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章学诚是我国著名的档案研究者,他一生潜心研究史学、地方志、方志学等,尤其对档案管理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其所著的《方志略例》、《文史通义》等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档案学思想,对后代的档案研究及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上海档案》2005,(10):31-32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刘耿生在2005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介绍:章学诚,清代方志学理论贡献最大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几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主要有,一、“志属信史”。他主张方志相当于古代列国之史:“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反对把方志归属于那种自隋唐以来以图为主,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图经”,认为方志不仅限于地理内容。二、“旨酒之不离乎糟粕,嘉禾之不离乎粪土”。他以酒与糟粕、嘉禾与粪土来比喻“职官故事、案牍图牒”(即档案)与方志的紧密联系,强调修志须将档案作为必要甚至首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曾任国子监典籍.一生精力用于讲学、著书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著的<史通>并称史学理论名著.但不同的方面正如章学诚所言"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务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几,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截然分途,不相入也. ……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清代方志学理论贡献最大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儿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清朝最伟大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梁启超对其评价甚高,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会稽有章学诚,著<文史通义>,学识在刘知几、郑樵上."[1]然而章学诚生不逢时,正当考据学盛行的乾嘉时代,其所主张"史意"之说遂隐而不显,故梁氏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又说:章学诚之学不为时人认同,是"清代史学之耻也."  相似文献   

6.
段愿 《档案学研究》2024,(1):134-14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也是中国近代方志学理论的开拓者,并且在档案学方面也颇有独到的见地。但与梁氏史学思想的研究相比较,人们对其方志学和档案学思想的研究却显单薄。档案、志书同源别流,有很深的渊源。作为“方志学”概念的提出者,梁启超对方志尤其是县志之研究颇深,受他关注或得其好评的县志有100多种。分析这些志书,可发现它们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价值,而这些特色和价值与梁启超的方志学思想颇为契合。梁启超所誉“斐然可列著作之林者”的那一大批县志,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些价值和特征,也折射出梁启超独到的史志观和档案学思想。而正因为志书和档案具有同源共生关系,因而分析梁启超的方志观对档案学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英珍 《兰台世界》2012,(16):18-19
一、章学诚其人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他是我国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原名为文酕、文镳,字实斋,号少岩。他是一位学术上的多面手,既是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又是很有影响的目录学家、方志学编纂和理论的  相似文献   

8.
章学诚一生多修方志,在方志学理论上多所创获,其中所提出的"州县请立志科",的确可以看作建立现代地方档案馆的理论先驱,档案学家之桂冠并非虚名.但他最著名的"六经皆史"一论.并不能和档案理论若合符节、衔接顺利.我们今天的档案学理论,不必时此求之过深、强溯其源.  相似文献   

9.
章学诚(1738-1801),中国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其著作<校雠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在章学诚的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最深者有三人:一是其父章镳,乾隆七年进士,曾任湖北应城知县,为官清廉,性嗜史学.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中国方志学的奠基人,一生致力于方志学理论的研究和方志的修编,阐明了方志即史体的方志性质。规范了方志学的体裁和标准。文章还介绍了国家图书馆方志文献的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方志学理论基础。论文分别论述了章学诚关于方志学性质与作用、体例和结构、编撰机构、方志特点等方面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方志与谱系同是地方性重要史料,两者同源于两千年前.但方志至清章学诚时,已提出"方志十议",建立系统的学问而成方志学.但谱系直至现今,仍未能独立发展成一系统的学问.主要因为:"方志"是政府协助修纂,自宋元以后,政府主动修纂一统志.  相似文献   

13.
高宏 《兰台世界》2006,(18):52-53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他“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准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方志学理论基础。文章分别论述了章学诚关于方志学性质与作用、体例和结构、编撰机构、方志特点及编修方志应注意之处的创新求变,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傅斯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就是史料学”概括了其一生全部史学理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档案学家、考古学家,其诸多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档案史料思想,是当今研究档案学,尤其是档案史料编纂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十九《章学诚的史学》一章,对他的学术渊源体系,之所以撰著《校雠通义》的思想根源,曾作十分简要的论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史之学,已有专著阐发其中相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为近代著名学者,在方志学研究领域中卓有成效,其方志理论思想具体体现在所撰写的《说方志》等三篇文章中,他继承了传统的方志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崭新的观点对后世方志学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袁红军 《中国档案》2006,(9):36-36,41
章学诚(1738-1801)中国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章学诚生于浙东,立志治史,其思想自然深受浙东学派的影响,并将黄宗羲倡导的“经世致用”奉为自己治学的原则。章学诚有关档案文献编撰思想的论述,大部分体现在他的著述《文史通义》中。他在总结承继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档案史料的作用、范围、方法与原则等提出许多创新的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界》1998,(1):55
傅振伦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有<博物馆学概论>、<中国方志学通论>、<中国史学概要>、<明代瓷器工艺>、<中国伟大的发明--瓷器>、<汉语世界语辞典>等著作传世.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就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的方志艺文思想进行提炼和总结,包括对章学诚的学术见解、学术成果、关注的重心及对方志艺文志发展的贡献的研究,肯定他启迪后学而导夫先路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是中国档案学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一批近代档案学者总结多年的档案工作经验,撰写出版了第一批档案学著作,其中秦翰才先生所著的<档案科学管理法>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书中对档案的性质、档案组织、档案编管(档案编辑和保管)以及档案人才的选拔和管理都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捧读了这本书,又查阅相关资料,将该书的写作背景以及主要内容和观点总结归纳出来,希冀能够客观地继承和发扬秦先生的这些关于档案学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