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该文选取了朱生蒙与梁实秋的两个译本,检验关联翻译理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通过对这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凡是符合关联翻译理论,能够使译入语读者付出最少认知努力,并获得与源语读者最相似语境效果的翻译是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目的论,对《尤利西斯》萧乾夫妇和金陡两个中译本的语法变异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译者的翻译动机、对语法变异不同的翻译观念和不同的预期读者都将影响翻译目的和译文的功能。两个译本不同的翻译目的与功能决定了在翻译语法变异时萧、文译本遵循语内连贯,金译本遵循语际连贯,但两个译本都尽可能适切于各自翻译目的,因而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张怡云  葛畅 《现代语文》2016,(4):152-154
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韵律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也可以体验到诗歌形式美和韵律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大有益处。本文试图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将《陋室铭》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能让译本读者了解原诗意蕴且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阅读体验的译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的委婉语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即对杨译和霍译两个译本中二人使用的翻译方法、句型结构、用词的委婉程度以及用词的达意程度进行比较研究,以得出二人在委婉语的翻译处理上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并对二人的翻译加以评论,总结两人各在翻译上的优异之处,以达到让西方读者能更好的理解《红楼梦》及中国古典文化和中国式的委婉语,促进文化的理解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李磊  王萌  叶年华  王越  李涛安 《海外英语》2023,(5):13-15+18
该文从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对《伤寒论》通假字英译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伤寒论》两个译本的通假字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大多数通假字都可以采用忠于原文的语义翻译(如直译)进行翻译;而一些比较晦涩的概念,以译入语为导向、服从译入语文化的交际翻译能够提高译文的接受度,方便译入语读者理解。因此,对于《伤寒论》通假字的英译,应基于语义翻译理论采取直译本字的方法,但一些意义特殊的通假字比如疾病名或者人体部位名词可以通过归化策略,采取意译等方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坛地位显赫,尤以小说创作广为人知。哈代于1878年发表的小说The Return of the Native深刻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年轻人和环境的剧烈碰撞,最终都以悲剧收场。本文选取张谷若《还乡》中文译本,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探讨此理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通过全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用关联翻译理论去解释翻译过程是可行的而且是可操作的;一篇译文能使译入语读者付出最少认知努力并且使他们获得与源语读者最相似语境效果,这类符合关联翻译理论的译本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坛地位显赫,尤以小说创作广为人知。哈代于1878年发表的小说The Returnof the Native深刻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年轻人和环境的剧烈碰撞,最终都以悲剧收场。本文选取张谷若《还乡》中文译本,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探讨此理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通过全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用关联翻译理论去解释翻译过程是可行的而且是可操作的;一篇译文能使译入语读者付出最少认知努力并且使他们获得与源语读者最相似语境效果,这类符合关联翻译理论的译本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译者的翻译策略,受其对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影响,并继而影响了翻译最终的结果。对《红楼梦》十二支曲中《晚韶华》-曲两译本的分析表明,从英语读者的角度看。杨宪益夫妇的译本采用了异化策略,即忠实于源语文化的行为模式和表达方式,霍克斯的译本则采用了贴近目的语的归化策略。异化对于源语文化而言固然忠实,但对译文读者而言,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归化对读者而言易于理解,却狭窄了他们的视野,所以应将两种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意义的传达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张琳琳 《文教资料》2010,(35):34-35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传意翻译"理论是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源语文化和原作者;而传意翻译较主观,更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使源语屈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译文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本文拟从纽马克的传译翻译和语义翻译角度,通过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中文化意象翻译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儿女英雄传》素以语言美著称于世,费致德先生将其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其译本具有典型的杂合特征。杂合是翻译的普遍特性,可以为译文引进源语语言、文化和文学的异质性成分。本文试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切入点,探讨费译本中的习语翻译特色,并指出杂合的翻译策略对于文学翻译和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段云波 《海外英语》2012,(14):139-141,143
该文对尤金·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做了初步介绍。按照对等翻译理论,译文应该实现与原文对等的功能,合乎目的语的自然习惯,传达出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又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基本一致的反应。据此理论,该文对《失乐园》三个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审视了不同译者不同的翻译方式,探讨了原文美在译文中的失与得。  相似文献   

12.
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中的翻译行为九大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翻译行为的翻译生态环境。这九个要素形成了三个层次,即原语、译本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层面,原语文化、翻译行为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层面,原作者、译者和受众之间的主体层面。主体层面要素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生态,而语言层面与文化层面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环境,而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和谐共存就达成了翻译生态与翻译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戏剧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戏剧翻译不仅向文本负责,也要向观众负责。因此戏剧翻译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的语言转换,也要以最终的舞台效果为衡量标准。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以"读者反映论"为核心,强调翻译的结果应以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达到尽可能一致的反应为标准。通过An Ideal Husband的两个汉语译本的探讨,初步揭示功能对等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陈淑婷 《文教资料》2012,(11):25-26
《小王子》是一部非常值得研究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目的理论指明翻译方法及策略主要由译本目的决定。目的理论把目标读者放到了比原文作者重要的地位。本文选取两个著名《小王子》译本,试从目的理论的角度分析不同译者为了达到其译本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乔平 《英语辅导》2008,(1):112-116
本文从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角度对《关雎》的五个翻译版本的语内和语际词语翻译进行分析,探讨了译本的开放性和翻译的创造性,指出用解构主义解读译本也是文本解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本从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和传播学现代说服理论出发,将修辞学、传播学与翻译学相结合,揭示了翻译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即:将翻译看作是译者通过译本说服读者的过程。有说服力的译本,才能被读者接受,受到普遍的欢迎和认可,并获得广泛的流传。同时,文章提出了影响翻译说服力的四个因素,译者因素、受众因素、译本因素和译境因素。翻译说服仅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有待于不断地发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论和交际翻译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在花文化翻译中的取舍,探讨了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并由翻译目的论分析了两译本翻译策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论和交际翻译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在花文化翻译中的取舍,探讨了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并由翻译目的论分析了两译本翻译策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朱自清名作《背影》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Ant Conc软件,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别对杨宪益和张培基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经数据对比发现,杨译本特点是词语变化性大,词汇密度高,从句多且句子结构灵活,而张译本则以名词和长句居多,且句式与源语基本一致。对此的研究旨在丰富一些译者的风格研究内容,为后来学习者在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为指导,从语境因素、语言结构、动态顺应等维度举例比较分析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爱玛》两个中文版本:张经浩译本和孙致礼译本,由此探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是如何做出一系列语言选择以顺应原语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