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需求量逐渐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业的进步,应用不锈钢材料进行城轨车辆冲压,有利于促进车辆生产质量提升,为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提供保障,且不锈钢材料质量较轻、抗腐蚀性能好,因此能够提高车辆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提升。不锈钢成型工艺是实现城市轨道车辆冲压成型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不锈钢材料的制作形成符合实际交通需求的车辆结构,从而为城轨交通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实现车辆制作质量的提升。本文针对不锈钢城轨车辆中不同冲压工艺进行探讨,对几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从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交通发展对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如何利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将传统的以广播方式发布交通信息转化为以视频形式发布交通信息,并通过车载终端进行交通信息服务。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并对实现此应用的关键设备——车载终端设备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最后,分析了武汉市应用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实例。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给广大出行者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道路天气预警服务、对策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主要围绕道路交通专业气象服务与交通管理的需求,通过研制多种常规天气预报向道路气象专业服务转化模型,建设集全国范围内主要公路监测、分析、预报、预警信息于一体的"全国道路交通气象信息服务示范平台",实现道路交通气象预报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与定量化,实现全国任意一点国道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信息的定点、定时、定量查询.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气象监测水平也逐步提高,而其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为满足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水平的要求,实现气象自动化监控,远程监控等目标。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监控平台,但此监控平台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的分析,以促进我国气象监测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影响许昌市交通安全的灾害性天气及交通行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交通安全的几个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雾、雪灾、道路结冰等,阐明了交通与气象是一种不对等的弱势与强势对手关系。气象灾害对交通的影响是交通部门无法阻止的,但是了解和掌握气象灾害的规律却可以为交通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重点介绍了许昌市现阶段为交通安全所提供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指出目前交通安全的气象保障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工程与预警机制。分析交通安全与气象条件的紧密关系,指出了许昌市交通安全保障服务现状,提出了气象服务对交通安全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和发展对策即建立交通气象监测网,完善交通气象预报服务机制、应急服务。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济南市将继续强化交通信息化建设,优化交通信息中心网络架构,完善交通行业数据库系统,实现全市交通系统电子政务联网,并开发应用公众出行交通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信号灯在维持交通秩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信号灯经常出现故障。针对交通信号灯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Django的信号灯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将信号灯实现管理,并利用可视化,通过基础数据为信号灯和城市交通提供科学依据,保证道路的通畅,平衡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8.
傅羽辉 《金秋科苑》2010,(6):160-160
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交通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推动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助和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我国交通行业才能适应交通建设、生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傅羽辉 《今日科苑》2010,(6):160-160
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交通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推动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助和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我国交通行业才能适应交通建设、生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0.
该系统应用全区主要国道公路交通风险普查成果,形成适合于本地的积雪、道路结冰、暴雨、大风等交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对交通沿线气象站点的观测要素(能见度、降水、降雪、路面温度、大风等)进行监测报警。实现集约化数据共享,形成西藏公路交通气象监测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精细化要素预报服务产品以及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交互式操作界面,支持进行高速公路沿线灾害性天气落区绘制、天气符号添加、智能路段提取、图形产品制作、文字产品编辑,一键式快速生成服务产品提高业务效率和产品规范性;基于GIS系统,初步建设集数据采集、监测、预警、预报、制作、分享、共享、应急指挥于一体的西藏公路交通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供基于GIS地图叠加显示交通气象综合数据功能,依托公路交通气象站、西藏交通厅实景信息、遥感资料,基于中尺度预报模式、格点数据、遥感数据,为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基础资料,公路交通气象服务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公路网管理部门对路网交通气象运行状态的监测需求,确定影响公路网安全运行的气象要素分类和影响因素,构建物联网条件下公路网运行状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制订气象监测设备布设原则和方案,以指导公路网运营管理中对交通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与服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行业的发展,但是交通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这种经济压力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反而会影响交通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对交通进行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交通经济的问题,如何能够利用最低的成本而达到良好的交通规划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交通经济概念的介绍以及对我国在交通规划中交通经济的现状的阐释,进而探讨了在交通规划时,做好交通经济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雨量信息对防灾减灾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青海气象雨量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实现、关键技术的研究,探讨了雨量监测报警系统在青海气象领域中的应用。 1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汛期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交通拥堵中断等现象时有发生,做好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是成功应对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之一。青海气象局建设了三百多个气象站点实时观测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气象资料,对超过阈值的雨量进行报警,使预报服务人员及时做好预警服务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出国培训与考察,是交通系统引进国外智力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不仅加快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速度,而且有力促进了交通行业的建设发展.但是,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建立更加科学的出国培训与考察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出国培训与考察的质量.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各行各业建设水平的提高,这也直接提高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人们对交通行业的基础设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交通行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路面压实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公路路面的稳定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能够影响到压实施工的各方面因素,之后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不断提高我国道路建设水平,更有利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交通行业越来越发达,使人们对作为当前交通结构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地铁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舒适度和安全性越来越高的出行要求,地铁开始注重对自身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其中,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就是其工作中的重点。在地铁中应用智能低压配电系统,能够对地铁低压配电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并进一步实现地铁低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大力发展和推进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交通运输部十分重视交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作为国家机关和交通行业信息通信网络的核心节点,其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交通现代化程度和政府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只针对江西省交通厅的相关工程建设,由江西交通通信总站负责具体建设实施.  相似文献   

18.
王辉  张丽 《情报探索》2008,(9):67-69
介绍了交通汉语主题词表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基于词表开发的交通汉语主题词辅助标引系统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主题标引在交通行业信息检索、信息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猛增的城市机动车数量导致交通问题和安全隐患居高不下。因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增设了"电子警察",即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基于此,对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的测速原理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交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应用使我国在交通行业中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所介绍的正是信息化建设在实际交通道路上的应用、对策以及对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信息化的带动下,相信我国的交通道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