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很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提出了在信息技术中进行分层教学,目前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取得了良好发展。本文从信息技术分层化教学为切入点,浅述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普及渗透,悄然改变社会原有空间,人们越发渴望新理论与新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下培养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且具备持续与终身发展能力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重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并非简单训练计算机技能或者单纯赋予计算机工具功能,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需注重培养其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即对信息的需求时间予以准确判断,且检索、利用以及评价信息。当前各个教学阶段均将其纳入教育目标中,高中也不例外。本文现详细探讨高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华 《内江科技》2010,31(3):208-208,182
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评价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7)
在信息社会新形式下,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我国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全新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但大多数乡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却出现了形式化。本文通过对乡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所遇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强化师资队伍、加强基础建设等措施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断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人们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陈岚 《内江科技》2013,34(5):206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素养之一,在新颁布的课标中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根本理念,而信息技术课成为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导,依托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跨入2 1世纪的今天,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信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信息素养也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的能力,应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感悟、信息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观念都需要进行转变。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给社会提供人才的基地,需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远程教育模式,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对课程进行调整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应不断创新,通过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新时代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科技的不断变革。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对信息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已经成为了21世纪人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国家的各大中等学校也对信息技术的课程越来越重视,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走进了学生的视野,可能由原来的每周一节课增加到了每周两到三节。而且从课堂的讲解上来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对于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越来越重视。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内容也进行了创新和设计。本文重点是对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进行设计与应用做以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工具,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也就成为当代职业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职业学校,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人才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信息技术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意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培养灵敏的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首要目标。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出发,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涵盖的核心素养,制定有效的素养培养策略,以此来丰富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丽屏 《科教文汇》2009,(31):79-80
为提升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论述了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规格越来越高,人文素养成为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本文通过对建筑类高职学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分析、对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研究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索,期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对于身处信息时代的学生而言,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好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重视师生间的互动,这不仅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学科整合以及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素养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具备一致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素养培育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实现其他课程整合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6.
马利群 《知识窗》2013,(24):40-41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纵观国内外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二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亮 《科学中国人》2014,(2S):58-58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职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俞燎宏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168+173-168,17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对宜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也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