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正>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漫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至少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  相似文献   

2.
在谈到载人火星飞行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航天员;在谈到航天员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要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会遇到许多复杂而困难的问题,而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莫过于航天员的选  相似文献   

3.
新闻点击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冲之时看火星赵世英今年8月29日是火星大冲日,是从地球上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火星的最好时机。火星是地球轨道外的近邻,火星和地球都在轨道上绕太阳运动,两者之间的距离总在变化之中。当然,从地球上观测火星最理想的位置就是两者相距最近的时候如果地球运行在火星和太阳之间,从地球上看去,火星和太阳相差180度,这是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较近,这种相对位置叫做火星冲日。火星冲日大约每两年又50天发生一次。因为火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其偏心率较大,为0.093。这样一来,火星在轨道上不同的位置,与太…  相似文献   

4.
抢鲜报道     
1 移民火星——植物生长先行一步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们相信,在下一个世纪,人类登陆火星,并建立居民点将不再是梦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植物可以在火星上生长。由于火星上地心引力较小,大约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热传导与沉积的过程不同于地球,水的张力也容易散开,这些都对基本生物的存活造成困难。科学家们指出,只要找出动植物体内依赖引力的基因,就可以引用现有的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以适应低引力环境的动植物,为人类最终移民火星逐步创造成熟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火星之旅     
郑荣飞 《科学启蒙》2008,(12):51-53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请你们穿好航天服,从地球飞往火星的‘星宇’太阳帆马上就要启程了。"听到导游小姐温柔的提醒,我和妈妈迅速穿好超薄纤维制成的航天服,匆匆登上"星宇"。十点整,"星宇"太阳帆准时起飞,导游小姐用甜美的声音向我们介绍:"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你们每个人的座位前面都有一台超级电脑,  相似文献   

6.
江门学派的和谐文化特质是指江门学派提出的"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心与理的和谐统一。它强调自我意识与社会规范、个体情欲与道德理性的协调,克服了朱熹理学以理主宰心和陆王心学以心替代理的心与理的对立与冲突,实现了心与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自然之理与人伦之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家面对的重要问题。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主要是一种内化于人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至善的道德原则,而物主要是一种人伦之事,在道德实践当中,就是要实现心与物的贯通,通过道德践履来建构一种伦理关系。这样,其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一种作为涵摄自然之理的社会道德规范之心与具体的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整个宋明理学围绕理本论、心本论还是气本论的本体问题展开了旷年持久的争论。程朱理学的理先于气、理静气动、理一分殊难以解决理气相隔的问题,陆王心学用心即是理、心外无物这种化气入理的手法克服了程朱理学的某些缺陷,然而到了王学末流却又流入了狂禅。到了明末清初,实学家以化理入气的手法,提出了元气实体、太虚本动、理在事中等观点,比较圆融地解决了程朱陆王本体论中存在的理气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行星科学家相信,如果说太阳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能存在生命,那么火星是最有可能的候选者。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颗红色星球的温度或许从来就不足以支撑在地球上欣欣向荣的潮湿的生态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火星上不曾有过流动的水。新的发现表明,火星上的水包含有大量能够起到防冻剂作用的盐。  相似文献   

10.
火星对人类来说,因其辽阔而只能揣想,因科技欠发达而难以履足,观测和探测便成为仅有的手段,又因了设备的落后和不断发展,种种关于火星生命的传说被不断地重新构建而又打破。在这种螺旋式的认知过程中,观测图片近乎是惟一的见证,一批最忠诚、最专业的火星痴迷者———火星学家在Space.com的组织下,从可见光到红外线为我们留下的关于火星的每一幅图片中选出了最具代表意义的10个光影瞬间。此刻,持续几代的火星探测又历历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铁路是服务性行业,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只有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观念,具有与先进技术装备相适应服务水平,铁路行业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增强行业发展的软实力。铁道部、铁道部政治部发出《关于在全路深入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突出强调服务旅客如同安全生产一样,也是铁路部门的永恒主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从关键环节切入,从要害问题抓起,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不满意的服务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 、 心 理 素 质 是 人 的 基 本 素 质 的 核 心 因 素 。 要 全 面 贯 彻 教 育 方 针 , 大 力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 就 必 须 抓 住 心 理 素 质 教 育 这 一 中 心 环 节 。   二 、 心 理 教 育 应 该 贯 穿 于 学 校 教 育 的 始 终 。 1.从 学 校 教 育 培 养 的 目 标 上 看 , 时 代 发 展 需 要 具 有 良 好 心 理 素 质 的 人 。 当 代 社 会 对 人 的 素 质 要 求 更 加 注 重 心 理 素 质 , 如 果 不 具 备 健 康 的 心 理 、 良 好 的 心 理 调 适 和 承 受 能 力 , 就 难 以 适 应 社 会 需 求 而 获 得 自 身 发 …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心学以"心体"立论,既强调普遍之理为心体的内容,又赋予心体特有的情感—心理体验。王阳明实现了普遍之理与个体之心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种包含"二重性"的心体超越了朱熹"性即理"的观点,显现出心体特有的灵动性和内在的张力。心体的"二重性"对中国人灵魂和精神境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从心学历史演进来看,以二重性为表现形式的内在紧张,导致了王门后学的分化,在社会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地小行星     
在火星与木星在轨道之间,存在着一个小行星带。在这个小行星带中,有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小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它们基本上都是太阳系形成初期散落于宇宙太空的各种天体碎片,直径大至上千千米,小至几米、十几米。有些小行星的行迹诡秘,难以捉摸,有时会游荡到靠近地球轨道,似乎有意造访地球。从天文距离来看,这个小行星带离地球很近,而处于地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5,(5):41-46
在通常的观点中,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常被并称之。但这种认识下的陆学遮蔽了象山对理的重视,掩盖了他以理限制心的真相。事实上,陆学确为理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简单二分有问题,而理本论、气本论、心本论的三分也有问题。"主观唯心主义"与"心本论"有一脉相承之处,但仅以此脉络推说陆学,是很难说得通的。  相似文献   

16.
一、“心即理” 陆九渊以“心即理”命题为基础,构建了其“学为人”的道德教育与修养理论。他说:“人皆是心,心皆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所指的“心”,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他认为有了此心,就具备了明辨是非,践履道德的能力。陆九渊所指的“理”,既指宇宙间的客观规律,又有伦理道德的涵义,是二者的统一。他进一步提出,“理”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人心所固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比格尔2号     
1831年,达尔文乘坐英国军舰“比格尔号”环球考察,完成了生物学最伟大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172年后,“比格尔2号”探测器搭乘“火星快车”向火星进发,希望能为我们带回有关火星生命猜想的求解。“比格尔2号仅重68公斤,内部装有摄像头、传感器、显微镜、研石器、小型实验舱等多种探测设备,同时还配有一只强大的机械臂。在理论上,这只机械臂能够挖到火星地表5英寸以下的土壤。除了收集火星土壤外,“比格尔2号还将搜索碳同位素和水分子,甚至尝试测算火星岩石的年龄。最吸引人的是,“比格尔2号上的气体分析仪能闻嗅火星上的大气,探测火星生…  相似文献   

18.
太空海盗     
在飞往火星的“安提诺乌斯”号豪华飞船上,心理学家波雷诺夫正和神甫居斯曼对弈。神甫抵挡不住波雷诺夫凌厉的攻势,只好认输。这时桌子轻微地晃荡了一下,几个棋子掉到了地上,玻璃门外猛地闪过一个人影。这一切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旅客们都沉浸在震耳欲聋的爵士乐中。波雷诺夫弯腰去捡起棋子,抬起头时,居斯曼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飞船已在旅客们毫无察觉  相似文献   

19.
难以忍受的漫长旅行 尽管科技的日新月异让人类越来越无所不能,让遥远而传奇般的火星看似近在咫尺,但是撇开载人火星之旅的技术问题不谈,最使人担忧的,恐怕要数在漫长的旅途中,宇航员必须面对难以想象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肉眼看上去是一颗火红色的亮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第四颗行星。火星曾让人类产生过无数幻想。40多年来,前苏联、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共发起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其中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由于地球和火星轨道的关系,探测器的航行时间与启程时间相关,因此,存在一个最有利于发射的时间窗,它每17年才会出现一次,此时向火星发射宇宙飞船最有效。在天体引力的作用下,2003年夏季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5万年来最近的,两者相距仅5575万公里。这是一个“万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欧美都抓住了这个最佳发射时间,抢发探测器。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左右,“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它是继6月2日欧洲宇航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升空之后,第二颗奔赴火星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