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能够为高校“三全育人”提供丰厚养分,有助于推动高校“三全育人”落地落实,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校园文化建设。但目前我国高校精通安徽优秀地域文化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有待扩充、学界对安徽优秀地域文化整理研究有待进一步增强、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程度与途径有待进一步加深与拓宽。为此,高校可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外实践研修等方面入手,将安徽优秀地域文化深度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这既是“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又是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客观要求。这种融入,有助于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与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深挖掘、巧设计、走出去、重引导,将地方红色文件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高校首先应努力解决当前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现实困境,增强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其次应构建“宣讲—服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加强“三全育人”,创建红色文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红色文化融入后得到拓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4.
冯慧  杨可 《河南教育》2023,(5):31-33
红色基因教育与“三全育人”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在丰富高校教育资源、筑牢学生精神之基、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红色基因教育与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要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切入,促进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融入,绽放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作为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打开“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格局的有益途径。研究鞍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实践模式,对于加强鞍山地区红色文化的保护和鞍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基于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现状,高校在系统推进“三全育人”实践探索中,要强化主渠道和主阵地意识,探索“点、线、面”立体红色育人体系,有助于大学生对红色基因厚重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有效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确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路径,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推进学校育人工作取得实效,彰显地域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能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又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将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融入”的必备条件,构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评价效果创新的“融入”基本模式,从而提升以文化人、以史育人、以史鉴人的红色文化育人效果,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国家富强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不断凝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精神形态。新时代,红色文化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将其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内在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融入资源缺乏整合、融入过程缺乏保障、融入方法缺乏创新、网络平台利用不足等问题影响着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打造优质教学基地”“加强协同联动,提供系统支持保障”“创新融入形式,提升教师融入能力”“依托网络平台,推动网络教学赋能”等措施,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1.
莫平 《快乐阅读》2023,(3):123-125
<正>“三全育人”的提出是以提升教育的全面性为目的,旨在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能够得到系统、全面的教育。中职学生正值思想、心理及行为习惯的成熟转化期,在对其实施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立足“三全育人”视角,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广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职院校及教师需要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将其融入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能够使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同时,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艰苦奋斗十三年,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功能和思政价值。当前,随着“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深入,研究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育人作用,增强思政课建设效果,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现实依靠,也为保护与传承红色文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红色场馆是传播红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进程中,其种类样态及建设成效不断地丰富和拓展。高校红色场馆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契合着"三全育人"工作核心的发展规律并提供了内容资源、方法资源与环境资源。同时,"三全育人"体系为红色场馆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良好平台。然而,高校红色场馆建设面临多元化思想冲击、保障体系亟待提升和传播形式符号化的侵蚀等现实境遇,应从提升主体素养、丰富红色内容和整合红色资源三个方面着力,寻求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红色场馆的路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的重要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与教育意义。数字化技术能够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有助于赋能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打造思政金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把握“Z世代”大学生的特质,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开发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搭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共享平台,探索分享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主要载体。将党史国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帮助学生增加信心、增进团结、增长智慧,是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基于“以学生为本”育人理念,阐释党史国史蕴含的思政课教育价值意蕴和融入原则,从筑牢信仰根基、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网络素养三个层面论述党史国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增强党史国史教育和高校思政课融合育人的感染力、时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打造特色“大思政课”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积极探索与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抓好课程主课堂,铸湖湘红色之魂,实现课程育人;创建网络新课堂,研湖湘红色之学,落实网络育人;运用实践大课堂,践湖湘红色之行,强化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为了实现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福州英华职业学院立足实际,将其厚重的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与环境营造之中,实现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三全"育人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红色出版文化是出版专业教育的重要养料,其中红色出版家、红色出版物和红色出版地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德育价值,对高职院校培养立场坚定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出版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双维度专业育人课程、创新文化传承育人载体以及拓展多方联动实践育人阵地等路径,将红色出版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出版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出版文化的德育价值,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专业特点转化为育人特色,提升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校史是一所学校精神血脉的积淀,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红色校史作为红色文化在学校历史中的缩影,如能将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有效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京邮电大学作为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所高校,其校史中蕴含了宝贵的红色基因。文章以南京邮电大学积极推进红色校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从理念、素材、载体和模式4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为例,探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成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育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摇篮,应积极地将红色文化引进思政教育,让红色文化助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但在推进过程中依旧存在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融入效果不佳等问题,高校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策略,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第一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与红色文化结合,创新发展融入路径,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