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形罩》是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中埃斯特的一系列精神失常行为可谓作者普拉斯真实经历的写照。笔者从"分离—转变—回归"的成长理论出发,通过梳理埃斯特"分离后的叛逆""转变中的迷惘"及"回归前的疯癫"这三个阶段,分析埃斯特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
《钟形罩》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以来,众多学者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的形象,认为小说记录了埃斯特从自我疏离到疯癫,直至重建真实自我的心路历程。然而埃斯特是否真正疯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章将从父权社会的压制和女性榜样的缺失两个层面来分析埃斯特精神崩溃的原因,从而揭示她的疯癫只是父权文化给予的标签,并不是其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这种所谓的"疯癫"是20世纪50年代觉醒的美国女性对性别政治的反抗形式,是一种充满反叛精神的"理性疯癫"。  相似文献   

3.
因为周身笼罩着让人窒息的"钟形罩",《钟形罩》中女主人公埃斯特自杀以逃避;而"钟形罩"的形成源自于她在青春期感受到的爱情的幻灭、友情的缺失、亲情的淡漠和社会支持体系的无效。埃斯特的经历对于现今社会的大学生、尤其是遭受精神痛苦的女大学生们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大学生们要以埃斯特为前车之鉴,避免遭受精神崩溃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该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罩》来感受主人公埃斯特语言在故事不同阶段的运用,来探寻文章的魅力所在。由于埃斯特从事编辑工作,她对语言有着独特的见解力和洞察力,研究小说中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王岩 《培训与研究》2006,23(7):29-31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女主人公埃斯特的青春期精神失常和尝试自杀的行为是作者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分析埃斯特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的选择时的困境、保持贞洁的矛盾心态以及其自身的心理问题,试图阐明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困惑、忧虑和失望。  相似文献   

6.
《钟形罩》实质上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的身体故事。冷战时期的美国女性生活在钟形罩般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中,沦为身体政治的受害者,逐渐失去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被迫扮演父权社会所定义的“正常”女性。身体成为束缚和囚禁女性的牢笼,同时也是她们抵制和反抗父权制规训霸权的有力武器。以女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为代表的女性人物,通过挑战“女性奥秘”所代表的文化意识形态、抵制商业操纵和逃离医疗控制等方式,解构社会规训霸权对她们的操控,最终成功夺回自己身体的部分自主权。  相似文献   

7.
《钟形罩》和《无字》分别探讨东西方不同生活年代的女性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心理状态及出路问题,意义深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两者在迷失和抗争两个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男性话语权下东西方女性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迷失及通过极端的疯癫进行抗争的原因。她们的努力表明东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开始反抗男权文化并且积极重构女性主体。  相似文献   

8.
《钟形罩》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西尔维娅·普拉斯在这部小说中寄托了自己成长中的迷惘情绪。本文将《钟形罩》及普拉斯本人置于20世纪中期女权主义盛行的年代,透过女性道路选择,诠释西尔维娅·普拉斯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魏磊 《铜仁学院学报》2012,(4):23-26,30
《钟形罩》是美国当代自白派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唯一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的死亡和重生意象与其诗歌一脉相承,凸现了作者一贯的创作主题。文章从象征性地回归母体和凤凰涅槃这两种仪式出发,分析和解读《钟形罩》中的重生仪式,并从中透视出小说与诗歌重生主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小说《钟形罩》是美国女作家西尔维亚.普拉斯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带有强烈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天分的年轻女孩在拒绝尊重女性抱负的社会中走向精神崩溃的故事。对叛逆女性灵魂深处痛楚与迷惘的勇敢而真诚的剖白使《钟形罩》受到了世界各地女性读者的推崇与喜爱,而普拉斯也以她独特的文风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大胆探索为世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