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动,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华 《新闻知识》2004,(12):61-62
什么是互动?网络传播出现后,人们对于“互动”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它是在传播增强受众意识的基础上,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的关注,表现与传播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李艳  王燕侠 《新闻前哨》2009,(12):69-70
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中,传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结束了,受众与媒体之间不可能交流,传者与受者是单向的传播关系。这种模式使“传”“受”双方明显处于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地位.受众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传者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3.
申冬云 《中国广播》2008,(12):51-53
互动是传播者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其传播信息的关注加以表现与传播的方式。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对业已形成的大众传播格局产生强大冲击;另一方面,它又为人们进行传播手段的更新、增强信息传播的实施能力提供了必要条件。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开始借网络平台进行一种新型的传受互动。  相似文献   

4.
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作为一种强势传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实现信息传播的到达率,但这种强制性的传播侵占了公共空间,使受众失去了自由选择及接收信息的权利,降低了信息传播及接收的有效性。开展对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有助于促进公共汽车媒体强化受众本位思想,实现传受双方的平等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介环境、受众主体意识及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普通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着叙事危机。传统典型人物报道那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明显违背了新闻传播传受双方互动之规律。典型人物报道中那种高大全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典型和公式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诞生以来,媒介的新闻传播理念大致经历了一个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的演变过程,两种理念的出现和各自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并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如今,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传播时代,传播技术和受众心理都发生了诸多变化,时代正呼唤着建立传受双方互相平等的现代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传受双方互动交流,孕育了一种新的新闻表现形式———互动性新闻。互动性新闻具有传受双方互动交流的特质,具有第一时间、无限空间和广泛参与性,具有现场(超)文本互动和二度传播效能。互动性新闻与报纸编读热线类新闻比,它是即时式不是异步式;与电视谈话类新闻比,它是自发式不是预设式;与电台直播热线类新闻比,它是全景式不是点对点式。互动性新闻的传播价值在于对社会热点、焦点的特别关注,在于体现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价值,还在于实现新闻全方位无间隙传播和搭建开放性的“采访报道”平台。互动性新闻创作的主要环节有话题设计、互动优势、二度创作和多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8.
罗幸  王添 《传媒》2016,(9):49-50
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公开课担负着传播知识与价值观、引导公众行为的重任。但由于其以教育为传播目标,在电视上开办“课堂”,因此容易引发观众的反感。如何在口语传播层面上建立和谐平等的传受关系?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如何挖掘电视演讲的内在价值?如何准确定位主持人与嘉宾、受众的传播功能?这些问题都成为电视公开课吸引更广大受众参与和观看的关键所在。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节目,坚持平等、互动、参与的节目理念,尝试变“你讲我听”“你传我收”为“相互倾听”“彼此理解”,用自己的口语传播创新实践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独到的注解。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对话的时代。对话决定了双方地位的平等。作为电视媒介的传播,电视人已不能固守于“我传你受”的习惯模式,而是应该尽快融入“双向互动,平等交流”这一全新的传播理念之中。从这一方面来说,电视谈话节目是一个先行:它的创立与发展,是电视媒介从传统传播理念到现代传播理念的一次成功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是在一定社会网络中进行的,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双方通过不断互动产生和传播的,传受主体也在互动中发生了角色变化。为此,本文试借鉴社会互动理论,在对网络谣言传播本质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谣言传播中传受主体的社会互动与角色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本文认为,充分认识新闻传播中"传与受"的关系,善于与受众建立良好的传播关系尤为重要,即必须树立和增强传播关系意识。缺乏对传播关系的正确认知,忽视良好传播关系的建立,是影响"四力"提升的思维障碍,是传播效果不好、引导力弱、影响力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善于亲近受众、善于尊重受众、善于了解受众和善于适应受众,懂得与受众相处之道,密切与受众的联系,建立起良好的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12.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17,(10):60-62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也是媒体加强传受互动、受众介入传播的过程,其互动方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不断改变着传受关系和传播模式.受众需要传受互动的驱动力量,而数字和虚拟现实技术更在需求与满足、现实与梦想之间达成平衡,让人人深度参与互动,获得实现梦想的体验.收视调查已经透露出了市场先兆,未来四种能满足受众拟真体验和自我实现欲望的节目将帮助媒体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给广大用户提供了无限的选择性和互动功能,但以楼字电视、车载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却也“爱你没商量”地将内容推到受众的眼前,这种“强制性传播”,也可称作“暴力传播”。对此,受众反应如何?2008年初,我们利用清华大学自主研究开发的网络调查软件技术对上海、武汉、广州和成都四座城市的受众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受众对于强制性传播表现出复杂的态度,一方面,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反对性的态度和行为也不是很高。受众对强制性传播的接受度,取决于所传播的内容。强制性传播媒介应该改进传播内容和形式,尊重受众权利,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王林  佟健 《军事记者》2005,(9):25-27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将信息以适当的形式传给受众,受众又以一定方式就所接受的信息向传作出反馈,这种传受双方之间持续的互动既是传播活动有序运行的前提,也是传播目的得以实现的保证。作为军队传媒核心构成的军队报纸,如何进一步优化互动功能、增强宣传效果,更加有效地引导军营舆论,在建设信息化军队中发挥新的作用,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5.
如今,报网互动已经成为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媒介融合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报纸和网络的互动改变了传受双方单一的互动模式,受众参与度提高。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也从中获益,提高了影响力,拓展了媒介传播的效果。本文从受众角度着手,通过对受众自己人心理效应的分析,提出报网互动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促进报网互动的更好融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对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了强大的冲击。究其实,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于网络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的“互动”功能与优势。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问欲得到有效的拓展。也就必须大力开发电视的“互动”潜能,尽可能地强化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主导权利。新闻是立台之本,因此,如何全方位地开辟和畅通新闻节目中传受双方间的“互动”渠道,不断地确立和稳固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的电视节目经营中,我们不难发观,新闻节目的“互动”仍未引起从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受众与传播者这两个概念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两个主体而存在,两者之间是“共生现象”,而不是传者主宰受众。随着“反馈”概念的引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升。因此,对受众的研究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理论,旨在强调受众本位的回归,并在传播实践中尊重和保护受众权利。  相似文献   

18.
博弈合作建立在信息沟通的基础之上,如此,信息传播就具有了意见博弈的性质。在双向传播得以进行的“互动场”中,作为意见搏弈的传播,可根据传受双方的意见对等与否以及双方意见互动博弈的直接与间接之别分为四种类型。而在线性传播中,意见的博弈则体现为接受者内心关于新信息各种意见的博弈选择。意见博弈,作为传播的内在图景,是对传播本质真谛的—个揭示,对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靳金 《新闻世界》2013,(4):145-146
网络传播传受双方之间的高效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它的开放性与交互性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开表达意见的平台。本文从网络传播优缺点两方面来分析,认为网络媒介是实现社会民主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20.
“受者中心论”负面效应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是传播理论的发展,它提升了受众的传播地位,消解了传者的独霸,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但物极必反,“受众中心论”的理论在商业化背景中正被演变为“受众决定论”,其表现特征是:媒介追逐着受众,迎合受众,讨好受众,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媒介社会责任和功能的衰减,媒介主体意识的弱化,媒介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品位与格调的低下等负面消极影响的连锁反应。媒介应正确处理好两个效益的关系,在坚持“社会效益”,发挥其社会责任和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实现媒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