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教学艺术探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模糊是诸多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模糊教学艺术是针对精确性教学造成学生的全面性不同程度失落而提出来的,其依据是师生模糊思维能力以及教学中大量模糊信息的存在。教师在进行模糊教学时,应遵循互补性、共意性、适度性等原则,并运用一定的模糊教学艺术技巧如意境创生法、因景布画法、巧引补白法、体验感悟法等,从而使模糊教学便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模糊艺术是与精确性艺术相对立的一种艺术形态,讲求模糊性、不确定性、整体性和互渗性,其基本范畴包括有无相生、知白守黑、明暗掩映和不似之似。成人教育教师要将模糊艺术的理论运用于成人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成人教学的质量,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定格的承诺     
在诗歌审美教学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人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模糊艺术。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小确定的教学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想像和审美情思,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模糊教学艺术,能弥补现代语文教学的不足,焕发创新语文教学的生机。本文从模糊师生角色,培养学生多值思维能力;运用模糊艺术,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实施模糊评价,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三方面谈谈构建模糊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深得模糊教学艺术的理论精髓。所谓模糊教学艺术,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模糊理论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心领神会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留白对于师生的关系来说,其本质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在初中阅读教学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增加知识储备和能力保障,也必将给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给初中生提供良好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程永迪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中,也应像其他艺术形成一样讲究“模糊”艺术,并与其他形式配合,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呈现出和谐的美感。模糊,被誉为当代语言的流行色。它要利用语义的不确定性和人们理解的灵活性而创造的一种适应特殊表达需要的艺术语言。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模糊教学艺术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教学方法,它以准确性为前提,充满着科学和艺术融合的灵性。它既不是模棱两可,也不是含混不清,更不是糊涂。教学中若能适当地引进这种艺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诗歌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内容,又要在教学技巧上下一番功夫,通过教学切实能够让学生涵咏诗意,品味意境,增强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教学艺术之一,“模糊教学”源于著名的模糊集合(弗晰集合)理论(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1965年提出),即人脑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可以依据事物的模糊性对事物进行综合识别和判断。在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模糊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可以收到独特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冯会 《教学与管理》2007,(12):155-156
一、模糊教学艺术融合着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灵性 近代传统教学过多地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要求教学一步到位、学习误差一次纠正、教授方法一讲到底、教学评估一律量化。面面俱到的讲授、精批细改的作业、限定统一的学习目标……教师醉心于运用雕塑艺术对教学进行精雕细刻。教学模式程式化、  相似文献   

10.
人类模糊思维的存在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质,决定了模糊艺术可以应用于语文写作教学。模糊艺术本身具有情境性、渗透性、启发性,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所以,它有助于写作思维的拓展;有助于写作语言的生动得体;有助于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但是,模糊不等于“含糊”,我们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对待写作教学中的模糊艺术。  相似文献   

11.
杨晓霞 《成才之路》2010,(26):96-97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了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的教学手段,往往却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进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教育情景和教育时机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下机械化、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模糊教学艺术应该回归到教学“视界”中来。通过教师的“不言之教”、引“惑”为诱和引入“歧路”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地体悟和感受知识:通过教师适当的“蒙娜丽莎”式微笑、蕴藉的手势和躯体曲直的变化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启发式教学的快感:通过教师个体启发、暗示提点和顺水推舟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和匡正学...  相似文献   

13.
模糊教学论     
本提出了模糊教学理沦,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述。章认为,模糊教学艺术适用于人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其模糊特征表现为教学的整体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其艺术特征表现为情感性和审美性。模糊教学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感、发散思维以及知识的整合和运用。章还提出了模糊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辨证原则、变易原则和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模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的推进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素养、教学艺术、创新意识和学生的学习常规、学习习惯等方面构建课堂教学质量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并示例课堂教学质量的模糊评价。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不只是科学,更是艺术,因为在教学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教学艺术又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学距离艺术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时代的发展、课程和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适度的教学距离观,并在教学中加以艺术地贯彻,这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节目主持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以追求学生个性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的。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鉴节目主持艺术,在引导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要借鉴节目主持艺术,是因为节目主持艺术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能激发学生灵感。小学语文教学借鉴节目主持艺术讲究语言激趣,情感激趣,辩论激趣,表演激趣。  相似文献   

17.
模糊教学艺术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教学方法,它以准确性为前提,充满着科学和艺术融合的灵性。它既不是模棱两可,也不是含混不清,更不是糊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教学板书艺术原理与技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板书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高超精湛的教学板书艺术,是展现教学内容的“屏幕”,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导游图”,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炼和浓缩。研究教学板书艺术,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一、教学板书艺术的意义   1.教学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   受学生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死搬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而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艺术的加工和提炼,通过板书将教学内容的精华突现在学生眼前。   (1)理清教学思路 教材编者或课文…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听觉艺术,它所表现出来的音符的间接性、音响的流逝性和音乐的混沌性等特质使欣赏教学有了特殊的需求。每个人在原有听觉经验、生活经验及情感经验的基础上,会对同样的音乐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体验和感触,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如果此时教师"精确"地解释、描绘出音乐"唯一"的情境,让学生在认识上、赏析上达成"共识",是不符合音乐作为艺术带给人类多元化内涵的精神实质的。而模糊教学法的实施旨在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音乐思维的空间。在模糊教学法中没有"正确的""唯一的"的赏析标准,只有自由的、宽泛的、独特的体验和情感。  相似文献   

20.
模糊教学是针对精确性教学造成学生全面性不同程度的失落而提出的. 模糊教学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形成"大教育"意识具有富有成效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