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脑容量与智商的关系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许多人不同意大脑越大越聪明,但新的研究却证明,大脑容积越大确实越聪明,因为大脑容量大,神经细胞和神经网络就越多,处理信息也越快。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也是收集人体资料最多的信息库。从馆内的资料中收集编纂的《人体年鉴》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闻的有关人体的最惊人的统计数字和奥秘。人体奇迹惊煞人人的大脑约有100亿个神经细胞,比体内任何其他组织所含的神经细胞都要稠密。在人的大脑内,从一个神经细胞到另一个神经细胞间最快的神经冲动,每小时的速度为250英里。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绞尽脑汁”,而脑汁真的会“绞”尽吗? “脑汁”即为大脑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指出,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不能像人体其他组织细胞那样不断分裂更新,且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向大脑“告别”,但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人即使活到百岁,充其量也不过损失4000万。6000万个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4.
《知识窗》2011,(1):63-63
人们常说“绞尽脑汁”.而脑汁真的会“绞”尽吗?人们平常所称的“脑汁”即为大脑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指出.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不能像人体其他组织细胞那样会不断分裂更新.且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向大脑“告别”.但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人即使活到百岁.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03,(12):39-39
研究发现,人在冥想的时候,脑部活动会发生变化,从而令情绪放松,甚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使我们知道我们活在世界上。这神奇的五种感觉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科学开始揭示这五种感觉最深奥的秘密。今天人们知道,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在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感觉,也不是用舌头品味。秘密在于大脑,感觉的经历越丰富,大脑灰质的工作效率就越高。反过来也一样,反映到大脑的情况,也会反映在这五种感觉上。一个人患了某种精神疾病,可以改变味觉和嗅觉。尽管多种感觉的准确原理仍是一个谜,但是神经…  相似文献   

6.
科学为什么?     
正数数能帮助入睡吗?如果你只是放松地随便数一数,倒是有点作用,因为这会帮助你放松大脑,但是如果你刻意地数数,集中精神,那你会越数越精神。如果数数的时候注意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本来快要休息的神经细胞重新兴奋起来,这样反而更不容易入睡了。如果睡不着觉,只要放轻松就可以了,不要刻意要求自己马上睡着。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的最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具有很多个实用功能,但也具有不足和弱点。如果我们对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大脑。大脑有两种注意力注意力是大脑最重要的功能,我们每天做事需要使用注意力。但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做有些事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做另一些事却又无论如何集中不了注意力?其实,大脑有两种注意力系统。一种叫做"自下向上"系统,它会自动把你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有刺激性或者可能很重要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8.
6.你的社交型大脑神经细胞会注意到错误,并具有学习别人的欲望有些神经细胞会嘲笑错误,另一些则会强迫一个人觊觎别人的东西。通过研究这些现象,科学家们要搞清楚的不仅仅是幸灾乐祸和嫉妒到底产生于大脑的哪个部位,他们正在极力研究社交影响是如何蠕动进人类大脑的。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正>为何压力越大越能吃?人在有压力的时候进食,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逃避压力的渠道,就像在头脑里切换了频道,进食时候暂时不用考虑导致压力的那些问题。事实上,在有压力感的早期,人的食欲一般是被抑制的,因为这时候大脑底部的下丘脑面对反应,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这将抑制食欲。同时,大脑还发送信号给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激发人体的"战斗或者逃跑"应激反应,这也会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也许未来单个的人不能变得更聪明,但人类作为一个集体,依然潜力无限。近半个世纪以来,电脑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元件越做越小,电脑的体积随着愈益变小,速度几乎隔年翻一番,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这些元件毕竟不能无限制地小下去,所以电脑的发展将很快遭遇瓶颈。其实,不单是电脑,据有些科学家说,人脑的发展也已经遇到了瓶颈;也就说,那种认为通过进化,我们会越变越聪明的想法,也许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几乎所有能提高人类未来智力的"设计方案"目前都已经走到了极限,就单个的人而言,智力已经没有多少可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研究后提出,垃圾食品之所以诱人,除了的确美味外,更重要的是垃圾食品含有的脂肪会抑制体内某些控制胃口的激素分泌,使人胃口大开,越吃越香。也就是说,人体内有胰岛素之类的激素,它们就像饮食监督员,一旦摄入一定数量的食物后,激素们就会通过大脑发出警告:别吃了!但当吞食含有大量饱和脂肪的垃圾食品时,脂肪分子会刺激大脑,使激素发出的警告信息变弱,甚至完全被"屏蔽"。当一个人失去了饮食监  相似文献   

12.
神经细胞典型结构如果我们缩小100万倍,跳入自己的大脑,就会惊异地发现:一棵棵“大树”突然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每只神经细胞都长着一条长长的“树根”和许许多多的“树枝”。为什么它们会长成这个模样?一直以来,全球的神经科学家试图寻找到答案。近日,从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了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丘脑的器官,是名副其实的"翻译官",它能翻译身体发送过来的感觉信号。正常情况下,人在移动时,肌肉也在移动,眼睛会观察走过的距离,同时我们的内耳有个"平衡传感器",可以很好地调节机体平衡,丘脑会整理各种信息,告诉大脑。人在车上看书时,内耳还在调节平衡,但是我们的肌肉和眼睛得到的信息是"人是静止的",丘脑把这两个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们早就弄清楚了:大脑越大,神经细胞越多,构造越复杂,动物就越聪明,学习就越容易。能否教会既没有大脑而身体里又没有神经细胞的生物做什么吗?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正狗狗会为了得到一块饼干的奖赏而不厌其烦地配合主人做任何事。有时,人们会因此笑话它们"贪吃"。其实,人类也不例外,尤其是当面对甜食诱惑的时候,人类的自控能力简直瞬间沦为负值。大多数人"嗜糖",是因为当我们的味蕾感受到"甜"的时候,大脑的部分区域也会随之兴奋。甜不甜,问大脑但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糖在人们大脑中的反应也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糖"而感到"甜"。比如,患有进食障碍的人对糖的反应就与健康人有所不同。对此,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05,(11S):40-40
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学习能增加脑神经细胞的部分机理,为“大脑越用越灵”找到了科学根据。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用电极刺激实验鼠的脑切片,并使人为刺激程度与“西塔波”产生的刺激程度相同。他们发现,这种刺激使神经祖细胞发育成了脑神经细胞。人在记忆某些东西时产生的“西塔波”  相似文献   

17.
正相信大部分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被吓了一跳的时候,突然会怔住,并且大脑一片空白,全身也动不了了……难道是大脑短路了?这背后有啥原理呢?原来,人在处于惊吓状态时,机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因性休克。当你受到惊吓时,短时间内心理上产生极大震撼,肾上腺素来不及分泌,此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心因性休克。休克会导致血压下降,继而大脑供血不足,影响思维能力,就会导致我们常说的"脑海中一片空白"。而随着短暂心因性休克结束,人的机体就会来到第二阶段"应急状态",医学上称为"应激反应"。此时  相似文献   

18.
曹刚 《世界发明》2002,25(7):29-29
为什么人在生气时常常会感到胃疼呢?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迈克·格肖恩教授认为: “那是由于我们的肚子里有个大脑。”肠壁上的网状物是消化的总开关实际上,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19世纪中期的德国精神病医生莱奥波德·奥尔巴赫。在一次用简易显微镜观察被切开的内脏时,他惊奇地发现,肠壁上附着两层由神经细胞和神经束组成的  相似文献   

19.
杨凡 《百科知识》2013,(12):17-18
毫无疑问,电脑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但它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大脑。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今天,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大脑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神经科学家已经揭示了人脑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习惯做法会实实在在地改变大脑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林泉 《百科知识》2014,(9):28-31
正为什么对越亲的人越没耐心?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这是因为对亲人的期望过高。一般来说,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我们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