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正>土豆不叫土豆,叫郝嘉。鼹鼠不叫鼹鼠,叫魏莱。我叫魏莱,我的邻居叫郝嘉。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也就是人们口中的青梅竹马。但我们相看两生厌,恨不得处处抢对方风头。于是乎,最初连外号我都要压他一头,全然不在乎女孩子的形象。众所周知,鼹鼠吃土豆。土豆这个外号,绝对名副其实。郝嘉特别爱吃土豆。土豆汤、土豆泥、土豆丝、土豆块、土豆片……只要是土豆做成的食物,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  相似文献   

2.
挪威的森林     
我一直认为:大人们把我们丢到学校里,仅仅是为了不让我们去街上闹事而已。 土豆和我英雄所见略同。 土豆是我哥们。因为我们在军训时合伙揍了一个我俩都看不顺眼的家伙,因为我俩都酷爱伍佰,爱99拳皇,爱百事流行鞋。最重要的是我俩都从不穿袜子。 我一直不明白土豆为什么叫土豆,就像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人们把UFO叫飞碟一样。其实土豆很帅,一点都不土豆。我的外号叫王子,虽然我长得很像潘长  相似文献   

3.
香煎小土豆     
什么蔬菜孩子大都会喜欢吃?我脑袋里第一个蹦出的词必定是——土豆。对,就是土豆,无论什么年龄阶段,总有一款是适合孩子口味的。无论是能做辅食的土豆泥,还是下饭的酸辣土豆丝、土豆烧牛肉,更别提虽被誉为高热量食品,但仍叫孩子们无法抵抗的薯条、薯片。我最爱的土豆是哪种做法呢?无疑是香煎小土豆。  相似文献   

4.
黄小跑 《课外阅读》2014,(22):17-20
<正>我的青春是被狗吃了吗?为什么我的青春是那样那样的?为什么电视里的又是那样那样的?原来有一种男朋友叫人家的男朋友,有一种狗狗叫人家的狗狗,有一种青春叫电视里的青春:他们富二代痴爱穷小姐,我们做作业考试;他们骑着车徜徉在普  相似文献   

5.
如此土豆     
《初中生学习》2009,(11):36-36
不仅中国人喜欢吃土豆.美国人也很喜欢吃土豆,特别是刚从烤箱里拿出来的热气腾腾的土豆,吃起来那感觉真是好。下面我们要介绍一些英语中有关土豆的俗语和短语。  相似文献   

6.
土豆情缘     
读书时,总爱吃土豆和嫩玉米。嫩玉米有时令,而土豆四季可见。土豆这门菜花样多,可口又实惠。记得小时候,家里人多口粮少,生产队每年给我们家分上六七百斤土豆。母亲精细料理家里伙食,常常把土豆和包谷面蒸在一起当饭吃。有时,把土豆切成片煮熟晒干,来了客人,将晒干的土豆片炸成金黄色菜肴,清脆爽口。最爱吃母亲煎的土豆,既当饭又可作菜。煮熟后,煎上一锅,黄橙色的皮爆开了花,满屋子弥漫喷香,吃起来油油的、香香的,味道妙不可言。母亲将土豆变换着各式各样饭菜,一直吃到分新粮的时候。有一次,有位同学问我是吃什么长大的,我不假思索地说是吃…  相似文献   

7.
第二天一早,小!和小o出发去找小e姐姐。小o妹妹,好久不见了!小e姐姐,今天我带了个弟弟来,他叫小#,也住在我们这个村子里。快请进!小#你也住在这个村子里?我怎么没见过你呀?嗯,虽然我也住在这个村子里,但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一直都是一个人住。我们拼音家族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里,经常看到一些城里学生欺负那些从农村来的学生,还背地里叫他们“乡巴佬”,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我对此很看不惯,因此采访了几位同学和一位老师。我首先采访的是一位非常傲慢的城里学生。我问:“你觉得乡下人比城里人差很远吗?”他说:“那是当然了,我们城里人钱包里天天都装有很多的money,天天都可以去买零食吃,而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那些乡下人可以吗?别说买零食吃,我想他们钱包里连钱也没有。哼!他们想和我比,那得叫天和地先比平了再说吧。”我又继续采访了几位城里的同学。同学A说:“其实我们城里人…  相似文献   

9.
嗨!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的马铃薯,我也叫"土豆"、"地下苹果"……嘿嘿,我的名字不少吧。你们知道平常吃的是我们的什么吗?根?不对。叶子?不对。哎呀,告诉你们吧,你们平常吃的是我们的地下块茎,因为我们马铃薯是茄科草本植物。我们地上茎是稍带三角形的,我们还长着毛叶为互生的奇数羽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不怎么富裕的小乡村里度过的。村子深居乡野,村民淳朴和善,但他们给村子取了个威风的名字,叫“双庙前”。后来,村里来了一个人,村子改叫“三庙前”。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村口的一家简陋的招待所里。可能是刚刚落脚的原因,皱巴巴的格子衬衫沾了些泥点子,汗水将其黏在干瘪的肚皮上,不怎么服帖。如果没有左胸上熠熠闪着红金色的徽章,他像极了一块被揉皱的脏抹布。房间里,几个箱子随意地躺着,我走进去一屁股坐在唯一的一把椅子上,仰着鼻孔颇有审讯的意思看着他:“你是谁?来我们村里做什么?”  相似文献   

11.
1801年,有两位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都是雄心勃勃的人。他们住在意大利的一个村子里。  相似文献   

12.
我爱上了女友的男友,格飞叫我土豆从第一眼看到格飞开始,我就知道我会爱上他。他瘦而高,眼神有一丝丝忧郁,他还喜欢唱京剧,是我最喜欢的程派青衣,当米米第一次把他领来让我把关时,我就知道我要犯错误了——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好孩子,但这次我要犯错误了。他叫我土豆。我们三个吃着必胜客,米米去取可乐时他伸过手来给我夹了一个必胜客的辣饼,然后对我说,米米是蕃茄你是土豆。我有那么胖吗?趁着去卫生间我仔细地看了看我自己,腰围63cm,身高一米六八,还粉面朱唇。凭什么,他叫我土豆?米米去卫生间的时候,我伸出手去,上面有我的号,他笑了笑,然后掏…  相似文献   

13.
晚上 ,我和爸爸妈妈及哥哥一家人坐在桌前吃晚饭。我夹起一块萝卜片 ,正在塞进嘴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有人突然高唱起来 ,接着便是那咚嚓嚓的跺脚声 ,准是右边那幢新房子里的年轻人又在跳什么舞了。他们家有电视、电冰箱、洗衣机……而我们家呢 ,别说新房子 ,连一台黑白电视都没有 ,吃的全是一些土豆、青菜。我皱着眉抬头看了看爸爸。爸爸 4 0左右 ,头发快全变白了。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没有什么职业。此刻 ,他正看着我和哥哥 ,说道 :“怎么了 ,土豆吃不下去了 ,等几天爸爸把钱收来了 ,给你们买斤肉来吃。怎么样 ?”“太…  相似文献   

14.
种土豆     
星期五放学回家,妈妈叫我和弟弟、妹妹吃了午饭,就去种土豆。我们高兴极了,往嘴里塞了几口饭,就背起背篓,扛着锄头,往山坡上跑去。  相似文献   

15.
那年我去姑妈家过暑假,刚进院子,村子里就有人跑来,站在门外看热闹似的看我。他们笑呵呵地,边吃着我分给他们的糖果,边说着话儿。一个倚在门旁的少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微微笑着,圆圆的脸颊上泛着红晕,显出一种健康的肤色。同村子里的女孩一样,她的衣着并不起眼,但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却仿佛含着笑。我正要开口和她说话,她似乎察觉到了,抿嘴一笑,害羞地转身走了。这让我想起了李清照诗句里的那个少女,“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向表姐说起她,表姐告诉我,她叫小李妹,挺勤快能干的一个姑娘,栽秧、收割、点豆,诸般农活她都会做,还常常上山采了糖…  相似文献   

16.
马令苏,是我们的小队长,他的名字与“马铃薯”同音。再说,他头大眼小爱理光头,遇到问题总喜欢头一斜,眼一眯,手托下巴陷入深思,活脱脱一个菜摊上摆着待售的洋山芋。所以,我们都戏谑地叫他“土豆小队长”。哎,您还甭说,“土豆小队长”真的对土豆挺有研究呢!前不久,他邀我们全小队的人到他家,发给我们每人一包麦当劳的炸薯条,请我们趁热蘸蕃茄酱吃,边吃边聊。另外,还特意送给各位一只从菜场里买来的生土豆。他告诉我们:一包120克的麦当劳炸薯条在任何一家连锁店,都是说一不二的7.5元,1千克就是62元,而中国土豆呢…  相似文献   

17.
一只青苹果     
<正>今天,是我在这个新国家的新学校里度过的第二天。今天我们不用上课,因为我们要去校外的某个地方。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平时不会像今天这样。到了明天,我就会重新回到教室上课,在那儿学习说英语。各位妈妈开车送我们到了一家果园门口,一辆干草车在那儿等我们。我们依次爬上干草车,身子靠在捆在一起的干草上。牵引干草车的是一辆拖拉机,我们一路颠簸地前行。我觉得让男生和女生们坐在一起怪怪的。在我原先居住的村子里,男  相似文献   

18.
我住在一个叫金沟的堡子里。堡子,其实是我们关中人对村子的称呼。这个叫法或是缘于旧时村子外围高大的城墙、城门。那时的村子,就像一个可以防匪患、兵灾的坚固堡垒一样。金沟堡子不大,百十户人家,跟关中大地上绝大多数的堡子没什么两样。堡子名字虽然叫“金沟”,但在这靠天吃饭的北方旱塬,乡亲们的日子其实并不怎么富裕。  相似文献   

19.
我住在一个叫金沟的堡子里。堡子,其实是我们关中人对村子的称呼。这个叫法或是缘于旧时村子外围高大的城墙、城门。那时的村子,就像一个可以防匪患、兵灾的坚固堡垒一样。金沟堡子不大,百十户人家,跟关中大地上绝大多数的堡子没什么两样。堡子名字虽然叫“金沟”,但在这靠天吃饭的北方旱塬,乡亲们的日子其实并不怎么富裕。  相似文献   

20.
找土豆     
<正>记得那年秋天,庄稼丰收了,爸爸妈妈准备领我去田地里玩一玩,认识和"触摸"一些农作物。到了地里,我看见了玉米、高粱、荞麦、谷子、落花生、地皮菜……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土豆。我和妈妈走到土豆地里,看到农民伯伯在用锄头刨土豆,刨出来的土豆又大又圆,我想肯定非常好吃。我也要找一些土豆,妈妈同意了。于是,我俩便分头在土豆地里找土豆。土豆的外皮是土黄色的,它藏在泥土里,跟土块一模一样,所以非常难找,怪不得它叫土豆呢!我在地里走啊走,找啊找,总算找到了一个圆圆的小球球。我拾起来,由于太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