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能被控制     
<正>近日,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控制的。他们进一步解释说,虽然梦能被控制,但并不是像电影里所讲的那样,通过某种药物或是电子仪器,走进某个人的梦境,掌控他人秘密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莱 《金秋科苑》2013,(13):47-50
1901年,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他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射线”。有人说,伦琴的发现是从废纸篓里捡回来的,事实上,是有一些科学家把他们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观察发现扔进了废纸篓。  相似文献   

3.
私人侦探佛罗斯基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和夫人团聚了。 要不是夫人阿瓦罗蒂在电话里半开玩笑地说,他还忘了明天是圣诞节呢。佛罗斯基看了看表,忙对着话筒说:“马上回来,我坐7点1刻的火车。”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花钱是花银子吗?在古装武侠剧《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黄蓉第一次见到郭靖,就"宰"了他一顿。在一家酒馆里,黄蓉点了满满一大桌子的菜,最后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银子。这时,郭靖摸出一锭黄金,命店小二到银铺兑了银子付帐。用银子结账这样的情节,在许多古装剧里都出现过,似乎也让不少人都认为古时的人出门花钱就是花银子,那么,银子真是古人随身携带的货币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人们都怕被别人利用,在不知道内幕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事情,但“被利用”在许多时候也会凝聚正面色彩。比如当同事份内的工作做不好而请你帮忙时,你大义凛然地贡献了一把,帮他做出了漂亮的成绩。事后一想,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好像什么也没得到。其实,这类付出或“被利用”往往有极大的好处。如果办公室里大家需要帮助时,都知道你是最好的选择,那么你的价值无形中已达到一定水准,或者说你已经自然而然形成了某种领导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对男性的性骚扰确实存在曾经看到一个网站聊天室里关于男性是不是会被性骚扰的争论。一个男性说,他23岁的时候在公共汽车上被一个美女性骚扰,给他的心灵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他的感受是:“事情过去十多年了,每当想起,我的心态还是十分复杂的……那么,如何解释我当时的‘兴奋’呢?我想,这与男人被强奸的道理是一样的。曾有人说,男人不可能真正被强奸,因为如果他自己不情愿就不会勃起。科学驳斥了这种观点,遇到紧张、恐慌等情绪时,男人同样会勃起。我们的身体,与我们的思想,许多时候并不是同步而行的。”一位女士强烈反对男性会被性骚扰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波格警长疲倦地坐到值班室的椅子上, 这是该吃午饭的时侯了。他饶有兴趣地望着事先准备的午餐袋:里面是他最爱吃的东西。他打开包装,那是三明治,而且涂上了厚厚的一层花生酱,厚得简直能把舌头和上颚都粘住了,这是他最喜爱的食品。他伸手打开后架上的收音机,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马上使值班室里的气氛也改变了。房门突然推开,警士乌萨伸头进来说:“波格,  相似文献   

8.
教授站在讲台上,他拿起一盒鹅卵石倒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打开一只瓦罐,瓦罐里面有一些高尔夫球,他把鹅卵石也放进瓦罐里,把瓦罐装满后让学生们看。教授又拿起旁边放着的一个方框盒子,把里面的沙子倒入瓦罐,沙子填补了瓦罐的空间,然后他又问学生:“这瓦罐是不是满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爱因斯坦、爱迪生。但是,有一位科学家的成就却几乎是以上两位的总和,并且他的成就在过去的100年里早已悄悄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改变人类的认知,甚至颠覆我们所知道的物理理论……他的名字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尽管对多数人来说,他是如此的陌生。  相似文献   

10.
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你知道吗,有一位科学家的成就,“几乎是以上两位科学家的总和”,“在过去的100年里悄悄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人类世界”?然而,很多人——不,应该说很多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11.
最遥远的路     
宋静 《知识窗》2013,(17):56-56
短片里,一位老外正举着相机自拍,身后的背景忽而是荒凉的戈壁沙滩,忽而是热闹的异乡街头,还不时有各色各样的人们在他的镜头里扮鬼脸,有时还会有悠闲的骆驼出没。他的胡子忽长忽短,表情或搞怪或故作深沉,伴随着动感的摇滚音乐,  相似文献   

12.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在 森林里修行的人,非常纯净,也非常虔诚,每 天只是在大树下冥想,打坐。 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就起身在林间 散步,偶然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到莲花正 在盛开,十分美丽。修行人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这么美的莲花,我如果摘一朵放在身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3,(2):32-35
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等说明,可能是厂商最常用的误导性小花招之一。当你在超市里放下一盒普通食品,转而拿起另一个标有“无脂肪”或“全天然”的盒子时,你可能已经上当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鼻子里只有400个受体,却可以分辨10万种气味;植物光合作作用在某个阶段的能量转化率,远超过科学家在实验里的成绩。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前后,是微观世界的量子在翻云覆雨。  相似文献   

15.
穆宪勇 《科学中国人》2010,(12):100-101
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又名福波斯(Phoebus),意思是"光明"或"光辉灿烂",他是光明之神,他光明磊落、在他身上找不到黑暗,所以他也称"真理之神"。在人类最初的认知里,光明之于黑暗,就像真理之于愚昧。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2013,(21):58-58
狄青出生在北宋一个贫穷的家庭,不甘平庸的他从小刻苦练功,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次上阵都披头散发,戴上铜面具冲锋陷阵,有勇有谋,令敌人闻风丧胆。在一次次的战争磨练中,他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战功累累的名将,和南宋的岳飞齐名。宋仁宗觉得他是个人才,便破格提拔他为枢密副使,手握军事大权。  相似文献   

17.
最遥远的路     
短片里,一位老外正举着相机自拍,身后的背景忽而是荒凉的戈壁沙滩,忽而是热闹的异乡街头,还不时有各色各样的人们在他的镜头里扮鬼脸,有时还会有悠闲的骆驼出没.他的胡子忽长忽短,表情或搞怪或故作深沉,伴随着动感的摇滚音乐,镜头右下角的数字在不断增长:1000、1001、1002……4646公里!从北京到新疆乌鲁木齐,他徒步行走了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18.
被网瘾     
罗丹 《科学与生活》2009,(10):54-57
以虚拟的角色每日例行公事,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谓现实生活,则"不过是众多弹出窗口中的一个"。如果一个人被认为对网游上瘾,其实这只是他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一部分上瘾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万户:火箭飞天第一人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在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他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20.
英国环境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50年前提出备受争议的"盖亚理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地球产生灾难性影响。现在,洛夫洛克承认他此前的预测是在"杞人忧天"。但他同时也强调气候变化仍在发生,只是没有他此前认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