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地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发现,不断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思考、发现,不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田兰莉 《甘肃教育》2011,(18):35-35
“预设”与“生成”作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存在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既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学科知识特点进行合理的预设。又需要师生配合实现有效的生成.从而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独运,在“生成”中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动态生成式教学符合当代新课程开展的改革方向,冲破原有的课堂预设,突出展现初中数学课堂的动态特征。动态式生成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接收能力和学习状态,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并且动态生成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着力于打造互动、平等的动态对话氛围,从而营造更高效的学习氛围。本文主要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6.
预设和生成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平衡好二者关系,才能保证教学计划高效完成。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预设和生成的平衡:创设情境,引导生成;尊重学生,参与生成;把握课堂,动态调整生成。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确立新的课堂观即动态生成的课堂观。  相似文献   

8.
林志惠 《广西教育》2007,(9A):38-38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动态的、有着灵活生成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既要有课前的巧于预设,也要有课堂的妙于生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形态.它是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具有弹性的预设前提,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开放动态且多元化的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初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特点1.开放性初中数学生成性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教学资源上来看,就有网络、书刊、媒体等丰富的资源.而学生的兴趣、经验以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随时都有可能改变原来的预设,因此,再完美的教案,也不可能有与之完全相同的生成.正因为如此,教学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才显得十分重要.反思就是通过教后对预设与生成进行一次盘点,从中发现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后教学中保留成功或者纠正不足.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反思,获益不少,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和主线,也是展开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它的实现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预设与生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现在特别强调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这是否意味着教师课前的预设和准备就不重要了呢?我想这两者密不可分,精彩的课堂生成缘于充分的课前预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创造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拓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流、合作,学会探究。理念的转变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随之改变。教学是有规律的,课堂需要预设;教学是动态的,必然会生成。如果课堂没有预设,就不会有生成。课堂的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完成的。因此,一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课前预设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教学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系统。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成功的课堂应是在有效预设的基础上追求动态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关注动态的生成,关注人性情怀。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预设——全面分析学情,构建弹性教学方案,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在课中机智地用活预设、整合预设乃至放弃预设,从而收获生成,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预料之中的“预设生成”,更有教师预设目标之外的“诱发生成”。如何促进有效生成教学?本文从四个方面:树立正确观念、精心教学设计、实施师生互动、及时深刻反思,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重现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而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开放环节,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生成兴趣的火花,在操作活动中生成探究的火花,在弹性预设中生成精彩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陈云辉 《辅导员》2011,(18):55-56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开展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与原计划不同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动态生成式教学强调的是课堂的开放性,但动态生成并非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动态生成注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方案"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和谐统一体。那么,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针对构建动态生成数学课堂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课的“动态生成”,又要求有教学方案的预设。新编的教科书设计了形式众多的活动,目的是使教科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因此,“活动”成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形式,而学生的“活动”,最容易生成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动态生成”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以广东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例,探究“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