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肌肉减少症又称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近来备受关注的老年综合征,泛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出现肌量减少和肌力下降等改变。肌少症的特点是骨骼肌肌量减低并且肌肉内脂肪堆积,导致肌肉力量减低和肌肉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躯体残疾、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等。抗阻运动或称力量训练(strength training),是指肌肉主动收缩对抗阻力的一种运动形式,在通常情况下,这种运动的负荷远高于肌肉在有氧状态下的能力,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力竭性等特征。肌肉是产生人体自主运动的动力源泉,而肌肉运动,特别是抗阻运动可使肌肉产生很多生理生化的变化。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不同学者和临床工作者针对抗阻运动改善肌肉减少症的数据,论述了抗阻运动防治肌肉减少症的机理,强调了抗阻运动和有针对性的营养调理对肌肉减少症的有效改善,对未来肌少症的治疗研究提供更清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肌肉风寒症是由于肌肉受风中寒而引起的一种肌肉酸痛病,此症多发生于田径运动员冬季训练期。在教学训练中据统计,有19%的田径运动员曾有沾染过风寒的病历。肌肉风寒症的病理机制,是因为风寒寄寓肌肉之中,导致局部经络郁滞和痹胆引发的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运动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机理、效果及策略,为老年人科学运用锻炼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在Pub Med、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1)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和高强间歇运动等运动可调理体内线粒体、活性氧等分泌物的含量,促使运动神经元保持正常的兴奋状态,改善老年人的肌量、肌力和身体活动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2)从中年时期开始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肌少症的防治。每周2-3次、每次30min,为期8-24周的抗阻训练或每周3次以上、每次60min左右,为期24周以上的有氧运动可能是老年肌少症运动防治的一种可行方案。(3)抗阻训练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是防治老年人肌少症多种合并症的主要运动形式,其运动强度可能较健康老年人和单纯老年人肌少症患者低,建议以低中强度为宜。结论:运动锻炼对于老年肌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重点对当前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归纳梳理,并针对肌少症的防治时机及方案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当前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运动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4.
肌少症是因年龄增长、身体活动减少等引发的骨骼肌质量减少(和)或功能减退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关于肌少症的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报道亦层出不穷,而关于肌少症与神经系统功能以及肠道之间的关系还少见全面系统报道。该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全面了解肌少症与大脑机能、肠道微生态之间相互制约与促进关系,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运动干预的肌少症患者肌-脑-肠环路的内在机制,为肌少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与运动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的一种现象,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痉挛肌肉僵硬,疼痛难忍,痉挛肌肉所涉及的关节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碍。这种病痛虽对人体没有较大的伤害,但却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正常的运动锻炼,运动中最宜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前屈肌和屈趾肌。一、肌肉痉挛的原因1.寒冷刺激肌肉受到低温的影响,兴奋性会增高,易使肌肉发生强直收缩。因而寒冷的刺激,如游泳时受到冷水刺激,冬季户外锻炼时受到冷空气刺激,都可引起肌肉痉挛。2.电解质丢失过多运动中大量排汗,特别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高温季节运动时,使电解质丢失过多。电解质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丢失过多,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可发生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6.
肺活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测试结果表明,大约每十年下降18%。老年人这种衰退的趋势,特别明显。老年人由于肺组织肌肉和胸腔的弹性逐渐减弱,功能慢慢衰退,所以一次性呼吸量比青壮年大大减少。但是,科学家在观察中还发现,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他们肺活量的减退非常缓慢,即使是60岁以上的老人,假如能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综合相关文献,从定量评价角度评估运动干预及营养联合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结果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等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在Review ...  相似文献   

8.
凡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后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引起绞痛。体型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者,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一般来说,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练跑步,以练太极拳、体操、散步为宜。哪些老人不宜跑步@王增  相似文献   

9.
许多事实证明,肌力减弱不仅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下肢力量的减弱导致摔倒的危险加大。根据资料显示,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0%的人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人摔倒以后易引起骨折和其他的损伤,造成活动能力下降。另外,老年人的某些临床病症也都和肌肉的力量减弱有关。一些高龄的老人还可能死于骨质疏松、髋骨骨折等病。  相似文献   

10.
张珊珊 《桥牌》2014,(11):62-62
上海普陀区长寿街道桥牌协会是2007年全国桥牌进社区的先进单位,长期参加桥牌活动达200多人,现有会员135人,90%为退休老人;70岁以上近40人,80岁以上约13人,90岁以上1人。87岁的台湾老太太詹曙璧不仅是牌桌上的常客,还出资举办每年重阳节的“敬老节桥牌双人赛”,为喜爱桥牌的老人欢度节日191岁的吴顺章老人——这位昔日的奥运篮球元老,如今更是桥牌赛场的积极分子,每逢活动日都会看到他端坐在牌桌前,雷打不动!  相似文献   

11.
衰老肌细胞的组织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肌肉功能的衰老及其康复研究已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对肌细胞衰老进程中的组织学研究还缺少系统的研究材料.目的:探讨衰老大鼠肌细胞的组织学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4月龄和17月龄大鼠的肌组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7月龄大鼠肌组织已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包括肌细胞小群萎缩、细胞核内移、肌细胞圆润化和肌纤维类型的巨大变化.结论:衰老大鼠已出现明显肌肉丢失的迹象,同时,组织学方法是肌肉衰老研究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究稳定与非稳定下不同负荷对深蹲练习时主要肌群肌肉的刺激效果是否对同一肌肉的刺激效果一致.方法:对河西学院体育学院2013年级25名男生进行不同负重的(30%的最大力量、60%的最大力量)深蹲测试,采用BL-820S科研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对受试者臀部、下肢6块肌肉(臀大肌、臀中肌、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腓肠肌)进行表面肌电分析,从肌肉活动角度对非稳定和稳定状态抗阻训练的肌肉刺激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稳定条件下以30%RM,深蹲时所有肌肉的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同样的在稳定条件下以60%RM深蹲时所有肌肉的值也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非稳定条件下以30%RM深蹲时所有肌肉的值也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在非稳定条件下以60%RM负重深蹲时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腓肠肌、臀中肌、臀大肌等的值出现显著增长(P<0.05),研究结论:非稳定支撑面与稳定支持面可能同样具有提高身体稳定性、增加身体表层肌肉的刺激程度,两者不存在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交替进行的,即一块肌肉收缩之后紧接着便是放松,作用于同一关节机能相反的两种肌肉,若主动肌收缩,则对抗肌放松。当对抗肌转化为主动肌收缩时,则主动肌转化为对抗肌放松,肌肉就是这样交替配合完成一定运动的。实践证明,放松训练是通向冠军的必经之路,而且对任何运动员都有显著的成效。一、肌肉放松对短跑的作用(一)肌肉放松能够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研究表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与肌肉放松  相似文献   

14.
<正> 骨骼肌是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它的收缩牵动了骨骼,引起人体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动作。骨骼肌在人体分布极为广泛,全身有400—600块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四肢肌占全身肌肉总重的80%,其中下肢占50%,上肢肌占30%。人体各部分由于机能不一,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世界上的长寿之国。目前,日本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8岁,而女性则已接近84岁。在全国1.26亿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达3100万,占人口总数的24.6%,已超过儿童人数。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近2000万,百岁以上老人1.56万。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600万,将占到人口总数的42%,仅次于西班牙的44%,与意大利持平。  相似文献   

16.
1.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儿童少年力量发展第一个阶段为7—9岁,此阶段力量训练主要是提高肌梭的长度和改善肌间内协调,而不会增粗肌纤维。由于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在17岁时就基本定型,此后肌肉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就只能通过使肌肉肥大的形式来实现。在18岁以前男女青少年运动员力量都是持续增长的,但并不平稳,男孩在13岁以后,力量指标逐年比女孩高。7—9岁要注意全身各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的改善效应.24名年龄≥65岁的健康老年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参与研究.实验组采用全身振动训练与阻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振动频率为25hz,振幅在5mm,对照组采用常规阻力训练方式.训练时间为每周3次,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结果表明:全身振动训练与老年人的自身阻力练习相结合,对老年人的下肢膝关节伸肌群、踝关节屈伸肌群的肌肉力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肌肉衰减症是指具有渐进性、全身性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丢失为特征的综合症状,该综合征状伴有身体活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风险。骨骼肌质量和功能降低(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身体活动能力下降)是评判骨骼肌衰减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有氧运动、尤其是抗阻训练和快速力量训练是改善老年人骨骼肌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骨骼肌衰减的定义和临床诊断标准,以及运动干预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骨骼肌衰减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莒南县城四所中小学校共有在职体育教师53人,其中40岁以上的中年教师8人。近几年中,曾先后有四位中年教师发生退行性跟腱断裂。笔者曾先后走访了他们,并向他们了解询问了有关跟腱断裂前后的具体情况。调查发现,跟腱断裂在中年体育教师队伍中属于“多发症”。这在相邻县市的体育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跟腱是由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与起于股骨内外髁的腓肠肌的两块肌肉的肌腱联合而成,是小腿肚子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延续,跟腱踝部后面的粗腱具有使足关节伸展的作用,它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之一。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38、NF-кB、IL-6在少肌症发生及运动缓解少肌症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C组(青年安静组)、S组(40 d D-半乳糖注射致衰组)、E组(40 d D-半乳糖注射+6 w跑台运动组)。检测C、S、E组大鼠腓肠肌的质量、Phospho-p38、p38、Phospho-p65、p65、IL-6 mRNA、MRFs(MyoD、MyoG、Myf-5、MRF4)mRNA。结果:与C组相比,S组腓肠肌/体重、Phospho-p65、IL-6 mRNA降低,Phospho-p38、MyoD mRNA、MyoGmRNA、Myf-5 mRNA上升,与S组相比,E组腓肠肌/体重、Phospho-p38、Phospho-p65、IL-6 mRNA、MyoD mRNA、MyoG mRNA、MRF4 mRNA升高;MyoD mRNA/MyoG mRNA比值为S组低于C组,E组高于S组;C组、S组、E组p38及p6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F-кB与IL-6(或以NF-кB/IL-6形式)介导、而p38、MyoD、MyoG、Myf-5(或以p38/MyoD、MyoG、Myf-5形式)拮抗衰老引起肌肉流失(少肌症);p38、NF-кB、IL-6、MyoD、MyoG、MRF4参与了运动对少肌症的缓解,该过程可能以p38、NF-кB、IL-6(或以p38/NF-кB/IL-6形式)/MyoD、MyoG、MRF4通路形式进行;衰老诱导肌肉快-慢转化,运动抑制了该转化趋势;p38、p65表达对运动、衰老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