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0月,余光中先生来江南大学讲学,江大策划了"海峡两岸《乡愁》情"的活动,我荣幸地被邀请在余光中先生面前执教他的《乡愁》诗.以下选择三个教学片断,并附余光中先生关于这堂课的评价. 镜头一: 师:现在有一个任务,我要朗诵第一节诗,需要配一些画面.如果请你来当导演,你会选择哪些画面呢?  相似文献   

2.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论语》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可见思念家乡是人的本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鲁迅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野人怀土,小草恋山。”是啊,小草依恋生养它的大山,人依恋生养他的家乡。自古以来,讴歌故乡、思念故乡就是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特别是当人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故乡时,那种对故乡强烈的爱,就演化成一种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可以是一张船票、一枚邮票,2007.01读写天地也可以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诗人杨牧的《故乡》是一幅怎样的画呢?人和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大众的审美阅读中我们较为一致地将“画”理解为“美”的代名…  相似文献   

3.
第七册习作一要求: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相似文献   

4.
正2月11日晴老师,你记得吗?你表扬我的《故乡的秋》写得很好时我有多高兴吗?可你后面的半句话却让我浑身不自在呢。您说:"这也有他爸爸的一份功劳。"你不会是说我爸越俎代庖吧?那我可比窦娥还冤了。老师,我爸爸的确经常督促我作业或者指导我写作,但爸爸只是提示而已。就说《故乡的秋》这篇文章吧,爸爸当晚有课,根本没有看我  相似文献   

5.
张海峰  刘健 《湖南教育》2005,(13):38-39
一、拓展延伸《少年闰土》课堂结语实录师“:我”和闰土虽然才相处一个月,却情同手足,难分难舍。他们相约一定要再见面,可这一别就是30年,30年后的闰土会是什么样呢?生:他一定身体强壮,身材魁梧。生:他会是个面带笑容、成熟的男人。师“:我”和中年闰土见面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他们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生:他们会热情地互相问好,回忆少年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师:30年后的“我”回到故乡,终于和老朋友重逢了,那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读读这段文章。(分发《故乡》中“我”回故乡再次与闰土见面的那一段,学生自由默读)师:他们此次见面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你有心事会向谁倾诉呢?朋友?家人?还是……有些人会选择沉默,以另一种方式来记录内心深处的所有悸动。王力宏就是这样,文字是他隐秘心事的最好载体。唱着《唯一》的力宏会有怎样的唯一心事?easy为你浓情开启他最近两月的留言精华,请你珍藏他的唯一。  相似文献   

7.
人们习惯追求“最好的”,就连一个三岁的儿童也告诉你,他要上“最好的幼儿园”。假如你继续问他,“以后怎样呢?”他会继续回答你:上最好的小学,上最好的中学,上最好的大学……假如我再追问他,“再以后怎样呢?”也许他就茫然无语了。“最好的”,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其实,追求“最好的”,常常包含有许多不合理的成分。当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始终要求孩子“最好的”时,这就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廖荣典有个很有名的百分比定律,他认为假如会见10名顾客,只在第10名顾客处获得200元订单,那么怎样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被拒绝呢?他说:"请记住,你之所以赚200元,是因为你会见了10名顾客才产生的结果,并不是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那是周振甫老师写的《立方的懂》。文章是讲怎样学习古文的。作者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怎样读书,张老先生说他开始读书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方的懂"。他说读书关键是要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只是记住了一些生字和句子,那只是"点线的懂"。  相似文献   

10.
第8号体会     
如果你站在一条奔腾的河前,你会怎么写它?如果你写一个人是第一次看见河,你会怎样写他眼睛里的河?你想一想你会怎样写。广告回来我们继续讨论。现在我们出一下广告。一本书的广告,它的书名叫《柳林风声》。英国人格雷厄姆写的。1908  相似文献   

11.
写作题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敬佩的偶像。不论他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敬佩者都渴望能与之接触、交谈甚至生活在一起……假如你可以与所敬佩的人生活一天的时间,你将去拜访谁?这一天你将怎样地度过?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以"我与最敬佩的人生活一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想象作文。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2.
我应邀作过数百场的报告,在许多成功的心理学报告会上,一开始,我常常会问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 “想成绩好的请举手,想成功的请举手”,假如是你的话,你会举手吗?当同学们都举手完毕后,我常常会说: “凡是刚才举手的人都不会成功。”现在你可能会问,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想”成功是不会成功的,只有“一定要”成功的人才会成功。在人群当中谁不想成功呢?但真正能成功的又有几人呢?假如你是一个想成功的人,那就请你记住: “想”成功与“一定要”成功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3.
你有过理想吗?你是怎样面对理想的呢?你想知道天鹅是怎样面对它的理想的么? 《天鹅的追随》讲的是:春天过去了,天鹅要去南方,追随春天。企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杂志的记者告诉我,一次,他去浙江的一所私立学校采访,看见学校的墙上有一条规定,上面写着:教师必须每天在自己的班上摸一下学生的头。记者十分纳闷,便问校长为什么要立这么一条规定,校长笑着回答,假如你是学生,今天在学校里,老师给自己一个微笑,一个注视,被老师亲切地抚摸一下头,甚至还奖给一个小奖品,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高粱情》是一篇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散文。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教学起始,我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你见过高粱吗?知道它长得怎样?从课题上看,文章会写些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呢?接着教师根据题目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一种特殊的感情来写高粱的呢?课文描述了高粱的什么?它有哪些鲜明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魔力目标】纸条飞飞,故事堆堆,借助小纸条可以进行超级故事连接。【魔力话题】同学们,你写过纸条,传过纸条吗?有没在书中夹纸条?妈妈有没给你写过纸条?爸爸有没给你写过纸条?我们相信,每个纸条后面,都有个"有意思的故事"?假如让你请以"小纸条的故事"为话题,你能很快写出一篇作文吗?【拟题风暴】题目不一定都是《小纸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呢!你看:《纸条一朵花》《纸条花儿开》《纸条》《自信的纸条》《纸条=自信》《纸条=定心丸》《魔力纸条》《老师的魔法纸条》《纸条就是力量》《纸条的故事》《纸条与成功》《一张纸条引发的故事》《骄傲的纸条》  相似文献   

17.
[试题] 阅读《母亲的贺卡》,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呢?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以"爱的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8.
一种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的立意时受到启发,从而确定自己所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要求学生利用想像写一篇作文《小女孩来到我的身边》。这篇文章写什么呢?文章要体现一种怎样的思想呢?这时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的立意,从而确定自己要写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文中的小女孩生活怎样?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小女孩怎样的感情?你对那个小女孩态度怎样?一个又冷又饿、无人疼爱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身边,你会给她些什么?通过提示,学生一般都能确定主题。另一种训练方法是:在作文教学中从学生写作文的实…  相似文献   

19.
你读过茹志娟的散文《故乡情》吗?如果读过,你一定会体会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对自己却无比亲切"的故土之情;也一定神往文中温暖的"梦里故乡"。读了下面的文章,你也许会感到奇怪,题目是《梦里故乡》,写的却是他乡的景、他乡的事、他乡的人,而且所写之事均不在"梦里",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开心八爪鱼     
进入角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经理》。学生们赶紧动笔写起来。只有一个男生东张西望,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老师走过去问道:"你在干吗?为什么不写作文!"学生答:"等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