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美国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在1968年的奥运会上,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以后,这种新的跳高技术很快就流传到世界各国,促使男、女跳高成绩有了新的突破;同时各国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背越式的过程中,还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背越式技术。我国运动员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学习背越式技术。现在,在全国比赛中跳背越式的选手已  相似文献   

2.
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几项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超 《中华武术》2004,(11):23-24
跳高作为竞赛项目起源于英国,开始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跳高运动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形式,但现在多以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为主。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以2.24米荣获第19届奥运会的跳高金牌,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在1957年曾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2.37米、2.38米和2.39米的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目前我国男女跳高成绩不甚理想,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本人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充分运用高桌进行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题依据 自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获得冠军之后,背越式跳高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实效的跳高技术便为世界各国跳高运动员迅速广泛采用。目前,在背越式跳高技术和训练方法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并有较为透彻的论述。从运动成绩上看,提高之快也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但  相似文献   

4.
自从1968年美国的福斯伯里在墨西哥奥运会上首先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冠军以后,背越式与俯卧式跳高成绩交替上升。美国运动员斯通斯在1973年用背越式技术跳过2.30米,第一次打破了由俯卧式保持的世界纪录。随后将成绩提高到2.31米、2.32米。1977和1978年苏联俯卧式跳高运动员雅辛科先后以2.33米、2.34米的成绩再次领先于世界之首。但到了1980年世界上又有三名运动员先后用背越式跳过了2.35米以上的高度。他们是西德的默根堡(2.35米),波兰的弗绍拉(2.35米)和东德的韦西格(2.36米)。(雅辛科室内成绩也达到2.35米)现在的世界纪录是韦西格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创造的,成绩为2.36米。至此背越式技术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因而再次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跳高,就是徒手克服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自美国运动员福斯贝利在第15届奥运会上首次使用背越式技术以2.24米的成绩获得冠军之后,背越式技术在世界各国广为普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使用背越式技术.二十多年以来,背越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少年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训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一九六八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伯里首先采用了背越式过竿的跳高技术,并且以二米二十四的高度取得了冠军。一九七三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二米三十高度刷新了由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保持的二米二十九的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男子世界跳高纪录已达二米四十三是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用背越式创造的。在短短二十年中,背越式跳高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成绩提高了十四厘米,这在世界跳高史上可以说进步相当快。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跳高教学与训练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背越式起跳技术的难点,突破难点,本文以动力学为视角分析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探析跳高起跳技术的实质,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学习、理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提供新思路,为有效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助力,为提高背越式跳高竞技成绩献策。  相似文献   

8.
本人从教二十年来,除了担任体育课教学外还担任田径队的训练工作.跳高运动员一直采用背越式训练,能较好地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跳高成绩比原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效果良好.那么,普通高年级男生是否可以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呢?背越式跳高技术对提高他们的跳高成绩是否有所帮助?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我校师资、场地、器材基本具备的情况下,本人利用十次课的时间对六年级男生进行了背越式跳高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最新式的跳高姿势,这种跳高姿势的动作比较简单合理,只要抓住关键,技术是容易掌握的,而且提高成绩较快,因此被很多运动员所采用。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是利用这种姿势创造了世界记录的。我们在跳高教学中,向学生教授了背越式跳高后,学生就把其他的跳高姿势全放了,不遗余力地积极学习背越式,这充分说明了背越式跳高姿势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背越式跳高不同于其他跳高。这种跳高姿势是采用弧线助跑,身体垂直姿势起跳,能更好地利用脚蹬地的力量,使起跳时的爆发力运用到身体重心之上。摆动腿采用屈膝  相似文献   

10.
自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在墨西哥奥运会上采用背越式技术以2.24米创造了新的跳高世界纪录后,这种技术就被绝大多数运动员所接受和采用,可以说背越式跳高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跳高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从跳高运动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跳高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当其过竿技术的改进,都伴随着跳高成绩的迅速提高。1986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次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夺得第十九届奥运会冠军后,背越式技术受到了田径界的普遍关注。接着在七十年代的跳高场上,两种跳高技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期间,斯通斯、亚辛科、阿克曼、西梅奥妮等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姿势打破了世界纪录。随之而来,引起了田径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辩。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到目前为止,背越式跳高技术用事实逐渐确立其应有的地位。然而背越式技术与俯卧式技术相比较,究竟优在那里?为什么背越式  相似文献   

12.
运动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器材的改革有密切的关系。海绵垫的应用,在60年代出现了新的跳高姿式——背越式。由于它的动作技术相对不那么复杂,对初学者容易提高运动成绩,在动作结构上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使身体向上腾起,并能较合理地越过横杆,所以它很快就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背越式的优势仍在继续发展,不断地刷新了跳高的世界纪录。跳高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背越式的优美过杆姿势更令人为之神往,在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出现"克拉克现象"、"Chok ing现象"等不利于比赛水平发挥的心理现象。因此,加强心理训练对提高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应具有自信强化等六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点位置和成绩的相关关系.以二级以上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基础理论求导出背越式跳高起跳点位置与成绩的归因及合理的座称系,为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和采用泡沫海棉式代替沙坑,使跳高越来越受欢迎。为了保持人们对背越式跳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使这项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在指导训练中要采用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对青年运动员来说,进行过多的力量训练对增加起跳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他们应当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展跑的练习上来,为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保持成绩的稳定提高,就必须经常地、反复地根运动员进行助跑练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重点难点动作的确定,从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成绩出发,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的不常见错误观念和不合理的教学顺序,以及造成的错误动作以及"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教学建议,以探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速度越来越快,世界体坛的角逐愈来愈激烈,这些都对训练的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明显的情况是,要想提高跳高的运动成绩,首先必须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身体及心理的训练水平。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一场跳高未来的论战。1974年A·斯特里热克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证明,背越式跳高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动员起  相似文献   

18.
刘英梅  何秋华 《体育学刊》2003,10(5):115-117
通过采用不同研究模型对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摆动动作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效果约占50%,且摆动效果的大小与技术类型无关,与高度的增加没有线性相关。但当高度增加到本人最好成绩时,摆动作用达到最大值。选用中国男性青年模型与扎齐奥尔斯基模型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没有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背越式跳高运动中常见伤病问题,探索核心训练手段和方法在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帮助运动员预防不必要的损伤,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跳高,是现代田径运动中技术变革最大的项目。自1968年福斯贝里(美)以背越式取得奥运会冠军之后(2.24米),不仅引起初学者的极大兴趣,就是优秀运动员,改跳背越式的也大有人在。特别是在斯通斯以背越式首破2.30米大关之后,更引起体育界的注目,一度出现背越式要“淘汰”俯卧式的观点。但1977年雅钦科(苏)用俯卧式跳过2.33米,继而又征服了2.34米(室内成绩2.35米)刷新当时的世界男子跳高记录,女运动员阿克曼(东德)也用俯卧式创造了2米的世界记录,于是对俯卧式跳高又另眼相看,提出要重新评价俯卧式。而后就两种跳高姿势的优劣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直到现在仍在继续探索着,这无论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日趋完善,还是对俯卧式跳高技术的改进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