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个性化写作灵感,抒写出戎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的个性化章来,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关注社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以“我手写我心”的态度去抒写有一定层次一定见地的真我作品来,才能让学生的习作放射出个性化的异彩。  相似文献   

2.
闭思明 《中学文科》2007,(11):69-69
“下水作文”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现作文来源于生活的本质。 只要教师肯于关注学生的生活,以“下水作文”的形式应该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体验生活,发掘事情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作文能够并善于抒写“真性情”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许书明 《教育探索》2005,5(10):63-64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是研究个性化作文的理论基础:“个性化作文”具有自由抒写、自主创造、自我超越几个基本特征个性化作文的目标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包括终极目标、基础目标、阶段目标和前瞻目标个性化作文教学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文教学强调学生体验生活,说真话,表表情,鼓励学生抒写对生活具有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作文个性化的教学,应力避模式化及板块化的做法,使之在具有较为深厚扎实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最终导向学生作文的真正个性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不但要通过减少限制与自然抒发的方式来进行有效引领学生,更要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指导与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锤炼作文的个性化来完成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程秀娟 《考试周刊》2013,(99):58-58
为了让学生作文流露出真情实感.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彰显“以人为本”思想;践行生活作文思想,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发挥作文评价功能。鼓励学生抒写真情。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作文。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品味文本,抒写个人见解;品味生活,激活写作素材;品味语言,自由表达。通过这些,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作文。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品味文本,抒写个人见解;品味生活,激活写作素材;品味语言,自由表达。通过这些,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相似文献   

9.
吴明珠 《学周刊C版》2011,(5):136-137
“写作是最富有个性化、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劳动,写作教学要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厚实的文化基础上创造性地抒写自我、表现世界。”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一再强调内容的生活化,情感的真实化,语言的自由化,表达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倡导学生习作个性化。让学生抒写自己的心灵,展示自身的魅力。按理学生对作文应该感兴趣,可实际情况是有些教师在作文训练时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提高。在作文的批改中重“打分”轻批改、评讲。结果使学生对作文无兴趣,甚至害怕作文。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两难”境地,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作文出奇制胜?关键在于在作文中融合生活元素,促进生活与作文的共生,完成个性的表达。其一,把生活元素融进作文,不仅要引导学生展现自我存在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更要有突破一般的思维方式,用独特方式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抒写具有个性色彩的情感体验;其二,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审视平凡的生活,写出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平中出奇。其三,引导学生运用能体现生活本质的个性化语言。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对话的自然产物。作文教学只有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绪,产生倾吐的欲望。基于此,本教学设计试图体现一个“放”字、一个“真”字和一个“趣”字。放,即放飞心灵,放开思维,放达情感,放手表达,让学生自由畅达地去抒写那多姿多彩的寒假生活;真,即真实的生活,真我的体验,真情的流露,真切的表达,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趣,即无邪的稚趣,天真的童趣,纯真的情趣,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享受作文的乐趣。我们只有让作文透发出学生生命的本真,保持着其特有的“原生性”,童心、…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作文来感悟生活,抒写情感,发表见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也就是说,生活离不开作文。尤其是聋哑儿童,有口不能说,所以,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改革作文的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写作是这样要求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生活、人生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与原大纲“表达真情实感”相比较,无疑要求学生注入更多的生活激情,绽放思维的火花,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与感受。一、还原生活本色,大胆抒写生活感受时代在飞速地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空前的进步,幸福与满足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但是正如最灿烂的阳光也难以照射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一样,我们那精彩无限的世界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尽管它并非主流,然而也并不能抹杀它的存在。有一个学生以“靠”为话题,…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教师的作文教学按部就班,缺乏个性化教学。如指导过于详细,失去个性化表达;作文题材单一,失去个性化感受;开发教材不够,失去个性化训练。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让学生自行理解、真情抒写,教师要努力开发教材,通过巧妙补白等方式,使学生乐于表达,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实之事、真实之人、真实之情,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生为本”的作文评价标准指教师尊重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情感、个性化生活体验、个性化思想,关注每个学生的作文成长过程,而不以传统“应试作文”模式化标准来束缚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基础性标准、真实性标准、创意性标准、激励性标准、过程性标准、差异性标准,体现了生本作文评改理念,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写我要写的.抒真情实感.这是高中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最集中的体现。所谓个性.是一个学生先天固有的以及在后天的一定社会条件、家庭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性格。学生在作文中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构思立意.从文章的内容到语言的运用都能体现出一个学生自己的性格,我认为.这就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考试的半壁江山,也是师生都极为头痛的难点。基于此,从学生初一入学,我就找寻着让学生“乐”于去写,“敢”于去写,“善”于去写的作文通道。带着这样的愿望,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感受生活本真,抒写个性风采”的作文教学模式,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程翔 《湖北教育》2003,(5):44-45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中小学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内部的规律。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学习写作的有关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写作的技能,一篇作文常常是在规定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