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写作,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当代英语教学里所要培养的四种交际技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写作,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和锻炼语言技能.对教师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增进对学生英语水平和知识能力的了解.从而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写作对英语的教与学都有很大的意义.然而,写作又是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想写好英语作文,但新的语言知识又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难免用汉语进行思维,结果造成母语迁移的现象(尤指负迁移).该文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的表现,旨在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对错误的自我监控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语言负迁移现象是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母语负迁移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学习者的写作中。该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作文,发现英语写作中各种与母语负迁移相关的错误主要体现在标点符号、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层面并提供了一些为尽量减少这些母语负迁移而导致错误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英语写作一直是我国中学生英语学习四项技能中最薄弱的一项,也是高考试卷中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主要题型。从实践看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往往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母语对目的语,即母语迁移是对学生英语写作产生影响的最直接的原因。我们学生在作文中所犯错误不仅有技巧方面的问题,在选词造句的诸多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就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避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一直是困扰学习者和教师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大多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通过对学生作文中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包括对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的分析,通过比较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提出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笔者通过英汉对比的方式来充分揭示英汉句法的差异.以找出学生作文中的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从而针对这一现象,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减少负迁移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刘甜甜 《英语教师》2023,(6):109-112
英语写作是高中生“书面输出”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反映其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然而高中生在英语写作时由母语负迁移导致的错误频出。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语言迁移及二语写作的研究,总结出二语写作中常见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及思维方式方面,并就如何减少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提出早接触英语文化、多参与真实语境、系统地学好母语语法以促进母语正迁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话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根据母语迁移理论,结合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在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动适应荚语思维,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不断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及其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迁移对习得者语言能力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当母语与目标语的规则相近时,迁移通常是正面的;反之,则容易导致负面的迁移.而负迁移往往导致学生输出性语言错误的产生.以学生的写作文本为语料,收集学生的写作错误并进行分析,探讨母语对学生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及其认知原因,以期对二语写作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李莲 《海外英语》2013,(8X):228-229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分析学生的英语作文可以发现母语是如何迁移到学生的二语或外语中去的。该研究对国内外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做一述评,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理论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热点话题之一。通过分析学生的英语作文,可以发现母语是如何对二语学习者产生负迁移影响的。该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对收集的英语专业低年级组30名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从词法、句法和语用角度分析错误类型,旨在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