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是高二年级的一个学生实验,笔者对这一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打乱课本中学生实验的先后顺序,即在讲完“伏安法”测电阻一节内容和完成学生实验“练习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之后,安排“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一实验.并且将实验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师对实验的讲解变成学生的自我实验设计.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现有一节干电池,今要测出它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设计出测量方案.鼓励创新,提倡采用不同方法,以期殊途同归.对设计方案,重在说明所需器材、实验电路和实验原理,以便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伏安法测量的两种实验电路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 如图为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的两种接法.其中甲图是教材选择的测量电路,因本实验的测量对象是电源,故把甲图称为电流表A外接法,乙为电流表A内接法(是相对而言的,如测电阻则相反).显然由于表V或表A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内”、“外”两种接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3.
马蔚 《物理教师》2014,(4):39-40
"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是中学物理电学基本实验之一,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图像法处理数据及误差分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伏安法也被认为是中学阶段测量电源电动势的各种电路中误差最小的方法.其实这种观点源于人们对另一种"直接测量法"的误读.以下从实际实验数据和理论角度对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作一个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肖丽英 《中学物理》2012,(10):31-32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恒定电流一章的难点.这一知识点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实验中涉及到的器材较多,同学们对教材中所给的测量电路图体会不深,画电路图时常常弄错,甚至会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混淆,不会分析误差.下面就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实验电路及进行系...  相似文献   

5.
测量电阻一直是中学物理实验的重点内容。为了学好、巩固此内容,中学物理安排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实验就做了3个。从用“伏安法”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到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直接读出一个电阻的阻值,再用“图像法”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真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特别是最近两年的物理高考把测量电流表的内电阻作为高考试  相似文献   

6.
卢彦玲 《考试周刊》2012,(37):144-145
伏安法测电阻及电动势实验是物理教学中较基础的实验之一。本文在阐述了伏安法测量电阻及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连接方法后,分别对两种连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总结出伏安法测电阻及电动势的可行性方案,以达到选择最佳电路连接方式,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处理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数据有多种方法.本文分析了各种方法的误差大小,由此指出减少误差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伏安法测电阻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该实验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后面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打好基础。在使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郑秀提 《考试周刊》2011,(73):183-184
电学设计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地确定、实验电路的选择(包括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实验仪器的选择三个方面。电学实验的原理有三种:多用电表的使用(比较基础)、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采用伏安法测电阻,利用全电路欧姆定律E=U外+Ir或E=I(R外+r)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中尤以伏安法测电阻最为灵活多变。测量电路包括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控制电路有限流式和分压式两种。仪器选择要遵循可行性、安全性、准确性、方便性、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张世吉 《考试周刊》2011,(37):166-167
用伏安法测电阻、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和小灯泡的功率是中学电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实验中由于电压表和电流内阻的影响,原理上必然存在着误差。教师如果打破常规的测量方法,巧妙地设计实验电路,就能消除伏安法测量的原理误差。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学实验中 ,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测某一用电器的 I-U图线 ,都存在如何选择电学实验器材 ,如何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问题 .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 ,可以使实验顺利进行 ,而且实验操作方便 ,实验误差较小 .正确地选择仪器和电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学实验里,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是一个重要内容,因为测量方法灵活多样,已成为高考设计实验命题的热点学生实验中除了课本上利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开关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2005年高考物理实验就是以此为基础增加或减少一些仪器而改造的现将这些方法分析如下:一、伏安法原教材中实验器材不变,增加一个固定电阻,限止条件适当变化可构成新的实验题例1(2005年高考22题)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约为45伏,r约为15Ω)器材:量程为3伏的电压表V,量程为05A的电流表(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用安培表、伏特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焊接”新旧知识间的断接点,力求知识的有序与连续。 现行教材中将“电阻的测量”和“练习用万用电表测电阻”编排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一实验之后。这就造成了相关知识的断裂。我们大胆改革,把课本中实验的先后顺序打破,为实验教改铺路搭桥,及时“焊接”了这一断裂点,保证了知识的有序与连续。  相似文献   

14.
陈斌 《物理教师》2008,29(4):30-31
在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3—1中,虽然将第3章的学生实验有所减少,但仍然保留了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并且还将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作为课后作业中的习题,可见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在电学实验里的重要性,并且对误差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用3种方法来分析此实验的误差情况.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有两个基本的实验,即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及用伏安法测电阻。两个实验所用仪器相仿,学生往往以为只要安培表、伏特表接在电路中,其内阻对测量结果肯定都有影响,分析不清到底哪只表引起了系统误差,从而不能正确选择实验线路。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实验原理入手,搞清产生误差的真正原因,才能减小实验误差。   a.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方法较多。用以下四种电路 (见表 1)测量各自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可得出哪些结论呢 ? 说明:表 1中ε′, r′为实验的测量值 (未考虑安培表或伏特表内阻影响 ),ε…  相似文献   

16.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是高中电学的重点实验、此实验对培养成秀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提供了几种方法,同学们对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原理、方法、和课本上为什么选择电流表内接法常存在疑问,此实验的系统误差分析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做好此实验的重点.下面我们就这几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与旧教材不同之处,就是把“定值电阻”换成了“小灯泡”,“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的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该实验,可让学生知道:①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②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高中学生实验的电学部分都要电压表、电流表配合完成,如伏安法测电阻;测金属丝的电阻率;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等.改装电表时需测电表的内阻,也常常用伏安法,即电流(压)表可自测电流(压),配备电压(流)表可自测电压(流).  相似文献   

19.
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在本实验中,数据处理是重点,误差分析是难点.本文利用三种方法来讨论该实验的误差.一、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误差若不考虑电表电阻的影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 Ir,由两次测量列两方程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半偏法测电表的内阻”三个主要电学实验的误差探究,详细阐述了“问题·知识链接·探究·总结·应用”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及作者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