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历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命题角度看,所有试题都紧扣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五个考点。2002年至2010年全国卷,有15份试卷考查了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2004年高考全国共有15套语文试题,其中就有15道诗歌鉴赏题。综观这些诗歌鉴赏题,不难看出,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被许多命题者看好。解答这类试题,要求我们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并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而从哲理情趣的角度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失为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方法。现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从2002年起,开始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题。考查形式的变化,无疑增加了这类试题的难度。2004年一些省市开始单独命题,更加使得这一题型朝综合性、多极化的方向发展。2004年高考语15套试卷中,诗词鉴赏试题的考查范围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下面笔以2004年部分高考试题为例,对这一题型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对2005年的高考备考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教学缘起] 高考<考试说明>对鉴赏古诗的考查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对应的题型是分析古诗手法试题.在分析意象试题、分析意境试题、品析炼字试题、分析手法试题和分析情感试题五种高考古诗鉴赏主打题型中,它位居第二,仅次于分析情感试题,在近五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很高.高考阅卷反馈的结果显示,此类试题得分率一直走低,考生常因判别手法不准或分析要点缺失而丢分,所以应总结此类试题在知识、题型和答题上的规律,进而寻求解题的方法,以求全面提高考生应考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考诗歌鉴赏中一个很重要的考查点就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其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难点。表达技巧又分好几类,而衬托只是其中一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高考诗歌鉴赏经常考到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好衬托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对广大考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徐松 《中国教师》2011,(5):48-49
<正>纵观2010年18套高考试卷上的文言文试题,不难发现"鉴赏"类题目仍旧严重缺失。《考试说明》中提到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仅仅在古诗词的阅读考查中有所涉及,而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那么,"鉴赏"严重缺失的高考文言文考核,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以后的江苏语文《考试说明》古诗文阅读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被修改成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用"艺术技巧"替代了"表达技巧"。一、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艺术技巧"的命题特点江苏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古诗词鉴赏考查了以  相似文献   

8.
1999年和 200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都将新诗鉴赏列入考试内容,且 2000年高考题中新诗鉴赏题量由 1999年的一题变为两题,考点也由对诗的语言和内容的单项能力的考查转变为对诗的意境、物象、主旨的综合鉴赏能力的考查。这较好地体现了新版《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考核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而 2000年 3月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此项内容要求虽然低一些,但也提出了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历来是整个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系数较大的试题,2002年以前诗歌鉴赏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相对而言,难度较低。2002年后高考语文试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能力层级提升为E级,《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难度提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诗歌鉴赏成为年年失分最严重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纵观历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多数试卷直接或是间接考查到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便是考形象、内容、语言的试题,也往往会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鉴赏。特别是近几年,有关鉴赏与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试题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为帮助学生明晰诗歌表达技巧的常见形式,促使学生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现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文结构三个方面详细探讨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式,让学生更为精确、全面地掌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题对古典诗词的考查形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这种命题方式的改变无疑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本文从2007年18套高考试卷中就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内容和观点深入分析,力图找出内在的规律及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杜甫曾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事实上,不仅历代文豪注重语言的锤炼,高考命题者也常在语言鉴赏和表达技巧上命制试题。去年语文高考中,全国多个考区的试卷都涉及这一考点,而2011年全国许多地区的考试说明也明确强调,要加强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方面的考查。只要明确鉴赏之角度、恰当组织语言,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对修辞手法的考查逐渐加重,以2007年高考为例,18份语文试卷中有12份试卷都具体明确地考查到修辞手法,还有部分试题隐性考查修辞。大多数题目占4~6分,最高的分值达14分之多,如湖南卷。因此,同学们不但要充分重视对修辞手法的用法及  相似文献   

14.
在近四年(2010—2013)的广东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都有相关设问直接考查考生对诗词中重点词句含义的理解。这种设问所考查的理解能力的确是诗词赏析的基本功,是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情感主旨、鉴赏诗作的表达技巧与评断其艺术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古代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语文高考试卷的重要题型。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中的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者也加重了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下面结合相关题目,浅谈几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常见的设题角度,以期为考生提供一些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红  温剑鹏 《广东教育》2007,(12):45-48
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鉴赏评价",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知,高考是通过以下两条思路来进行考查的:语言→形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语言→表达技巧据此,我们介绍鉴赏诗歌的四大技巧: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语言、技巧和情感是诗歌鉴赏命题者拟制题目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其分布基本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在新课改背景下.2009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则相对“单纯”,在基本遵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纲要求前提下,更侧重情感审美考查。据统计,18份试题中,涉及情感审美的多达19题.而单纯指向表达技巧的则寥寥无几。可以说,情感审美是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增加了古诗鉴赏主观表达题。古诗鉴赏试题的目标,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对诗歌作品既能“意会”,又能“言传”。  相似文献   

19.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是感情的产物,而感情是诗歌的根本。诗言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诗歌的目的,也是进一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前提。"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高考试题的常规题型。2011年高考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再次成为命题热点,全国有8套试卷直接考查。笔者选取相关试题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同是也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一直稳定考查的题型,但也是高中学生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型。高考语文试题对诗歌鉴赏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一是对诗歌形式的考查。明白了高考试题对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方向和内容,就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促进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养成,提高本题型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