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其作品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或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笔者对其《霍尔堡组曲》的创作进行分析,并就演奏进行阐释,以期引发更多对格里格作品创作及其演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一生谱写了200多首歌曲。《天鹅》选自《歌曲六首》套曲,是格里格继《培尔·金特》之后再次为亨利克·易卜生的歌词谱曲,也是格里格最受欢迎且传唱最广的歌曲之一。本文对歌曲《天鹅》的音乐结构、创作特征以及钢琴部分演奏技法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不仅能够有利于加深对格里格艺术歌曲音乐风格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我们把握其钢琴部分的演奏特点从而更好地去与歌唱者一起演绎它。  相似文献   

3.
《霍尔堡组曲》写于1884年,是格里格为纪念诗人霍尔堡而作的一部钢琴组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组曲。该组曲是格里格运用古组曲的体裁形式以及民族音乐创作风格的成熟期作品。本文从《霍尔堡组曲》的组曲形式上与古组曲的继承与发展入手,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的具体分析研究,阐释这首作品的组曲形式的特征以及创作手法特征,以期对格里格的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延续了19世纪上半叶的新型体裁形式——带有标题的钢琴小曲,并且把挪威的民间风俗运用欧洲的传统作曲记法表现出来,在1867-1901年期间创作出66首钢琴小品共10卷收入《抒情钢琴曲集》。这些钢琴特性小品从内容、题材和音乐呈现上可分为三类:书写自然美景的钢琴小品;抒发个人情感的钢琴小品和富含民族民间风味的钢琴小品。《特洛豪根的婚礼日》(Op65,No.6)描绘了一场乡间婚礼,是66首钢琴小品中最长的曲子。这首曲子清晰的表现出了格里格的音乐风格和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e小调钢琴奏鸣曲op.7》创作于1865年,由19世纪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创作,其钢琴奏鸣曲仅此一首,极具古典及浪漫主义色彩,巧妙的融合了本民族音乐元素,在传统曲式上加以创新并联合和声及节奏变化,通篇都洋溢着少年的朝气,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爱德华·哈盖鲁普·格里格是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一生致力于弘扬挪威文化精神,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抒情歌曲、大合唱、室内乐、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最著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它的《抒情小品集》。他的《抒情小品集》是一部优秀的钢琴文献,在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抒情小品集》是日记式的。随想式的,是一本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素描和诗集。这部作品主要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与挪威音乐传统相联系,还融入了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音乐风格,把感受与想象交融一体,鲜明地体现了格里格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音乐学研究的几个角度对其文化成因,民族特点以及演奏要领等方面入手,对其艺术风格做整体分析,对其创作本源做综合性概括、对其演奏方法作尝试性探索,并对这部作品的教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论述了其教学价值的实施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希望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演奏这部作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格里格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音乐作品。艺术歌曲也是他善于创作的类型,他的艺术歌曲充满了挪威的民族风情,并且广为传唱。本文从格里格的艺术歌曲出发,探索他在十九世纪初为了挪威新一代儿童所写的《七首儿童之歌》中的五首儿歌,从歌词、调式、民族和弦等不同的方面展开对它们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格里格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作曲家之一,其创作的《钢琴抒情小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通过从创作和演奏的多个角度对其作品54的第三首《侏儒进行曲》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钢琴《抒情小品》是爱德华.格里格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鲜明地体现着其创作手法和个人风格。作曲家在音乐中并没有刻意强调高超的演奏技巧,但其丰富的音乐内涵和表现力需要通过演奏者的合理演绎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0.
陈永莉 《教育导刊》2004,(14):42-43
一、作品分析,《挪威舞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挪威名作曲家格里格运用挪威林德曼山区民间舞曲的音调创作而成,旋律活泼、清新,带有点幽默情趣。乐曲结构为ABA结构,A段音乐缓慢、柔和,B段音乐快速而紧张,A、B两段音乐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曲子表现手法生动、浅显,幼儿便于记忆,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王晓云 《文教资料》2008,(30):74-77
格里格是十九世纪挪威民族乐派最杰出的音乐家,也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十集六十六首钢琴<抒情小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闻名于世,是格里格杰出的代表作.本文旨在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从旋律的形态、结构的布局、和声的进行、节奏的组织和织体的运用等音乐形态方面对格里格抒情小品的形态美做一阐述,从而揭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所展示出来的独特的自然之美和质朴之美.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十九世纪挪威民族音乐最杰出的代表,格里格创作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他作品的重大意义在于他用民族的语言唱出了世界人民共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椰威杰出的音乐家格里格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怀着无限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将自己的创作活动完全地融入了民族的音乐事业,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感的音调,充满了挪威民族民间音乐所特有的个性与气质.他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立了独特的挪威民族音乐风格,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启了许多的可能性.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的创作无疑在西方民族音乐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管是从创作技法还是听觉角度上,它们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在配器、和声以及转调等多个方面上的作曲技法分析,来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而表现出格里格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为今后实际作品的创作获得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格里格所作钢琴抒性小品集感受与想象于一身,浓笔淡墨,恣意洒泼描绘了一幅充满乡情乡音的北欧纯朴音画,而极富创意的多种和声手法则为音画添上了风情各异的色彩,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格里格挚爱自己民族,祖国的情感,也反映了格里格不同于肖邦等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16.
浅谈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 (piano) ,这一传统而高雅的外来乐器 ,是在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大批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涌入而出现在中国的。1915年 ,赵元任创作发表的中国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 ,是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方面的新起点。此后相继出现了1917年赵元任创作的钢琴曲《偶成》 ,192 1年李荣寿创作的钢琴曲《锯大缸》 ,还有钢琴伴奏谱《思乡》、《玫瑰三愿》和《大江东去》等。这些作品的问世证明了中国的作曲家们已经开始了尝试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 ,这也给后来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 ,到现在不论是钢…  相似文献   

17.
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钢琴民族乐派的创始人,是19世纪末西方最著名钢琴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大部分钢琴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与民族特征,如《浪漫情景》、《西班牙舞曲》等。分析格拉纳多斯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能够为今天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格拉纳多斯钢琴作品民族特征的因素,以及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8.
爱德华·格里格,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他的创作技法安排非常独特,构思巧妙,音乐材料之间联系密切,和声,节奏,以及曲式等各方面的安排都精妙绝伦。欣赏他的作品分析他的创作手法,能让我们从中汲取不少创作的灵感和对音乐的新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19.
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个性、多样化的形式等特点,研究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对了解和接触20世纪的钢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巴托克创作的《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两部钢琴作品是其主要的钢琴代表作。因此本文主要对《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这两部钢琴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相同点以及差异。  相似文献   

20.
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创作始终致力于挪威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确立和表现,并贯穿着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印象主义作曲家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也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启了许多的可能性。本文即通过对格里格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表现手法的具体分析,阐释格里格的音乐创作风格以及对后世音乐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对格里格创作中的民族性风格及其对西方民族音乐史的贡献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