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4,(1):2-3
上小学,就是在父亲任教的学校上的,每天清晨,随父亲走进学校大门,一声声的“叶老师好”扑面而来;每逢过年,总有毕业多年的学生来访,父亲和他们的融融交谈让人觉得格外温馨,那时我就觉得当老师真好,长大了我也当老师。这大概就是我与教育最早的相遇。——《行走于天地之间》中国教育历史传统有“引进  相似文献   

2.
俞雪芽 《家长》2012,(Z2):43-45
人总是会犯错误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知错就改,及时地调整心态、改变方法,只有这样,人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长。学生:您好!请问,如果我正和我的老师作对,您还会帮助我吗?  相似文献   

3.
【案例】两位老师的对话。 教师甲:我觉得当老师真倒霉,每天跟不成熟的人打交道,真是烦心死了! 教师乙:我觉得当老师真好,一辈子做教育工作,就意味着我每天与童心结伴,永远与青春并行。  相似文献   

4.
花季雨季     
沈老师: 您好!读“花季雨季”这个栏目,我觉得很有启发,我希望您也能帮我解决一些问题。 我觉得我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觉得别人都不太喜欢我。有时,我想一个人独处,不想与人交往,有时又很想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5.
罗芳 《江西教育》2004,(20):46-46
教学版2004/20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毕业不久到县中学教书的新老师,以前上学时我总是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会是我的最爱,憧憬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可是我刚当上老师一个月就发现这个职业似乎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理想,甚至已开始厌烦想逃避,原因是我发现学生好像并不接纳理解我,有些学生还明着跟我作对,使我的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苦恼。请你们指点迷津。于文生2004年9月13日于老师:您说的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那些刚上讲台的年轻的老师,归根到底这是老师和学生所遇到的一…  相似文献   

6.
学生也有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包括和父母、同学、老师、朋友关系紧张,自己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可说知心话的人,内心孤独,觉得人人都在和自己作对,老师偏心,同学打击、压制、嫉妒自己等。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活动中,兴趣对人的各种活动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因此,一个教师的一堂课的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我觉得首先是这位老师是否有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你所任教的学科感到枯燥无味,那么不论你的讲课如何精彩,不论你课后花多大的功夫,那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把握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转眼,我已工作9年了,在教育风格上基本已形成了定势。和同学谈话,不自觉地总以老师的身份,居高临下,为同学指出缺点和失误,或为他们指点迷津,这样的做法,我已习以为常,并且这样做才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同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老师作对,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经过反思,我认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导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1.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  相似文献   

9.
五一假之后,看到了几则令人心痛的新闻,有几个学生居然因为没有写完作业而选择自杀,在痛心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这些是不是都是心理不健康惹得祸?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心理、心智等都非常的不成熟,针对这样的特点,我觉得语文教师不能只顾着传授知识,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那语文老师如何一边开展教学活动一边巧妙进行心理辅导呢?我觉得有很多可取的方法,如教师做好表率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健全自己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底,一位在某中心小学任教的、曾是我学生的人来家中做客.闲谈中,我问他:“最近在忙什么?准备在哪方面再发展?“谁知,他双手一摊说:“老师,不瞒你说,往哪方面发展?我根本没考虑,我觉得自己已经到顶了--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好几年前就评上了,什么先进、模范之类的称号也得过几回了.教书嘛,就是这么教教.……  相似文献   

11.
刚刚分到初三(3)班当班主任时,老师们就叮嘱我:这班里有个顶难缠的张柯,人聪明,成绩好,就是很傲慢,总爱跟老师作对。我笑着说:是个好学生我就不怕。张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小金,不要轻敌哦。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底,一位在某中心小学任教的、曾是我学生的人来家中做客。闲谈中,我问他:“最近在忙什么?准备在哪方面再发展?”谁知,他双手一摊说:“老师,不瞒你说,往哪方面发展?我根本没考虑,我觉得自己已经到顶了——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好几年前就评上了,什么先进、模范  相似文献   

13.
宋丹 《教师》2011,(14):49-49
在中专学校任教几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一线教学工作。有时课堂上老师费了力,学生并不买账,觉得没意思。何不让欣赏走近语文教学,变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爱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中专学校任教几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一线教学工作。有时课堂上老师费了力,学生并不买账,觉得没意思。何不让欣赏走近语文教学,变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爱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正直身心巨变的时期,其中初二的学生更为明显,美国的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学生们大都会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觉得自己比师长更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甚至对家长、老师特别逆反.  相似文献   

16.
花季青少年的心理是脆弱多变的,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在校园度过,非常需要老师的理解、关爱和呵护,他们的向师性也使他们对老师的言行举止加以模仿,作为非权力因素的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如果你性格不成熟,喜怒无常,甚至让人感到有点暴戾,你的学生就会觉得你琢磨不定,对你敬而远之,从而使你失去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难以造就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成熟、稳定的个性,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安全港湾。  相似文献   

17.
门外话     
我的父母是中学语文老师,在辽南一个县城工作了大半辈子.我也是在师范学院中文系读过书的人,但抱歉的是没有在中学任教的经验.不过,从我父母的一些故事里,知道语文教育是件不易的事,其问的规律什么的,他们好像也没有说清楚.只是觉得,教语文的人,应当会写文章,至少是写像一点模样的文章,否则就有点隔膜.雾里看花,门外闲谈,把文章八股化,那就没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18.
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一直觉得自己尽职尽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可是最近在一名学生写给我的悄悄话中,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名学生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老师 您好 我一开始觉得您很不好,尤其是第一次写作业的时候.可是,和您待的时间长了,我开始觉得您很和蔼! 老师,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严肃,我觉得很不习惯.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初三的物理任课教师,关于大家一直期待的如何应对中考物理这一问题,从任教起我一直在思索。我个人觉得关于如何应对中考物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心理状态,二是学习效率。一、面对中考压力,学生表现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20.
唐娜任教四年级,该班的教室看起来与其它我见过的许多教室没什么不同。老师的桌子放在教室前面,面对着学生,告示板上贴着学生的作品。从很多方面看,这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小学教室,但我第一次进入这间教室, 就觉得它有点特别。我的工作是巡视课堂,目的是鼓励一个培训计划的实施,这个计划主要目的是通过语言艺术帮助学生对自己树立信心,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唐娜正是自愿参与这个计划的老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