技“沙文主义”。这种异化具体体现在人的数字化,人原子化,人的单向度化等。  相似文献   

2.
历史发展到今天,异化仍是理解现代人的一个主要出发点。马克思在其劳动异化论中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马尔库塞用"单向度"揭示了现代发达工业社会的全面异化。而中国应当具备自己的问题意识,结合马克思、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与中国现状,可以形成解决我国特殊异化问题的总体性思路,寻求扬弃中国式异化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批判到深入分析人的内在本质,阐明了异化的本质,揭示了劳动异化是人异化的根源。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现代社会物化状态下探究人主体性的缺少及人自身实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丰厚的人学意韵,站在马克思人学的视角对社会转型期人的异化问题做现实的考察与哲学的思考,进而剖析当代社会人的存在与异化的哲学源起。马克思的异化观对于当代社会人性的自觉与救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在肯定科技带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切实看到科技异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马克思在劳动异化的基础上探讨科学技术本质问题,认清科学技术的资本化趋势。科技异化导致人自身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异化为资本剥削的帮凶。要摆脱科技异化,消灭私有制,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解放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从而构建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自由解放、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理论并不是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的典型表现形式是资产阶级社会,在自然经济社会中,异化只能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在各种异化现象中,最为根本的是劳动异化,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异化才可以得到扬弃。异化的扬弃就是在实践中使得主体与客体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入手,阐述“社会关系总和”的非价值性及演进维度,着重阐析异化与发展问题.异化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其理论基石之一;异化是人的本质一种表现形态,人的本质是一个理论论述,不涉及价值观念和社会背景,异化劳动下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问题,有价值悬设.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异化相随,异化是发展的环节,发展的命题意义在于不断扬弃异化.  相似文献   

8.
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十分丰富,同时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成为社套最突出问题的时代,马克思前瞻性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社会根源,从而指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共产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异化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活动产物对人的奴役是私有制社会的一种客观现象,但在思维中用异化概念来把握这种现象,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卢梭的权利转让说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异化理论,再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从认识迎来说,表明了人类认识的某种深化。但异化劳动理论不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极限,而是一个环节。马克思后来摒弃了异化劳动理论中的人本主义因素,发展到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从这两个伟大发现回到异化劳动理论,甚至回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使用异化范畴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意义。这一范畴对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异化问题是发展问题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二的辩证关系在于。异化作为发展的特定环节有其必然性,而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必然被发展所扬弃。弄清异化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就是要用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规范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把宗教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看作是必然的因果联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一个理论支点。在马克思早期的一系列著作中,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再到“金钱异化”和“劳动异化”的发展过程。正是“劳动异化”的理论,将宗教异化的根源深入到经济领域,这一研究不仅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寻找人由以生成的标志,即由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转化的关节点——劳动,而且也真正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进而科学地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异化学说的内在逻辑是从劳动产品的异化到劳动的异化再到人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以及异化对人心灵的统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从对当时科学理性支配下的商品经济的解剖出发阐述物化范畴,从揭露物化现象进展到全面批判物化意识。他运用辩证法的总体性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物化关系的全面分析,唤醒人们在革命实践中去发现人,恢复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无论在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上,还是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学说。  相似文献   

1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似乎又被异化。社会发展是否应该以人为中心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及理论,是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关键问题。在英美学界,艾伦·伍德和伯特尔·奥尔曼以马克思对“人性”的解读为起点,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出了不同方向上的重释:前者通过拒斥马克思的辩证法试图将异化降低为一种纯粹“描述性”概念,后者则以辩证法为基础力图将异化确立为马克思全部思想的核心。然而他们却得出了大致相同的认识,即异化只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并不蕴含道德评价维度。实际上,马克思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之中的异化问题之时隐晦地赞同了自由、自我实现等道德原则。这意味着,伍德和奥尔曼的立场是存在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一个角度揭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那就是异化的主体是人,人即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改造者。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观念来之激烈冲突的社会现实,他用以批判异化的人的观念则是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认同。而实践品格则是马克思《手稿》的显著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产生至今,对各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和理论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本雅明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美学阐释,本雅明把马克思哲学层面的异化理论运用到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了生动的文学化表达,有效地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本质。同时,也说明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科学性和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由异化上升到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异化劳动理论还不等于唯物史观,它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本文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分析,即着眼于分析劳动中形成的主客体关系——人与劳动对象、人与劳动过程、人与人的关系,把异化劳动看成是一种客观历史现象,从而揭示马克思是怎样把社会发展看成是自然历史过程、进而去研究历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最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是在研究人的问题,他的关注点始终是真正人类的生存及其发展的问题,而人的发展又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就是以异化劳动为前提,以实现人的自我异化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与实践的统一而研究的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现实的人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旨归。对人生存境遇的历史关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之本质异化问题的探究,特别是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的彻底解放地历史性考察,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中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