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因效应”对每个人形成的印象都很深刻,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握好“首因效应”,合理地利用它,会给整个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最终使师生都达到应有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符新玲 《快乐阅读》2011,(14):118-119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有关首因效应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给初次见面的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个好印象会为你以后的工作和人际交往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影响着教师的威信建立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3.
首因效应指出个体对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是非常深刻的。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该心理学现象帮助学生整合生活经验,推动他们的概念转化。文章结合"蒸发"一节的教学设计探讨首因效应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操作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才能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那么 ,目前有哪些知觉偏差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呢?笔者作以下描述。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先的印象 ,是极其重要的。在以后其他印象中 ,首因效应起引导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许多教师都自觉不自觉地受首因效应支配。如 :一个语文教师 ,他对学生及其作文的首次评价 ,不管正确与否 ,总是最鲜明、最深刻、最牢固的影响着以后的评价。最先进入知觉领域的信息 ,能对整个评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人…  相似文献   

5.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的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6.
徐洁 《师道》2014,(10)
对于初任教师而言,第一节课是角色转换的节点、入职的起点,有着在实习阶段不能代替的特殊意义。对整个学期而言,第一节课有着特别的教学目标。
  一、正面发挥“首因效应”
  初任教师要做好心理调适,充满自信,发挥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的正面作用。它是指在自由记忆中,第一部分的回忆比中间部分所列项目的回忆的效果具有的优越性。它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具有认识极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和知觉的选择性影响。学生在初次接触教师时,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和认识,从教师的仪表、举止、精神风貌、衣着、课堂用语、发音、课堂管理、教学态度、等来判断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教学信念和教学能力的高低,进而对教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且评价往往在学生心中形成很强的“心理定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发挥作用,影响着教师威信的建立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并且一旦形成难以改变。首因效应具有迁移性,当一个学生对教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种良好的感觉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下圆满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反之,不好的“第一印象”则会打消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相似文献   

7.
<正>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你所亲近或尊敬的人表扬你时,你会欣喜不已;批评你时,你会格外愧疚。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成语"爱屋及乌"亦是此意。因此,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一、用真情和真心爱学生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教师必须以  相似文献   

8.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的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如果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势必会影响今后的语文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9.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佳,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效果.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辨别能力不强,他们往往凭直觉下判断、做推理、得出结论.因此,在初一学生接触数学这门课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开个好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魏伟 《教育艺术》2006,(12):75-76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的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如果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势必会影响今后的语文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11.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认识或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此,数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创造一个温馨的首因效应氛围,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应注重“首因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亲和力,是指人们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表现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是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接纳程度的反映。“亲其师,信其道。”缺乏亲和力的教师与学生关系疏远,即使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不会轻易接纳、喜欢。而有亲和力的教师往往会散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容易被学生尊敬和爱戴,也为成功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因此,亲和力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呢?  相似文献   

13.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师生之间相互的、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此后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也会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焕发生命活力的内驱力。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打交道时…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的是第一印象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影响。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并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由于年龄和阅历尚浅的  相似文献   

15.
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现象,其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好的第一印象会促使学生增强信心,奋发图强。鉴于学生中存在"物理难"的消极认识,高中物理教师更应注重首因效应的作用,并探索教学中首因效应的积极因素及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年第9期刊登的《批评的艺术及功用》一文,介绍了十四种批评的方法及功用,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教师要真正领略批评艺术的真谛,还需要掌握一些批评的心理原理,使批评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下面介绍十二种批评的心理效应及具体策略。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由第一印象产生的作用。第一印象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能在感知者心中保留较长时间,且不易改变。教师在对学生的感知过程中,也会产生这种印象。如某生给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  相似文献   

17.
学生进入学校,在学习知识之前,首先接触的是他的教师,所以说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遇到的是一个没有责任心又非常不让人喜欢的教师,那么这个学生肯定会对这个教师所教的这一学科失去兴趣。所以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即”第一印象”。第一次给学生点名是师生间人际知觉的开始,也是师生间首次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良好时机。教师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师表印象。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师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明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多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多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注重自身形象,提高个人修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课改理念。只有做到这些,学生才能真正喜欢历史,主动探究历史、感悟历史,才会喜欢上历史课。历史教学才会继续焕发生机,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简单来说就是"先入为主"。一般来说,最初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印象。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最初印象常常会决定教师的教育方式。蒋老师与朱槿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