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主要体现在入学机会应当平等;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应当平等;与教师和本地同学交往中人格应当平等。为此,应改革户籍制度,实行适龄儿童无条件接受义务教育,完善法律制度,从法律法规上支持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时期,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有来自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儿童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保障流动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保障公民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集中表现为地域上的不平等,即地区、民族、城乡公民受教育的差别;不同性别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即存在对女性受教育权的侵蚀和剥夺;以及由社会个体身体与相貌的因素而导致的受教育权的不公待遇.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平等还表现为不同教育层次领域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如义务教育领域内由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城乡差别,以及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中的偏向主义和某些身份歧视.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要发展经济,为各地公民实现平等受教育权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立法上保障和完善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4.
与普通公民一样,儿童乞丐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国际法和我国现行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表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分为抽象意义上的受教育权与具体的义务教育中的受教育权。我国应按照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义务的精神对现行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重新确立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不平等和来自各方面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侵害。从根本上来说要通过发展经济、完善教育法规、发展远程教育、完善学生申诉制度,为受教育者提供保障教育公正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是义务教育法治的关键,教育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过程。通过改革开放40余年间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法治保障的演进流变,对关键主线进行描绘,呈现教育法治历程图。并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相关原则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进行检视,提出强化相关法律,促进全国层面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大政府主体责任,协同各方合作模式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关注自然禀赋,改善受教育权局限的不利处境;家庭教育监护职责的回归,进一步实现儿童亲情补偿;加强社会关怀,构建安全网来协调各方保护力量等措施,以此回应新时代公平而有质量的全新教育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大量出现的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回顾了我国各层级法规和义务教育法针对儿童受教育权问题的条款制定的历程,指出了保障实现和谐社会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法》,明晰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在执法程序上各级政府给予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近入学政策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其根本宗旨在于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从实施效果来看,对于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的维护仍存在诸多问题,呈现出不容乐观的运行态势。因此有必要重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必要性,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赋予制度和法律层面的保证。农民工子女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国家应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发挥教育基本权利积极受益性功能,以打破影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现实壁垒。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大量出现的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回顾了我国各层级法规和义务教育法针对儿童受教育权问题的条款制定的历程,指出了保障实现和谐社会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法>,明晰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在执法程序上各级政府给予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教育中的不平等与不公平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不争的事实。教育问题之所以成为焦点,不仅因为它关系到社会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公民的宪法权利——平等的受教育权的享有。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问题,教育部面向贫困地区实施的“专项招生计划”不失为一种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形式上的教育公平主要是法律上的公平,即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实质上的教育公平指教育过程(尤其是课程)中的公平。我国现阶段学前课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两方面进行分析。瑞吉欧课程对于实施学前课程公平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自己留在农村由父亲、母亲、祖辈等照顾的农村儿童。受教育权是指公民在各类教育机构中学习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实践能力的权利。由于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合理、行政执法不力、救济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缺失的问题。应从教育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救济等出发,建立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教育救济制度中,高校申诉规定较为笼统和原则、诉讼规定不明确、仲裁规则未建立.致使受教育权的申诉救济缺乏实效性,大量受教育权纠纷无法通过诉讼和仲裁渠道来解决。为了健全教育救济制度,我国应在法律至上、制度完备、正当程序、规则公平、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的法治原则指导下,完善高校申诉规定,拓展教育诉讼范围,引入教育仲裁方式,将受教育权纠纷纳入诉讼与仲裁的受案和审理范围,并细化相关制度条款。这有利于高校学生受教育权获得方佘右时赠时晌津瞳特沫身傈护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的贫困问题是当前社会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之一。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贫困治理,有助于流入地城市自身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文章从教育券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等角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贫困治理提出相应的法律保障措施,以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人权是宪政的基本。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而平等受教育权更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和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遴选机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途径的限制,义务教育变得日益贵族化,而广大农民工子女群体所亟需的义务教育日益萎缩,这无疑有着深刻的制度与法律方面的原因。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制度不完善、家庭条件有限等原因,目前我国的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时还面临机会不平等、学习条件差、家庭教育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流动儿童教育,以弥补家庭方面不足,提升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余雅风 《早期教育》2006,(1):I0005-I0005
公平性表现为学校制度应能保障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由于人人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只有在实践中具体化为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如何保障教育机会平等就成了学校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公平问题上,“当前最值得关注的不是历史造成的发展差距,而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制度性原因”。因为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如果国家为不同的受教育主体提供的差别保护带有歧视,  相似文献   

18.
平等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不可侵犯的宪法权利。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保证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对待的关键在于国家为其提供充足的不同途径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从而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的平等。目前我国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全力倡导的开放式教育以其自身特殊的教育特点可以满足在义务教育之后希望继续学习,又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的请求。对我国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平等保障每个人的基本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是社会正义的价值诉求。然而,在当代中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仍未实现实质平等,人人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仍然是21世纪的重大挑战。因此,秉承正义的价值,探寻受教育权平等的实现路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注重对受教育权平等的保护,受教育权在绝大部分国家既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教育立法规定的普通权利.美国在教育平等权的立法上尤为突出,不仅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有可行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落实.美国的教育平等权立法较完整全面,包括规范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侵犯教育平等权的法律救济,不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有丰富的法律内容.这些,对我国教育平等权立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