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丹 《声屏世界》2008,(1):16-18
面对民生新闻发展之路隐忧重重的现状,作者王丹以2007年两会中关注民生的热点话题为由头。提出了民生新闻应当开辟民生新闻报道新视野的观点。该文在分析以往关于四大民生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民生新闻栏目既要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小民生”,更应关注百姓求医就业、受教育与老有所养的“大民生”,应做好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发布的各项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以提升民生新闻栏目的品位。真正为百姓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丁理 《新闻采编》2007,(5):32-33
随着《南京零距离》“零距离”贴近民众的“民生新闻”的成功运作,全国范围内随即引发了“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节目。由此,运城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第一时间》栏目也应运而生。像其它台的民生节目一样,这是一档站在百姓立场、以平民视角来关注百姓生计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日常的七零八碎、家长里短等。节目中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让他们自己在镜头前述说,增强其话语权,并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出媒体对百姓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三贴近”的新闻从业理念。  相似文献   

3.
马工  安涛 《新闻前哨》2005,(11):51-51
近两年来,一批以“民生新闻”为旗帜的电视新闻栏目, 已开始深受观众的喜爱,如湖北经视推出的《经视直播》栏目,湖北卫视推出的《现在直播》栏目,目前在湖北地区,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这些“用百姓的话说百姓的事”的“民生新闻”节目,为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被观众认同,这都与民生新闻具有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以民为本: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大参考》是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频道开播三年后,通过对频道资产存量的盘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结合媒介市场运行环境,全力打造的新型新闻资讯栏目。2004年元月一日与公众见面。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打,提出“百姓无小事,民生大参考”的节目核心理念。开办7个月来的实践表明,以民生化视角和民生化表达方式为形态的民生新闻引起了受众的广泛认同。而这种民生化新闻的精神内核就是“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5.
王欢 《记者摇篮》2010,(6):40-40,39
“致力民生,新闻力量”这是辽宁广播电视台民生类新闻节目《新北方》的节目定位语。近年来,各省市广播电视台纷纷推出了诸多“民生新闻”类型的新闻栏目,比如辽沈地区的《新北方》、《生活导报》、《直播生活》等,不仅节目收视率高,更获得了百姓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华颖 《视听界》2014,(3):102-103
一、去琐碎化,变小民生为大民生民生新闻要贴近受众、服务百姓,"百姓事,无小事"。于是,接受百姓投诉、反映问题以及对普通市民生活场景的记录便成为主要报道题材。一些民生新闻栏目成了百姓生活垃圾、停水停电、消费纠纷等诉求的代言人,新闻报道往往片面还原一些琐碎事实,平庸的题材大大弱化了新闻应有的价值,节目内容也就随之变得市井琐碎。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8.
刘莉 《记者摇篮》2010,(9):13-14
论起这几年各地最为“抢眼”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种,业内人土恐怕都会想到民生新闻。的确,近几年来,随着一批以反映和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民生新闻节日渐次在各地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在有些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刷。  相似文献   

9.
贾军 《视听纵横》2008,(3):79-80
民生新闻是当前各地电视台竞相开发的新闻品种。由于民生新闻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真正赋予百姓话语权,使得原来一直被动接收的普通百姓成为主角,收看新闻、参与节目的热情大有超过对电视连续剧的期待之势。以宁波广电集团整合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宁波电视台节目资源推出的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阿拉讲大道》为例,自2006年12月开播以来,一直注重关注民生,注重报道形式创新,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0.
马杰 《采.写.编》2023,(12):40-42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新闻播报,是当前民生新闻栏目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民生新闻现场报道水平提升方式进行分析,简单阐述民生新闻报道的特点及要求,探究当前民生新闻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百姓热线》和《百姓问政》等节目,提出加强新闻内容处理专业度、做好新闻报道准备工作、提升记者报道能力、强化记者观察力和主动性等提升措施,意在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质量,同时充分结合民生新闻的优势,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能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明杰 《新闻前哨》2013,(11):74-75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受众多为普通百姓。为满足百姓收视需求,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侧重报道与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电视节目解说词需要充分考虑观众接受信息的习惯,语言简明通俗,明白晓畅,富有口语化,更多地采用与采访对象互动对话的形式,充分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和收看心理,呈现出平民风格。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作为近些年日益为观众喜爱和新闻界重视的一种节目类型,无论是央视二套的《第一时间》还是黑龙江卫视的《新闻夜航》,都有着较高的收视率。《晚间新闻》也是绥化电视台近两年新开设的民生新闻栏目。它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因而很受广大观众欢迎,并成为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百姓吐露心声表达意愿的公共平台,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新的渠道。绥化《晚间新闻》正是从百姓的新闻动机出发来策划、采访、编排节目,所以被百姓称为电视台“给老百姓办的节目”。那么怎样做出民生新闻的新闻点呢?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各省级台地面频道和城市台为争夺本地观众,上演了一场新闻大战,构成我国电视转型期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饱了百姓的眼福。这些栏目取材相近,手法相似,而且都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一时间,民生新闻似乎成了一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救“视”良方。金华电视台2005年1月节目全新改版,也重点打造了一档时长三十分钟的《百姓零距离》新闻栏目,节目一开播,即以全新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眼球;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栏目开播第二周就达到了最高12.38的收视率,到第二个月最高冲到了16个点,如今十个多月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对节目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民生新闻主持人对节目效果的直接影响,主要就表现在是否完全体现了"三贴近"的要求。民生新闻之所以会受到百姓的欢迎,就在于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在分析完民生新闻栏目的特色后,提出了民生新闻主持人根据节目特点该如何定位、塑造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它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电视新闻。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体,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声屏世界》2007,(12):42-42
现在,城市电视台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居高不下,是观众喜爱的电视栏目之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绝非偶然,民生新闻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之处: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民本的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同样在形式上民生新闻也极力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组织形式上大胆地突破“我播你看”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主持人的形象、语言和风格趋于平民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民生大参考》是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频道开播三年后,通过对频道资产存量的盘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结合媒体市场运行环境,全力打造的新型新闻资讯栏目。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打,提出“百姓无小事,民生大参考”的节目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时效性为特征,加强对民生的关注民生新闻宣传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做好这类节目应该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准确及时地反映新闻事件,通过记  相似文献   

19.
邱江 《记者摇篮》2006,(5):40-40
时至今日,民生新闻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漩涡当中,栏目定位概念的炒作,全方位贴近百姓的报道模式,尽量平民化的主持人,可以说无所不尽其余的全面民生化。民生新闻的确火了,带来了收视率,拉动了发行量,但是民生新闻之后,我们又如何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民生新闻鼎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如何为百姓提供更全面、更多样态的新闻节目?一、研究民生新闻的竞争力所在,挖掘新闻的竞争力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往往是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而民生新闻则抓住了新近发生事件的变化以及它对百姓的意义。民生新闻之所以会受到百姓的欢迎,就在…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