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学生发展、彰显文化的教育意义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然而,审视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在一些学校出现明显的"形式化"倾向,将文化建设仅仅视为一种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教育价值扭曲的外在形式。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要义在于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应该牢牢记住的是,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03年,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8%,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8人,校园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56个教学班,学生2682人。学校秉承"办精办好育才,做大做强名校"的宗旨,以"育才永远让社会满意,育才永远不满足自己的"为使命,践行"做有故事的教育,建有文化的学校"的目标,狠抓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我曾经的一位老校长说过:"学校,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们的心情激荡的地方,走进学校,应当让他们能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这话说的就是学校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领导、教师、学生内在价值的外显。文化引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里,每个人的思想、行动都在相应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引领下变成一种主动和自觉。本文就学校管理中应该具有的文化意识,以及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4.
主题型学校文化是蕴含着学校文化主题思想的一种学校文化类型,是由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构成的价值行为体系.山西省长子县东方红学校基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校名"东方红"凝练出"阳光文化",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在学校阳光文化的统领下,建设阳光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5.
董长林 《教育》2015,(10):52
淮阳西城中学就坐落在羲皇陵前、龙湖岸边,学校拥有无限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学校围绕"传承伏羲文化,打造阳光校园"的文化理念,努力挖掘地方历史文明,结合现代教育需要,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就一些主要做法概括如下。确立"传承伏羲文化"的理念学校领导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如果光靠模仿与抄袭,哪怕"拿来"千万家,永远不会成特色,也积淀不了真正的内涵。学校文化建设也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的文明,构筑学校文化基石。所以前面笔者介绍淮阳的悠久历史与伟大文明,其实是介绍西城中学文化理念的由来。了解了淮阳就会理解:淮阳  相似文献   

6.
陈冬 《江苏教育》2014,(10):62-63
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风气、教育哲学等精神意识影响学生,春风化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由此可见,学校文化之要义就是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永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引导师生建立阳光的生活态度,让教师享有幸福的教育人生,让学生拥有快乐的成长之路",是我们这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多年来,我们立足校情,将"阳光教育"作为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强力引擎,成为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品质"的重要抓手,追求卓越,崇尚阳光,努力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坚持"托起心中的太阳"的哲学精神,创树"仁爱、智慧、健康、上进"的核心价值观,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公平规范:阳光教育观照下的管理文化近年来,我校一直努力打造公平、规范的阳光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创办于1904年,校名几经变更,2000年更名为"海门市育才小学"。学校毗邻城市绿肺东洲公园,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学校以"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为核心理念,以"日新日进"为校训,努力打造绿色教育品牌。书香是文化的传承,书写是精神的滋养,书画是经典的浸润。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三书课程"的建设,让"书香·书写·书画"在校园实现全方位的"融合"和"贯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力量、体验成长,成就每一个育才人的精彩与灵动。学校秉承"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提升学校"的发展思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化是"人化"的"外化"形式,学校精神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文化本身比较复杂,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要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文化影响,学校必须重视精神文化的选择。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要以"真善美"为标准,同时要促进学校组织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广义地讲,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它是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下,以师生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它包括了自己的办学理念、特色与风格。如北大师生追求“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哈佛大学要求师生“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百年的育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积淀,育才的…  相似文献   

11.
阳光体育是体现阳光育人精神的体育理念."阳光育人、和谐发展"要求学生和教师拥有阳光的心态,以自信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主动追求和实现和谐发展.阳光育人的精神实质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文明的行为、宽厚的胸襟、和善的心态、自强的精神,拒绝平庸、不断挑战自我、有选择追求卓越.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让每个学生都能活泼地发展,让每个学生运动起来,人人享受体育"是高家岭镇中心学校的育人理念.为加强体育工作,该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从而创建了学校的文化特色——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3.
我们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有一种追求教育幸福的精神性本能.阳光教育是幸福教育的至高境界,就是要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阳光,在教育追求的实践中享受阳光的恩赐,达到培养完整而丰满的人性这一目的,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阳光文化引领阳光教育的教育追求 阳光文化:文化是个好东西,"文化引领发展"是硬道理.一所阳光的学校必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们苏州十中努力营造一种文化的氛围,传递中华文化、中华精神乃至整个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校友费孝通"文化自觉"理念的启发下,理解、梳理、传承学校的文化和历史,建设"最中国"的校园。在费孝通心中,永远抹不去对振华母校(我校的前身)的记忆。他自豪地说:"那个学校名叫振华。苏州人大  相似文献   

15.
张喆军 《甘肃教育》2014,(16):30-30
正新时期,在大力倡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建校园特色文化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要求更高远、竞争更激烈的环境。学校能否在激烈竞争的高地上占有一席之地,脱颖而出赢得先机取得主动,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笔者认为打造具有核心凝聚力的精神文化,让文化建设"接地气",才能使学校在特色发展之路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能创造出一种潜伏的、弥漫的、浸染于整个校园的精神风范,激励着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就是不脱离学校实际,不脱离学生这一群体,贴近师生生活,提炼传统文化,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引导、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人校合一,凝神聚力,使学校充满催人奋进的人文魅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流学校管理靠文化,二流学校管理靠制度、三流学校管理靠校长。有了学校文化,才能使学校的长期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创新理念,提升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师生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是学校的精神。精神文化建设,要树立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理念,使学校精神文化富有时代特色,努力使师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17.
办学特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体现,青岛市实验初级中学的办学特色可以归纳为人本立校,快乐育才八个字。学校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弘扬厚德博学、广雅和谐、务本求实、志存高远的学校精神,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以理念文化为支撑,积淀教师文化,培育学生文化,构建深程文化,塑造课堂文化,探索管理文化以及营造校园文化,初步搭建起全面系统、科学务实的文化体系,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认真地阅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后,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中,"阳光"一词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进而形成一种意识: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有新的教育理念——阳光教育理念。阳光给我的感觉就是活力、温暖、自信。那么具体到实施新课标下,最基本的就是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要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发展。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用阳光教育理念来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文化和特色。"我校依托三面环海的区域优势和渔家文化资源,将"海洋特色"定位为学校发展的特色目标;秉持"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立足"海文化·大教育"的办学思想;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推手,大力推进特色办学和文化育人,构建起以海洋文化为主体,以阳光德育和经典读写为"两翼"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范畴的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过去粗放化、随意化管理而说的.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所以,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常态工作,成为工作品质,成为学校文化.精细化管理需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一、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共同信念的形成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只有扎根学校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最终变成教职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才能形成工作自觉.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我校通过各种学习、研讨,从思想引导和宣传发动两个方面,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让全体教师明确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了解学校整体工作,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只有全体教师认同了,才能形成学校共同的信念,那是负责的精神、服务的态度、优秀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