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杠跳上成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杠上的跳上成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这套动作并不复杂 ,难度也不大。但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 ,有的甚至连双杠课都没上过。因此 ,对这套动作掌握得很不好。如何使学生尽快的、较好地掌握这套动作呢?笔者经过实践 ,总结了一些教法 ,现介绍给大家本套动作可分解成两个技术动作练习 :一、分腿坐慢起肩倒立(一)技术动作 :由分腿坐开始 ,两手于腿前撑杠 ,上体前倒 ,屈臂、提臀 ,两肩在手前顶枉 ,两肘外展 ,当臀部提至垂直部位时 ,伸髋、并腿 ,成肩倒立。(二)技术要点 :1 两手靠近大腿根内侧握杠 ,用力撑杠同时含胸收腹提臀 ;2 成肩…  相似文献   

2.
后摆手倒立动作在男女体操的十个项目中都有,掌握此动作,能为其他高难动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体操水平的普及与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双杠后摆倒立的技术分析: (一)身体前后摆动后摆手倒立之前的前摆动作,其高度要求超出头部(提高势能),髋角微屈,肩要固定在手握点的垂线上(拉长半径),头部垂直于两杠,眼看杠的远端;后摆过手握点的垂线以后,向后上方踢腿,后摆  相似文献   

3.
一、倒立在体操中的重要性在竞技体操的八个项目中,哪一个项目都少不了倒立动作。评分规则中也明文规定:“吊环一套动作,至少包括两个手倒立。其中一个是慢起倒立,一个是由悬垂、倒悬垂或支撑开始的摆动成倒立。”双杠自选动作中少了后空翻成倒立、前摆转体倒立、前摆360°倒立、后上倒立、大回环倒立等,就赶不上潮流。自由体操中没有倒立,也要扣分。单杠最基本动作大回环就离不了倒立,如此等等。就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鞍马可能出现环上或马头的托马斯全旋做成经倒立的托马斯,经手倒立后空翻下。  相似文献   

4.
手倒立是体操运动员的基础动作,其内容有蹬起倒立、后摆倒立、直臂屈体分腿倒立、后翻、转体成手倒立等。不论用任何形式连接成倒立,倒立时要求,身体重心高、园背,使手、肩、脚成一直线。教学方法与手段:1、抓好“顶肩”是手倒立技术的关键手倒立技术要求很多,但“顶肩”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这套规定动作从组织编排到音乐的配合都比较好,完成得好给人以健与美的享受。全套动作中三串大技巧与四段舞蹈动作体显了自由体操的基本技术和舞蹈基本功,有助于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规定动作的训练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严格按照规则要求的高标准进行训练。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各有差异,但都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去练。二、在统一动作规格的基础上因人制宜地,做出自己的不同风格。要求风格完  相似文献   

6.
该动作是在高杠上从正握手倒立面对低杠开始,经过下摆、分腿摆越低杠,向前摆动后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180°越过高杠再成反握杠。在此我们将从倒立下摆开始至撒手前定义为准备阶段,并将其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即下摆、摆越低杠、下沉和上摆。  相似文献   

7.
高低杠项目是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的传统优势项目。后摆倒立、腾身回环成倒立及直体后空翻下是该项目的基础动作。其动作技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高低杠项目的难度发展及成套动作质量,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选择较合理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一九七七年全国体操比中,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运动员由于掌握了吊环的先进摆动技术和转肩技术,做出了许多高难的摆动动作和新颖的下法,如后转肩接翻上成倒立、前转肩接后摆上成倒立、向前大回环、向后大回环、直体后空翻转  相似文献   

9.
“高杠反握手倒立中穿前回环接反吊前空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高低杠反握手倒立屈体摆越前回环接反吊前空翻再握高杠(以下简称反吊前空翻),是一个独创性的 D 组难度动作,据了解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人在高低杠上完成过。十二岁的少年体操运动员方芳首先在高低杠成套练习中完成了该动作,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超高难度动作,并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所以对该动作的技术和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有利  相似文献   

10.
该动作是在高杠上从正握手倒立面对低杠开始,经过下摆、分腿摆越低杠,向前摆动后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180°越过高杠再成反握杠。在此我们将从倒立下摆开始至撒手前定义为准备阶段,并将其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即下摆、摆越低杠、下沉和上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左腿抬起手上举,右腿后摆体前屈;双手撑地与肩齐,放手顶肩要同时;左腿紧跟右腿起,两腿并拢脚蹦直;顶肩抬头气上提,立腰收服成倒立;倒立关键控重心,掌握重心不容易:重心靠前难立起,重心靠后要摔脊;重心控在支撑面,稳稳倒立很轻易;倒立难点是蹬地,力量大小要适宜;动作要领心中记,倒立五秒没问题;只要用心多练习,水到渠成靠毅力;成败经验勤收集,成功与你没距离。运用“顺口溜”,学练“手倒立”@张趁良$河北省深州市一中初中部!053800~~  相似文献   

12.
新编的第五套少年广播韵律操(一)的特点是动作新颖,节奏快,韵律感强。全套操分十二节,锻炼了人体各个部位,培养健美的体态,适合时代新朝流,很受学生欢迎。但这套操比原来的广播操复杂,动作变化较大,协调性要求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怎样树立信心,如何更快地教会这套操?在教学实践中,我抓住几个关键的教法: 一、抓好整套操中的基本手型、步型及基本动作的传授开始就忙于教操,会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不好。在教操开始前,先把这套操紧密相连的主要手型:拳、掌、勾手;步型、弓步;基本动作:两腿自然屈伸等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双杠上的手倒立动作是少年儿童体操教学和训练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在业余体校体操大纲中男子儿童甲级双杠规定动作中,长振屈伸上,后摆一次就是连接手倒立(稍停)动作。要使七、八岁的儿童能在双杠上比较稳定而姿势优美地完成这个动作,初学阶段还需在地上具备有靠墙倒立的基础,然后在双杠上有支撑摆动  相似文献   

14.
一、前手空翻成倒立到目前为止,一个优秀体操运动员的前手翻大都要有一定的高度。然而在推手以后,并未象跳马一样充分利用此高度来做翻腾动作。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推手后这段腾空时间来完成空翻动作是完全可以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便于教师的技巧教学,笔者特对技巧动作保护帮助的三要素(保护位置、时机和手法)做了归纳和总结,现列表如下。从下表中可以找出以下一般规律: 1.倒立类型动作(肩肘倒立、头手倒立、手倒立):保护帮助位置的选择,一般都是采用两脚开立站在练习者的侧面。上手的时机都应在伸髋和摆腿即开始。方法都可采用一腿膝盖内侧顶练习者的背部,目的是防止向前滚翻,另两手抱大腿或握小腿给予上提的助力帮助完成动作。 2.平衡类型动作(俯平衡、侧平衡):保护帮助位置的选择也都可采用侧面分腿站立(侧平衡在后方  相似文献   

16.
前手翻动作是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材之一,它对锻炼学生的前庭感觉,培养其勇敢顽强的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教材本身的特点,加上有的老师在无意识中增加了动作的难度,使学生难掌握,所以很有必要再来探讨前手翻动作的教与学。通常,有的老师在传授前手翻动作时,常常采用“少儿化”的教法:即从向高垫上(或墙上)做快蹬摆倒立开始过度到顶肩快推手,再过度到保护者站在练习者撑地点前方抱住练习者腰部顺势上提并下放等过度教法,结果上了两节课,还总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完成不了该动作,所以我认为传授这一动作不宜采用过度教法,理由是:  相似文献   

17.
手倒立是竞技体操的一个基本动作,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现以地面上控倒立为例,就手倒立的常见错误、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简介如下:一、摆腿幅度过小,倒立不起来。这种错误主要是学生心理上害怕跌倒受伤,头抬过高而又挺腹摆腿所致。纠正方法:对这类学生应多鼓励,加强意志品质的  相似文献   

18.
炼狱的岁月 从天津回来后,陈雄指导带我反复观看天津世锦赛双杠失误的录像,对成套动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关节儿”,逐个突破,最终创编了一套全新的动作。它含有一个超E组动作,三个E组动作,包括“大回环屈体两周半倒挂”及下法“屈体两周半”。这套动作的连接非常巧妙,前、后翻转自然流畅,技术类型很丰富,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为了练好这套动作,我和陈雄指导开始了“炼狱”般的生活。杠上挂臂动作,练得我腋下血肉模糊,殷红的鲜血有时都浸透了护具。陈指导不忍看,他舍不得也没办法,因为我们师徒二人心里都揣着一盆火——一定要在悉尼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正> 体操运动中有大量的动作都要靠头朝下脚朝上的倒立姿势或经倒立姿势来完成的,因此,在体操课教学中,必须加强这项基础动作的教学。但在教学初就直接安排学生做倒立,学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技术动作的学习,在生理上也会出现一些不适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斜反靠倒立”的方法。让学生逐渐适应倒立时的身体位置,逐步掌握倒立类动作和关联动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勇 《中华武术》2018,(3):12-13
蹲踞式跳远是中学体育的一项重点教学任务,因其对场地要求不高、技术要领易掌握、并且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趣味性,所以深受众多学生喜爱。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每一部分对技术要领都有很完整的体系要求,并且是非常要求动作的衔接流畅性。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可以通过分解练习动作,让学生对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摆臂摆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