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言性别歧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语言。性别语言在词汇方面主要体现在词汇标记、通用词、称谓语、语义等方面。而形成这样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男女性别特征差异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发展逐渐形成的社会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自产生以来,不仅是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考察一下英语和汉语的词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大量词汇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特征。本文从英语的构词法,汉语的偏旁部首入手,分析了英语和汉语所反映出的性别歧视现象,指出语言反映了男性的统治权威。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英语词汇反映出了很多社会现象。其中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歧视、贬低女性的现象在英语语言中俯拾即是。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一些词汇意义的对比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指出了英语语言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旨在通过对词汇的分析,更好地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化与汉语词汇关系密切。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汉语词汇的发展,也引起部分汉语词义的变化,某些社会文化现象的消亡导致部分汉语词汇的消亡;同时,汉语词汇对社会文化也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现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通。习语作为随语言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精化,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因此,一种语言词汇中的习语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反映出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为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词习语形式简洁,语意精辟,渗透着浓浓的西方文化气息,交织着其他民族的影响,展示出了英语习语的特殊魅力。英语习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环境、生活、历史及文化,与他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英语词汇反映出了很多社会现象.其中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歧视、贬低女性的现象在英语语言中俯拾即是.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一些词汇意义的对比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指出了英语语言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旨在通过对词汇的分析,更好地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董琳 《内江科技》2010,31(2):27-27
英语是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就其词汇而言,英语在与其他语言的长期交流接触和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借用和吸收了大量的外表语。同样,在与汉语的交流过程中,这种借词现象也存在。本文分析和研究了英语中汉语外来语的四种常用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阅读过程是阅读者的全面文化素养、综合智力活动、英语语言能力和汉语语言能力的系统性表现。正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语言不能局限于语言结构和词汇的积累,了解该国人们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和伟大人物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杨艳 《科教文汇》2009,(16):243-243,256
英语广告语言作为现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词汇特色和修辞特色,这些特色体现了英语广告语言的独特语言魅力,使广告英语成为语言艺术魅力与商业推销的有机结合体。  相似文献   

10.
高红莉 《未来与发展》2012,(4):103-106,81
英语的全球化引起了英语广泛的本土化。中国英语是一种规范的英语变体。它因受到汉语思维方式及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带有中国特点,在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均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中国英语的新发展已成客观的必然,且在国际交流和语言研究与教育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显庆 《情报科学》1994,15(5):62-68
1 引 论 主题分节可以定义为划分主题成份的语言单位。这是以往有关工作中较为通行的对自然语言的处理方法。象对英语主题的处理方法一样,进入主题的词汇用空间和标点进行间隔。这种自然词汇之间存在界线的原因与英语主题中的间隔是一样的。一般认为,主题词的选择比主题分节更为重要。汉语近来已被作为经常使用的语言。 汉语主题可以被认为是没有间隔(空间)或等距直线排列的表意文字的符号。汉语符号不同于按字母有秩序地排列的一般有互相关连的含义的语言符号。汉语与其它语言符号之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从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分析了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从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分析了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其中汉语词虽然在数量上为数不多,但却因其表意独特,构词灵活等特点丰富了英语词库,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汉语词汇进入英语的历史谈起,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分类列举了在英语中常用的汉语借词。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在英语中出现和运用的频率必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考察现代汉语中一个新出现的词缀——“品”的使用情况,并试图说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并且最终可能还会导致词汇系统本身特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梅玲 《科教文汇》2009,(18):254-255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其中汉语词虽然在数量上为数不多,但却因其表意独特,构词灵活等特点丰富了英语词库,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汉语词汇进入英语的历史谈起,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分类列举了在英语中常用的汉语借词。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在英语中出现和运用的频率必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种语言从它诞生起就一直处于在语言符号系统的不断变化中。英语的变化涉及到语言内部基本系统诸如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现从词汇和句法方面探讨了最近比较明显的英语语法发展变化现象,并提出了对待这种变化发展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8.
鲁亚峰 《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30-230,235
<正>从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直觉地意识到,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与学习其词汇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当语法系统发展得相当完备时,词汇的习得依然远离目标。可以说词汇的习得是一个终生的认知过程,没有一个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英语学习者最  相似文献   

19.
赵稳 《科教文汇》2008,(35):176-176
英语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论阶级、性别、年龄或种族,都是用同一种语言——英语。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人们的恐惧、偏见和兴趣等等。某一个特定领域里丰裕的词汇显示出人们对这一领域感兴趣或痴迷的程度。对同一领域中不同词汇的使用,体现出某一社会中对相同事件或实物的一系列不同的态度。文章总结了关于英语中性别差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不同学习方式下非熟练藏汉英三语者英语词汇的语义激活模式。学习阶段两组被试分别通过藏、汉语学习英语假词,启动学习阶段任务为识记学过的英语假词,启动测验阶段任务为跨语言(藏语和汉语)条件下的词汇再认。结论:对于西藏自治区内藏族大学生而言,在不同学习方式下,英语对应词的藏语与汉语语义信息均得到激活;而且无论通过藏语学习还是通过汉语学习,被试在学习过程中均表现出对藏语的依赖性更大。其次,对于非熟练双语被试,借助母语直接表征英语词汇效果好于通过汉语间接通达英语词汇语义,且母语表征方式下英语具体词汇的记忆效果较抽象词汇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