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2023年10月16日,国家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共7章60条,内容涉及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例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规定:学校应当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合理使用并指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23,(S2):6-7
<正>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随着网络日益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素养促进也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问题,细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既有规定,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成熟经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应运而生。在立法理念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与儿童保护的国际条约相衔接,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指引下,突出社会共治,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注重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协调。在逻辑结构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通过打造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平台责任共同体,汇聚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合力,在明确头部平台特殊责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保护、提倡全民共治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网络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通过网络学习与生活,但是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欺凌等风险。2024年1月1日起,一部和这些问题息息相关的行政法规开始实施,它就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部行政法规,看看它规定了哪些内容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制定这部行政法规,是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制定既是我国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又是未成年人保护实践持续探索的成果。该条例从现行网络治理的基本制度出发,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全面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制度体系。在顶层设计上,该条例构建党委领导下的社会多元共治机制,将国家网信部门明确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统筹协调部门;在治理方式上,条例强化网络平台数字守门人制度,要求平台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承担主体责任;在内容规范上,条例既载有倡导性条款,又包含禁止性事项,持续推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条例完善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单独同意的明示授权制度,展现出保护主义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9月1日,《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旨在促进家庭教育发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高家庭成员素养,维护家庭和睦、社会稳定。该条例规定,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参加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营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结合四川省实际,对立法规范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对残疾未成年人,弃儿、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8.
大嘴博客     
《小学生时空》2009,(11):1-1
大嘴播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近日审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下称《条例》)。《条例》中对生产销售未成年人食品、用品的行为及校园周边娱乐设施的设置、学校“减负”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该《条例》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撑起了“保护伞”。  相似文献   

9.
2014年3月1日,新修改颁布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国内第一个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城市,早在1987年上海就颁布了我国首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这也是上海继1997年、2004年之后再次对条例进行修订,而此次修订的焦点聚焦在了未成年人安全上。  相似文献   

10.
《华章》2004,(2)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日前通过,全市275与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将再次获得法律给予的保护。该条例为新时期北京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立下了严格规范,其中呈现六点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修订版未保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网络保护"专章坚持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目标,展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协同化、常态化、制度化实践指向。筑牢网络保护"防火墙"要深化增智之行,凝聚网络舆论的正能量;夯实植德之行,激活网络时代的关心品质;推进守法之行,兜住网络空间的法律底线。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有害网络内容治理的规定过于原则性,难于解决运动式治理存在的分散化、外部化问题,需要抓紧制定配套法规来加以落实。建议国家适应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特点,树立集约化、内涵化治理理念,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时,构建集约化行政监管和社会共同治理体制,建立监管技术人才培养、未成年人保护技术嵌入和举报人奖励保护等内涵化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2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条例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采取技术措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时间和单日累计时间,禁止未成年人每日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这一要求被网友称为"网游宵禁"。时下的网络游戏已成为一个庞大产业,未成年人也逐渐成为网民主力军。数  相似文献   

14.
李韦唯 《江苏教育》2023,(17):90-92
<正>一、教育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并首次明确规定,要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是否具有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能否与时俱进,正在成为开展未来教育的先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湖南教育》2006,(9):4-4
广州日报报道,提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出售烟酒。任何人不得要求未成年人为其购买烟酒。  相似文献   

16.
最近,北京市12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该法规对近几年未成年人保护中遇到的新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未成年人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条例》在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规定。例如,第17条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制止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未成年监护人的行为,包括“擅自夜不归宿”;“不满16周岁,未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许可于22时以后外出”。另外,《条例》还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得让其中途退学。因…  相似文献   

17.
孙瑞灼 《教育》2009,(2):5-5
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特别突出了家庭保护和人性化关怀,其中规定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否则将构成违法受到处罚。(2008年12月28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特别突出了家庭保护和人性化关怀,其中规定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否则将构成违法受到处罚。(2008年12月28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9.
今后在重庆,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私自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短信等个人信息……日前,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条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作出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背法律规定,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9,(4)
杨涛2008年12月29日在《新民晚报》撰文: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特别突出家庭保护和人性化关怀,如规定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学校设施配置应当照顾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