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些涉及相似三角形的几何证明题中,有关面积之比的重要性质在证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灵活运用面积比,可以巧证几何题.例1如图1,已知:△ABC中,∠C=90°.求证:AC2+BC2=AB2.这是大家熟悉的勾股定理.它的证明方法很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进行证明,是其中一种较好的证明方法.证明:作CD⊥AB于D.∵∠ACB=90°,CD⊥AB,∴△ACD∽△CBD∽△ABC.∴S△ACDS△ABC=AC2AB2,S△CBDS△ABC=BC2AB2.∴AC2AB2+BC2AB2=AC2+BC2AB2=S△ACD+S△CBDS△ABC=1,∴A…  相似文献   

2.
如图1,在△ABC中,设AB〉AC,过A作△ABC的外接圆的切线l.又以A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分别交线段AB于D.交直线l于E,F.证明:直线DE,DF分别通过△ABC的内心与一个旁心.  相似文献   

3.
学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后,对于某些几何题,我们可以从线段垂直争分线入手,这样进行,常能找到解题的捷径.例1如图1,△ABC中,AB=AC,/C=75o,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M、N.求/CBN.解由M=AC,/C=75“,得/ABC=75o,土A=3ry.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NA=NB.11二IA=3ry.tCBN=IANC/l=45“‘例2如图2,△AN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4,△ABD的周长是15.求△ABC的周长.解注意至nE是AC的中点,那么AC=ZAE=8.DE是AC的垂直平分钱,DA=DC.AB+BD+DA=15,AB…  相似文献   

4.
第一题 如图1,在△ABC中,设AB〉AC,过点A作△ABC的外接圆的切线l,又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分别交线段AB于点D,交直线l于点E、F.证明:直线DE、DF分别通过△ABC的内心与一个旁心.  相似文献   

5.
熊斌 《中等数学》2014,(3):19-23
第一天 1.如图1,在锐角△ABC中,已知AB〉AC,∠BAC的角平分线与边BC交于点D,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使得B、C、F、E四点共圆.证明:△DEF的外心与△ABC的内心重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E+CF=BC.  相似文献   

6.
题如图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C的平分线与AB边交于点P,M为△ABC的内切圆⊙I工与BC边的切点,作MD//AC,交⊙I于点D.证明:PD是⊙I的切线.  相似文献   

7.
王扬 《中等数学》2005,(8):9-10
题1如图1,在△ABC中,AB>AC,AD为∠A的平分线,①点E在△ABC内部,且EC⊥AD交AB于F,②ED∥AC.③求证:射线AE平分边BC.④  相似文献   

8.
李建泉 《中等数学》2014,(11):18-20
几何部分 1.本届IMO第4题. 2.已知△ABC的外接圆Г,边AB、AC的中点分别为M、N,圆Г不含点A的弧BC的中点为T,△AMT、△ANT的外接圆与边AC、AB的中垂线分别交于点X、Y,且X、Y在△ABC的内部,若直线MN与XY交于点K,证明:KA=KT.  相似文献   

9.
曼海姆(Mannheim)定理一圆切△ABC的两边AB、AC及外接圆于点P、Q、Z则PQ必通过△ABC的内心.  相似文献   

10.
第一题 在锐角△ABC中,AB〈AC,AD是边BC上的高,P是线段AD内一点,过P作PE⊥AC,垂足为E,作PF⊥AB,垂足为F,O1、O2分别是△BDF、△CDE的外心.求证:O1、O2、E、F四点共圆的充要条件为P是△ABC的垂心.  相似文献   

11.
一、由向量运算性质来判断例1在ΔABC中,有AB→.BC→ AB→2=0,则△ABC为____三角形.分析:AB→.BC→ AB→2=0(?)AB→·(BC→ AB→)=0(?)AB→·AC→=0(?)AB⊥AC,则△ABC为直角三角形.例2已知0为△ABC所在的平面内一点,且满足(OB→-OC→)·(OB→ OC→-2OA→)=0,判断△ABC的形状.  相似文献   

12.
问疑答难     
1.已知△ABC的顶点B(-4,0)、C(4,0),AC、AB边上的中线长之和为30,求△ABC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3.
设点 D 是△ABC 的 BC 边上一点,且满足 AB BD=AC CD,则称 D 是△ABC的周界中点,在边 AB、AC 上也可以找到具有类似性质的点E、F,我们把△DEF 称为△ABC 的周界中点三角形.关于△DEF 与△ABC 的面积关系,有下述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
1.构造法 例1 在△ABC中,若AC=√17,BC=√10,AB=√13,则△ABC的面积为( )  相似文献   

15.
高丰平 《高中生》2014,(1):24-25
例题在△ABC中,已知AB=2,AC=1,∠BAC=120°,点0是△ABC的外心,试用向量→AB,→AC表示→AO。  相似文献   

16.
例1在△ABC中,∠C=90°,AB=13,△ABC的面积为30,求△ABC的周长.解设B=a,AC=b.在直角△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2+b^2=13^2=169.又因为△ABC的面积为30,  相似文献   

17.
一、(本题满分50分)如图1,在锐角△ABC中,AB〈AC,AD是边BC上的高,P是线段AD内一点.过P作PE⊥AC,垂足为E,作PF⊥AB,垂足为F.O1、O2分别是△BDF、△CDE的外心.求证:O1、O2、E、F四点共圆的充要条件为P是△ABC的垂心.  相似文献   

18.
1案例的呈现 2005年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一题是: 题目 如图1,△ABC中,设AB〉AC,过A作△ABC的外接圆的切线l,又以A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分别交线段AB于D,交直线l于E、F。 证明;直线DE、DF分别通过△ABC的内心和一个旁心.  相似文献   

19.
初265在△ABC中,点M、N分别在边AB、AC上,AM=AN,D、E分别为CM、BN的中点,且BD=CE.求证:AB=AC.  相似文献   

20.
性质 如图,在△ABC中,角A的平分线AD上任意一点Q作直线交AB、AC于B’、C’.若AQ=tAD、AB'=x.AB、AC'=y.AC.则b/x+c/y=(b+c)/t(其中b=|AC|,c=|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