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Rohman在1965年把写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写作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Writing)及重写阶段(Rewriting)(也可以叫后写作阶段)。而我们的写作教学看重“前写作阶段”,“重写作阶段”,而忽略了学生“写作阶段”。写作是一个“构思、起草、修改和成文”连贯的过程,对于任意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引入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可能会促进改变作文教学的问题与症结。这种写作模式重视写作的整体过程,特别是学生写作中的方法指导,而不是仅仅关注写作的结果。下面我们以“读后感”的写作为例,对于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2.
郭文娟 《考试周刊》2009,(23):41-42
作文教学是师生双方以作文为中心进行的教与学的协同活动过程,写作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关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多过关注学生的内在写作过程和写作心理。把元认知引入写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作文策略。本文着重阐述了元认知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把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它摒弃作文教学的陈旧和繁难,反对作文教学的单一和封闭;它提倡说真话,强调抒真情,尊重学生个性,激励学生创新,希望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习惯和必需。一、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新课程的写作策略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仔细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不难发现,写作在这里出现了各种新的提法:在第一学段(1-2年级)叫…  相似文献   

4.
王应辉 《现代语文》2009,(9):123-123
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不仅概括了最新的作文教改成果,而且较为准确地概括了写作的本质和规律。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实施写作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文章由"难忘的那一碗鸡汤"这个全命题的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指出千篇一律的写作涉及作文的"教与学",全命题的作文形式、学生的写作思想和观察生活的视角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初中作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写作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读者,观察生活,进而有效写作。  相似文献   

6.
民族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的综合能力也越来越高。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本研究采用整体评定和分项评定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与大城市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体现的文化特点进行评定。对作文评定的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地区与大城市的中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城市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2)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大城市,男女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成绩高于男生。(3)不同地区学生的作文存在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写作主题、实现理想所采取的行动倾向、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挖掘民族文化,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辅导:一是改善写作教学技能,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二是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加强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三是重视学生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使作文凸显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葛安静 《现代语文》2011,(2):133-134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于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普遍作文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对写作发怵。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方面的盲目、低效性和功利性;学生方面的“动力性困难”(即写作兴趣、写作热情、写作白发性和写作积极性方面的畏难情绪)、“能力性困难”(指写作技法和技巧等操作性方面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8.
胡虹霓 《现代语文》2009,(4):135-136
作文评改对写作教学起着直接调控的作用,它外显着我们的写作教学观和教学目标,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与热情,它必将对写作教学起到一种有力的导向作用。因此,它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的成败。传统的作文评改由于评改主体(教师)和接受主体(学生)之间缺乏应有的对话交流,评改方式方法单一,因而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作文评改的认识以及重视,他们很难从评改中得到实效,教师也永远解脱不了“吃力不讨好”的评改“枷锁”,造成了高耗低效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形式花样百出,有点乱人眼。笔者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观念:价值观、发展观、生态观。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现状,关注学生写作发展动态,思考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促使作文教学达到有效与高质。我们必须认识到,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的指导固然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迅速提高,但归根到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水平较低,学生写作现状为:写作热情不高、写作练笔较少、课堂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课外阅读量较少。改进措施为:以人为本,激发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给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供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历来倡导文章应该形神兼备,彰显文章的血肉,丰富文章的情感.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思维发展.创新更是体现学生写作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写作教学中将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于作文的"形、神、质"之中,定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可能是作文教学劳而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作文教学要致力于关注写作过程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水平较低,学生写作现状为:写作热情不高、写作练笔较少、课堂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课外阅读量较少。改进措施为:以人为本。激发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给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供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以真实生活为逻辑起点的崭新写作教学尝试和探索,但作文教学假大空的问题仍是一个普遍现象。学生作文随意编造,为文造情,缺乏个性,千篇一律。教师指导作文目中无人、脱离学生、脱离生活、形式教条。我们应赋作文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大,中学写作(作文)教学的现状指出,造成写作(作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死板,这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此,文章从主,客观两个两角度提出了激发学生写作情绪和表达欲望的四条措施,并进一步提倡写作教学要走、以写为本,以素质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李春凤 《考试周刊》2012,(52):51-52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17.
职高作文教学的真谛就是自由写作、真实写作、个性写作和创新写作。本文从营造民主和谐的写作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和感悟生活、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创新等方面对职高作文教学的真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高一英语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重要部分,经过整整一年的研讨和实践,我对此有了一些比较有效地做法,现做一总结。(1)高一英语写作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2)高一英语写作教学应循序渐进。(3)写作教学要先输入再输出。(4)老师批改作文要方法得当。(5)书写也是写的能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案例背景:
  教者尝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去造一些精致的句子,从而达到搭建学生写作台阶的目的。教者通过韵造句、三言韵造句、短章小诗韵造句、学董桥并列韵造句系统地进行韵造句写作训练,教学生由浅入深、由短句到段再成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撕开初小小的韵造句练习就成为微型的写作训练,目的一样,但形式完全不同。传统作文训练的难题是作文学生凑字数,而韵造句要求学生减字;传统作文训练严防学生抄袭,而韵造句鼓励学生去模仿、去改变;传统的作文关注成段成篇,而韵造句关注学生瞬间灵感的迸发。从而改变学生缺乏协作兴趣和写作激情的现状,教学生方法,为学生写作开方便之门,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学会写作。撕开作文教学的一道口子,给作文教学以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对外汉语写作课教学的验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学习者动态跟踪,对写作课教学活动进行了反馈性检验研究:(1)对写作课教学进行主观评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教学方法、写作进步程度及作文批改的关注点的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在写作课的学习中比较重视词汇语法知识以及汉语表达习惯;对写作进步明显的感知体现在写作速度的提高上;教师和学生对写作课教学的主观认识存在差异。(2)对作文的跟踪分析,主要考察文本长度;词语语法偏误比率和连接偏误的比率三个方面。结果显示:作文的词语语法的偏误总体上出现下降趋势;在连接上的提高比较复杂,学习者之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