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正>那个燥热的夏天,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高中,我一气之下剪短了自己的头发,从一个长发飘飘的少女变成了一个顶着寸头的“假小子”。新学校没有相熟的朋友,失去一袭长发的我变得“社恐”起来,对主动搭讪的新同学产生了强烈的恐惧。走在路上时,常有同学回头打量我,对我一番审视之后,困惑地问身旁的小伙伴:“这人是男是女啊?”原本觉得剪了寸头挺酷的我,因为经受了太多“不男不女”的质疑,逐渐变得敏感而自卑。梁小智就是这时候出现的,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自带光环地出现在一个内心脆弱的少女面前。  相似文献   
2.
<正>忽然一瞬间,时间就把人拉到温暖的季节,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心感在阳光下生长,地上流动的光影交错,散发出温柔宁静的气息,心口被晶亮亮的情绪填满。我从普通的日子中脱离出来,澄净温柔的氛围包裹全身。很久以前,我也被这样温暖的阳光照亮过。我独自走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街头,一种嘈杂的孤寂感侵入身体,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  相似文献   
3.
断桥     
<正>我童年的几个暑假,是在姨婆家度过的。偏安一隅的南方小镇,溪流纵横交错,石板路油光水滑,龙骨水车与十四孔桥缀连,掩映着白墙黑瓦的水乡人家。夏季多雨,我又贪玩,时常在镇子上疯跑到黄昏还不归家,姨婆便打着伞来寻我。被雨打湿的袅袅炊烟里,传来姨婆苍老而悠长的声音:“阿囡——回家吃饭啦——”我一骨碌爬起来,收起地上的弹珠和糖纸,和旁边吸着鼻涕的二狗打招呼:“我回去啦!”二狗愁眉苦脸地跟我挥挥手,  相似文献   
4.
<正>真是难以置信啊,璐璐的这一天真的好棒!先是无比满足地醒来,应该就像是睡足了十个小时,然后自然醒的感觉。早上,璐璐睁开眼睛,感觉头脑满足且清晰,身体也像是有充足的能量,每块肌肉都非常饱满。总之,这次早起,璐璐觉得很棒一和以前的任何一次早起都不一样,好像把所有起床后舒服、自在、满足的感觉都聚集了起来,连心情也异常明朗,就像暖阳照在身上,哪都觉得舒服。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以前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应当与身边的人结合成为一种特别的关系,来对抗世界的荒诞与我们作为人与生俱来的孤独。如今,我意识到自己仅仅看到了友情的一面,忽视了友情的另一面。友情的另一面是两个人互相帮助对方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换换口味,聊聊语文学习的事情。为什么有些人永远学不好语文?是太难吗?呵呵,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能比数学还难?那为什么学不好?因为学数学大家都承认需要天赋,学语文大家都觉得不要天赋。那么语文学习到底要不要天赋?你给我写一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看看?你给我写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看看?你除了会说好美,你还会说啥?同样的情,同样的景,李白喝高了留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7.
<正>若论及中国人儿时崇拜的英雄形象,必然有家喻户晓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孙悟空未必最强,可在每个孩童的心里,他就是无所不能的。小时候我眼中的齐天大圣就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着勇敢、赤诚和自由,敢于挣脱枷锁向所有人说出“不”。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我也逐渐看清了大圣身上的种种缺陷——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就是飞扬轻狂的叛逆少年,肆无忌惮地偷桃盗丹,漠视规则和禁律,这种蛮力的反抗实际上就是不计代价的犯错,也最终导致了火烧花果山的惨剧。  相似文献   
8.
无忧     
<正>国庆假期回家,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了趟县城。熟悉的公交车行驶在熟悉的道路上,只是票价早已从三块涨到了五块。那天售票员收了十五块,妈妈嘴上嘟囔着“七岁的小孩子也要全票啊”,却还是把钱给了售票员。一瞬间,我有些恍惚。  相似文献   
9.
<正>你发现了吗?当下的我们其实一直生活在他人的预言中。常常,当我们发现预言很准之后,便会有一种神奇之感。而当我们证伪之后,便会将预言降级,让它变成人们嘴角的一抹笑意,在生活中荡漾开去,不留下什么。就像玛雅人曾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一样,此刻,百度百科词条“2012世界末日”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着“民间谣言”。但不管怎样,预言还是给人带来一种神秘的感觉。大概是因为,不是预言居然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0.
<正>大学里的第一门思政课,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老师告诉我们:“虽然大家刚刚经历了高考,历史知识还没有忘,但是这门课和你们的高中历史意义不一样。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我们的课程设置,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几年前,一档科普性质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好评如潮。一件件冷冰冰而又乏味的历史文物,在文物修复师手里有了温度和生命,也向观众传递了文物所经历的年代和故事,激起了更多人了解历史、发掘历史的热情与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