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是一本很精彩的教育专,是一本有关教学成果和教学前景的书,是一本讲述当老师的意义的书,是一本面向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的好书,也是一本讲述爱与尊重的书。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每每看见学生的日记本,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每一本日记,都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每一本日记,都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一本日记,都记载着我和学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唐人类书的引用,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4.
邓遂夫在《走出象牙之塔》一书中说,畸笏两次修改并增补了甲戌本,他还誊录过丙子本,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甲戌本自成系统,或与靖藏本为一系,其余版本是另一系,其祖本是丙子本,而其近亲皆为已卯、庚辰本。  相似文献   

5.
同事,是一本无字的书;同事,是一本教科书;同事,也是身边的课改指导者。如果说我如今进入到课程改革的行列中,那也是在同事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迈向新课改的。  相似文献   

6.
诗译英法领风骚———访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本刊记者王国祥早就想采访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不久前,一位朋友给了我一份许先生的著译表。表上列出了许先生已出版的42本著作的书名,其中3本为翻译论著,一本为回忆录,38本是译著(中译英22本,中译法4本,英译中4本...  相似文献   

7.
偶然在办公桌上翻到一本杂志,竟然是一本全新的《河北自学考试》,原来是正在参加自学考试的小师妹订阅的,我又身她多要了几本,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相似文献   

8.
豫仁 《河南教育》2011,(10):1-2
(一)基,是根,是本,是基石,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基周本,根深叶茂。  相似文献   

9.
读懂母亲     
6月21日晴 一天,我翻开抽屉,无意间发现了一本老旧的日记本,打开一看,原来是母亲的日记:  相似文献   

10.
1一5为非课改区试题,6一13为课改区试题1.小明的书包里共有外观、质量完全一样的5本作业薄,其中语文2本,数学2本,英语1本,那么小明从书包里随机抽出一本,是数学作业本的概率为() (2)如果小明的爸爸穿的一双42号凉鞋坏了,准备买一双同样尺寸的新凉鞋,那么应买一双多少毫  相似文献   

11.
王晓林 《山东教育》2008,(10):14-14
最近,我读到了两本关于“慢”的书。一本是健康专家洪昭光主审的《慢生活》,另一本是教育学者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对学本的解读,自学本诞生便已开始。修辞论美学强调,任何一个本下都可能潜藏着一个或多个本,任何一种阅读都可能隐含着另一种阅读。所以本的意义是没有终结的,它处于未完成状态,跟随读的体验延伸着。鲁迅的《药》自问世便引人瞩目,解读络绎不绝,都试图以自己的体验去完成。当然,都做不到。这也正是不朽学艺术作品魅力所在。譬如一部《红楼梦》,古今中外的解读有多少?事实是,愈解读,其潜本显现得愈多,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是运用多样的解读视角去丰富本的意义。本就试图运用符号矩阵理论切入本《药》,为丰富该本的意义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我自小酷爱读书,书是我成长的脚步。10岁之前,我买的最多的书是一本本连环画,《小兵张嘎》《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每当买回一本,我都视为珍宝,记不清读了多少遍。读后,又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在一个纸盒里,精心收藏起来,直到现在,我还有50多本小画册呢!  相似文献   

14.
生活之书     
王茜雯 《学子》2004,(7):28-28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仅仅是我们为之于忙碌与辛苦的对象吗?仅仅是我们生命价值的一个载体吗?不、不仅仅如此,生活还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一本书,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教科书,一本启迪人生的心灵之书,一本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充实的哲理之书。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课本,另一本无字的,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16.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钓鱼”的指南书,而是一本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材。  相似文献   

17.
书籍     
“《天使和恶魔》是一本刺激的书——我简直是爱不释手……真是一本妙趣横生,想象力丰富,悬念丛生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艺批评家乔纳森一卡勒的论述中,德里达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哲学本的读”,并对这些本进行解释。他不仅批判性地阅读了卢梭、索绪尔、弗洛伊德、柏拉图、黑格尔、胡塞尔等人的本,还对自己同时代的几位结构主义思想家列维一斯特劳斯、罗兰一巴特、福柯、拉康的本进行过评论。“他特别关注本是怎样对与之相关的哲学构成了内在的批评和消解”,提出了一种双重阅读模式,认为“构成本的各个部分并不能组成一个综合体系,而只能不断的相互换位”。从这种意义上说,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是体现在他对本的阅读策略上的。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明、清以来到底出现过多少版本至今难以考订,其中最受研究界重视的应属明嘉靖壬午,年出现的嘉靖本和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评点的毛评本。根据郑振铎先生考证,自明嘉靖壬午年之后的版本大都是以嘉靖本为母本的,毛氏父子同样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三百年来毛评本已经成为社会上最为流行的一种版本。将嘉靖本和毛评本进行比较,研究一般认为毛评本行简洁,故事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我认为毛评本在注重对情节、诗等进行大的增删以外,更注重从小处着眼,在细处生色,对人物、事件、及其环境的描述上都力求清晰精当,尤其是在语言字的润饰上比嘉靖本有了极大的提高。将两个版本细加品读,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毛评本是将嘉靖本放在案头,反复吟咏,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改,往往它只是进行了一字之改却意义重大。或使人物刻画更加符合性格特点及历史背景,或使情节发展前后通顺连贯。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中图法(少图版)》使用本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分类法“使用本”,笔者认为“使用本”是指某一图书馆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规模、服务对象,按照规范的标引规则对某一图书分类法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本馆实际情况并为之使用的规范化标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