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外治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10年来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的相关文献整理并进行归纳;结果:发现中医外治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方法众多,但疗效大致相仿;结论: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经虽然方法众多,但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使用。现将近10年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提取腧穴处方,建立数据库,对腧穴归经、体表分布、特定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3篇文献,涉及41个腧穴,使用频次349次,三阴交应用频率最高,关元、气海、次髎、足三里、地机等为高频腧穴;常用经脉是脾经和任脉;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和腹部;特定穴以募穴和交会穴最常用;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关联性最强的穴位组合为关元-三阴交.结论:温针灸疗法原发性痛经选用腧穴多具有温补性;重视疼痛部位腧穴的应用,善于特定穴的应用,尤其是募穴和交会穴,核心腧穴组合为关元-三阴交,以远近配穴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60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结合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30名。治疗组给予关元、十七椎,双侧地机、次髎等穴位埋线,并予腰背部、骶部、腹部、四肢部推拿治疗;西药组予经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通过症状评分值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减轻疼痛及改善伴随症状,疗效满意,且较单纯止痛药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逐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加用补肾逐瘀汤治疗。最后查看两个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小腹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小腹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逐瘀方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文献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情况,提供针灸临床运用的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近些年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方法丰富、技术新创不断且疗效显著。结论:针灸是神经性耳鸣常选用、适用人群广泛、特色鲜明和疗效突出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文献资料并形成论文,简要总结中医药在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方面的进展,进而为临床上治疗和研究盆腔瘀血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数据库收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总结了中医药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辩证论治、治疗及疗效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结论:所整理的资料具有实用价值的,为该研究提供了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24)
目的:评价单纯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PMI)的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至2019年8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内含针灸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发表文献。经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后,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用于评价分析的文献共12篇,涉及患者1178例,质量评价总体文献质量偏低。Meta结果分析显示针灸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及安慰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支持单纯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及假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对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7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在校生诊断为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滞的女生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口服布洛芬颗粒治疗;B、C两组为实验组,予灸三阴交、关元穴,其中B组每次施灸20分钟,C组每次施灸40分钟。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治疗后及治疗后三个月经周期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VAS评分及CMS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依据终末随访评分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间比较年龄、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VAS评分,治疗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比较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前及第2疗程治疗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3、4疗程治疗后及终末随访时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终末随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施灸时长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灸可显著改善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瑶医特色疗法在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检索10余年来瑶医常用特色疗法药浴、挑针、熏洗、药灸等治疗常见病的相关文献,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外治产后妇女康复、风湿病、关节痛、原发性痛经、肠易激综合征等均有较好疗效。结论: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在常见病的治疗方面疗效肯定,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对鼻咽癌放化疗后所致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应用。方法:统计近年来鼻咽癌进行放化疗后出现的全身性症状、局部症状等文献,并从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价等方面综述针灸的治疗进展。结果:针灸尤其结合其他方法在局部症状、全身症状等方面有良好临床疗效,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针灸为防治鼻咽癌放化疗后所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