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虹艳 《今日教育》2007,(2S):50-51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它能赋予人智慧.让人对生活与生命的认识不断升华。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希望用真挚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喷薄的激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我追求“情满课堂”的教学风格。我期待着“以情蕴情,以情引情,以情促情,以情升情”的教学境界。我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的跳跃音符.能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情感体验,喜怒哀乐.无所不包。而拥有怎样的情感又少不了培养、熏陶。同时,情感又和态度价值观紧密相关。作为教师正是在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本学科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爱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这除了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春风化雨般情感熏陶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谈“情”说“爱”。  相似文献   

3.
陆惠新 《广西教育》2005,(7B):68-68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作者创作情感、教师教学情感、学生学习情感三者的融合过程。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以“情”动人,才能创设出语文教学的动人“情”境。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它能赋予人智慧,让人对生活与生命的认识不断升华。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希望用真挚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喷薄的激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我追求“情满课堂”的教学风格,我期待着“以情蕴情,以情引情,以情促情,以情升情”的教学境界。我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的跳跃音符,能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情施教,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语文原本充满了人文情怀,许多作品都饱蘸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示、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关注每一个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是情,感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感情流淌,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左雪梅 《湖北教育》2000,(11):27-27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能激活课堂,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航程,应以情为帆。 一、以教师情激学生情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要激活课堂,首先要在师生之间创设一种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因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周伟芬 《文教资料》2010,(10):69-70
情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教师优美的语言、优秀的才能、真挚的情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本文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需“知”“情”互补,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以情养情”。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原理和教学实践上看,情感教育原则的实施,对学校智育具有全面而有效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就会"自然日长月化","其进自不能已".教师能通过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以情施教,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情绪能把智力活动中活动的结果转化为有效的强化物.  相似文献   

11.
尤鹏举 《甘肃教育》2011,(14):35-35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步入作品所创设的意境中,  相似文献   

12.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世界里的“情”字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有它的重要价值。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如果能够把情感教育、人文关怀恰如其分地融入进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计娜 《成才之路》2014,(20):91-91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变为“主导”,学生应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自主探究的主人。为使“主人”这一角色得以真正确立,语文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感情,使其愿学、爱学、乐学、会学,这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坚持不懈的追求。而要让学生进入“愿学、爱学、乐学、会学”的境界,就需要发挥情感的激励与调控作用。一、发挥情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作用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活动亦然,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伴相生、和谐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与发展。语文教学应把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差异、满足学生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而这正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所倡导的教育思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乃语文教学之灵魂,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推进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学习动力的激发,有助于促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得到思想熏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情感是语文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和有效开展的动力,如果学生的语文学习染上了积极的情感色彩,那么学习活动就会走向有效与高效;倘若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失了情感因素,尽管学生也能学到一些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与技巧,但却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情”,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这里讲的“情”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投入,对学生的爱、尊重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学生在学习情感总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感感染下逐渐萌发,进而进发出对教师的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培养中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阵地。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征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当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人类无尽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积极发挥自己的情感因素,合理运用课文中的情感,使情感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听、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去。首先要善于在语文课堂中挖掘教材,以情激情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其次要善于创设合理情境,获得体验。最后进行情感培养还必须贴进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目前,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依然普遍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刘增杰教授在一次专访中就特别谈到,"中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召唤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回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能对人的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方式方法肯定有很多,而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情感因素,"以情激趣"。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情感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来激发学习兴趣;三是通过有意加强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来激发学习兴趣。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等特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而教学活动本身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激活学生情感,应该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更应该是开启新课标优质语文课堂的一把金钥匙。设法巧妙寓情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教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教学意境,才能敲响学生心灵深处的乐学之钟。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学校应该是学生幸福的家园。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情与景让学生体味幸福。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会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和情境创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爱学语文,想学语文,在快乐中得到真善美的享受。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堪忧,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力求创新,多出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情感要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才能促使学生“情”与“智”的共生共长。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紧紧抓住母语教学的的特性、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删繁就简、扎实训练,充分彰显了语文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刘勰曾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较丰富的情感体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写出有感情的文章。但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死水一潭。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人在最佳状态下理解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