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展教授历时六年,用心血和才智将一部《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奉献给广大读者,也了却了他多年来的一桩夙愿。这部论著全方位立体式地扫描透析了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概貌,客观真实地归纳总结了当代传记文学的得失理念,从而填补了当代传记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对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必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发展的主要发展阶段(即从古典传记向现代传记的嬗变。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突破和发展,以及当代传记文学的马鞍形发展)和主要作家作品,论述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传记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并进而总结了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展望了中国21世纪传记文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传记文学以其包容着巨大生命内蕴和历史内涵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韩兆琦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陈兰村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李祥年的《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等等,大都是对古代传记文学发展的一个回顾和总结。而在传记创作更为自由与活跃,传记作品更为丰富的当代,没有一部系统的著作对之加以梳理和总结,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全展的《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全展教授的《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是当代传记文学研究领域里的拓荒之作。它纵观建国55年来传记文学的发展轨迹,并对此进行理论和作品上的精心梳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给了我们传记文学理论上的宏观阐释,而且也对一些具体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客观分析。全展教授掌握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其著作的丰富性和前瞻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爱好传记文学,全展走上了一条艰辛费神的传记理论探索之路。原定两年完成的研究,结果花费了他6年的光阴。细心研读《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就能体会到他所有的心血和付出都闪现着…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部高品位的传记文学史著述。著述依据传主的社会角色,并融人道德的历史的尺度,将中国当代传记文学分为10种类型,从而使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成为了一个有序的历史长卷;著述在三个层面上将对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宏观勾勒和微观描述相结合,达到了全面、系统、丰富、深刻;著述将中国当代传记文学合理地划分为五个阶段;著述具有一种美的结构形式;著述第一次使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成为独立的观照对象。  相似文献   

6.
将帅传记文学在整个当代文学特别是传记文学中具有特殊性。文章论述了当代将帅传记文学的发展及其突出成就,并较详细地评析了何晓鲁、铁竹伟的“陈毅文学传记”三部曲和点点的《非凡的年代》。  相似文献   

7.
郑尊仁的《台湾当代传记文学研究》填补了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一大空白。这部学术著作,体现了台湾传记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视界,其特点突出体现为如下四个方面:强烈的问题意识;独特的研究视角;缜密的艺术构思;繁富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的三个特点,即结构新颖,建构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内容全面,富有理论创新;论述有力,深蕴哲学的辩证性,并指出这是当代一部填补空白的重要传记文学理论著述。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传记文学发展很快,改革开放后一年出版的作品相当于以前10年出的总和。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创作,不断地形成的一个个热点有:历代帝王将相传、当代政治领袖人物传、中外名人传、文学家传、企业家传……这些传记已经成为人们探视历史了解现实的窗口。但是,传记文学的研究还不成气候,很多概念不清楚。由历史学家,文学家,甚或记者写的这些传记文学作品,熔史学与文学的内容于一炉,从而,引出了一系列可以加以探讨的话题:传记文学是否即可成为现代人的通俗晓畅的“历史书”;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应该怎样理解;写实与虚构应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企业家传记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格局,形成了以下三段创作潮流:(1)。爱国的民族资本实业家传记文学;(2)港澳台及海外实业家传记文学;(3)内地当代企业家传记文学。该文探究了企业家传记文学蔚为大观的原因,并对桑运康的《荣氏家族》和夏萍的《李嘉城传》、《曾宪梓传》做了一番评述。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中学课程改革中开设传记选修课为话题,论述传记文学与人格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高中开设传记选修课的理由与要求,认为优秀的传记是人格素质教育的形象教材,要发挥传记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并对传记教学实施人格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作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和走向不令人乐观,旧时的传记文学、外国的传记文学、当今的传记文学纷纷出版,共同构成了今天传记文学的虚假繁荣。追溯当今传记文学不能真正繁荣的根本原因有三:一、缺“小”选“大”,二、光环效应,三、独立意识缺失,这就需要我们克服缺失,而重建独立意识,重建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传记文学承担着比其他文学更沉重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作者三十年来呕心沥血从事传记文学采访写作及理论批评和研究的艰辛历程和酸甜苦辣,也总结了传记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亦史亦诗 史诗兼融——试论影视传记片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传记片作为传记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其美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传记的真实性;影视的艺术性;审美主体的个性。影视传记片应该呈现出史诗的境界、史诗的风格,应该亦史亦诗,史诗兼融,方可与历史上那些显赫的传主辉煌的生命存在相称。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长篇小说《战争与人》的作者王火的鲜为人知的传记文学《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外国八路》和长篇回忆录《在“忠字旗”下跳舞》的思想艺术成就,并提出了重视传记文学创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人传记文学创作是中华民族传记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世纪取得了很大成就。笔者在撰写《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时,对海外华人传记文学创作给予了专门评述。现选择其中顾维钧、唐德刚、关愚谦的传记文学作品予以评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下中国传记文学缺乏经典的现状和传记作家主体性的缺失,论文提出了传记文学叙事中的八"荣"八"耻"之文类意识.在这里,耻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积极道德情感,也就是说,只有当代中国传记作家把传记叙事中的"八荣""八耻"作为自觉的文类意识,并且上升为其创作主体的美德论范畴,当代传记创作才能不愧于祖先司马迁而走上与世界传记文学大师对话或比肩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六年来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新的实绩,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记研究著作的新收获;二是传记理论/批评的新突破;三是传记作家/作品研究的新拓展;四是自传研究的新深化。  相似文献   

19.
传记作家具备良好的修养 ,是写好传记文学的基础条件。该文以古今中外传记文学作家的生动事例 ,论述了传记作家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修养、胆略见识修养和学识才能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