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术是中国古代留下来的一项宝贵的民族遗产,它源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其美的特点又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不论是从中华武术美学的本质,还是美学特征,其美学艺术特点极为鲜明。武术的各种表现手段无不以其优美的形态,别具一格的韵律和浓烈的东方神韵展示其艺术美,使人们不仅能品味醇厚的武术艺术,而且能在刀光剑影中获得美的享受。为了使武术美学艺术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应不断探讨和研究武术美学艺术,让武术之美服务更广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武术标准化现象古已有之,它伴随着古代武术的发展与演变。当代的武术标准化建设不仅是国内武术推广的重要条件,而且是武术国际传播的必由之路,研究武术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从古代武术的标准化现象切入,透析古代标准化思想的文化渊源,探讨古代武术标准化实践的社会动因与历史经验。分析认为:"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是古代标准化思想的渊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古代的标准化理念;"圆中寓方,方中寓圆"是古代武术的标准化萌芽思想;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社会分工与合作需要是古代武术标准化实践的主要动因。针对当代武术标准化建设初期出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分析认为:国家驱动为主导是武术标准化的前提条件;框架标准与细化标准相结合是武术标准化的必需条件;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并重是武术标准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全国农民运动会武术竞赛模式改革与构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在我国农民中有着非常深厚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农运会采用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模式导致很多在民间练习传统武术的农民没有机会参加比赛。以农运会武术竞赛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对农运会原有的武术竞赛模式进行改革,研究出能适合广大农民的武术竞赛模式不仅能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求能探索出一个适合农运会特点的武术竞赛模式,促进农民武术交流,提高武术技艺,为今后的农运会武术竞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育产业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产业,不仅能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并且通过其独特的经营要素,必定会成为新型社会经济的增长点。作为新生事物的武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视角探究武术美学。分析认为,在实践美学中武术活动作为审美对象,审美性质上具有"和谐""张力"等美学特征,武术活动中体现了"主客观统一""天人合一""自由形式"的美学思想。武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从"主体性实践哲学"角度分析有着理论的自洽性。分析旨在为当代武术的套路编创与演练提供新的理论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6.
表象训练法运用于武术套路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象训练是一种运动心理训练的方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表象训练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进和提高套路技术动作,而且能加快学生对武术套路动作的熟练掌握。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然而,这个传承悠久的武术至今没有一个能被人们完全接受信服的定义。因此,在前人对"武术"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概念的分析,并结合武术内容,然后得出最能贴切表达"武术"内涵的概念,从而使人们从根本上了解、继承和发扬武术这一优秀国粹。  相似文献   

8.
从 “家”范式概念出发,结合武术发展的现实需要,梳理武术门户历史建构的内在逻辑。指出,武术门户的历史建构始终遵循着 “家”范式共相类推的制度传统,具体表征为 “家”文化传统的武术门户认知观念,“家”代际标识的武术门户技术体系,“家”亲情纽带的武术门户伦理话语,“家” 实践模式的武术门户内在超越。基于 “家”范式,武术门户以其内在的规定性,不仅摆脱了被外来文化同化与强制阐释的命运,而且使得林林总总的武术门户始终具有 “吾道一以贯之”的 “家”范式特征。推动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双重价值等量齐观,既要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力与尊严,更要肯定 “家”范式传统中 “亲亲为大”的价值理念。在以古鉴今与中西会通中重构武术门户的内在合理性,重塑武术门户的正面形象,促进武术门户文化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武术技术形态的“艺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的技术形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的"艺术属性"展开讨论。研究表明:"武"与"舞"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交织在一起并行发展的,"武舞"为武术在技术形态上形成"艺术性"奠定了基础;在兼具"技击性"这一实用特征的同时,武术的技术动作也表现出了"动作美"、"意蕴美"和"意境美"的艺术特征;充满"艺术性"武术技术动作包含着对技击真实的再现和技击情感的表达,它们构成了中国武术技术形态的艺术表征。故此,中国武术在技术形态上具有鲜明"艺术性",这是从艺术的视角对中国武术作出的一种全新表述和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的文化论战是关切中国问题的知识分子的一次思想交锋。此次论战不仅促使了国人思想的解放,为民族文化发展开辟新道路提供了思想准备,而且深深影响到武术领域。它驱使了国人的体育全球化意识由懵懂到神明,完成了竞技武术的成型;诱使人们以积极态度应对民族文化现代性,缔造了武术多种形式"琴瑟和鸣"大好形势;诱发了人们的寻根意识,加强了对传统武术的文化认同;掀起了武术教育改革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的文化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体育是一种文化”已经基本成为共识,但体育的文化本质界定和文化特征归纳问题却未能解决。其实,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与人类性、时代性与永恒性等一般文化特征外,还具有主客体同一性、身体表征和传承性、创造时空的延展性、较易理解的亲和性等特殊的文化性质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的文化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是一种化”已经基本成为共识,但体育的化本质界定和化特征归纳问题却末能解决。其实,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与人类性、时代性与永恒性等一般化特征外,还具有主客体同一性、身体表征和传承性、创造时空的延展性、较易理解的亲和性等特殊的体性质。  相似文献   

13.
对高师女生进行形体美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体训练符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不仅能提高形体美感,增强女大学生自信心,也是高师女生应有的基本素质,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提高形体美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与训练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形式,又包含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较强的体育内容.它以独特的民族性渗透于中华民族体育之林,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5.
滑雪运动不再是单一的体育锻炼,它成了滑雪文化形态的主体和文化关注的对象.滑雪文化面向市场,走产业道路是当前时代的要求,也是滑雪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滑雪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根据自身特点,走特色的发展之路,使之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空间畸变"性组合的重心是要凸现文本主事意图的话语所指、强化特定言语、特定信息场域抑或特定形象的"熵"的能指性;"空间畸变"的成功构筑不仅能够在影视文本及其接受者之间奠定出良好的"间离效果",而且能够打破"造梦工厂"所制造的"现实幻觉"并进以使普通受众获取一种布莱希特意义上的"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职业体育反垄断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体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其参与者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在许多方面维持着特殊垄断的两面性,引发了诸多不同于其他经济领域的新问题,需要法律制度专门的调整,以适应职业体育的特殊要求。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职业体育,行政垄断色彩浓厚,应依法予以禁止,而对于经济性垄断,则应区别情况,分别纳入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和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文献资料、逻辑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概念及法律保护的重大意义,阐明了奥林匹克标志侵权的特征及其保护途径与策略,结果表明:维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既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政保障,又保护了IOC合法赞助商的权益,还能促使奥林匹克运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荷奥运热身赛中国男子曲棍球队心率监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是反映人体代谢率非常灵敏的生理指标之一,它以其无创性、实用性、易测性等优点在监控运动强度,促进运动伤病的恢复进程,保证训练效果以及预防过度训练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前夕中、荷热身赛中国家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心率进行监测,探讨用心率监控曲棍球比赛中的运动强度,为揭示曲棍球运动项目特点和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Pro/E软件具有基于特征的三维实体造型及参数化驱动方式,保证了设计修改和尺寸精度的一致性。利用Pro/E进行产品的三维造型设计,并用三维数据来完成模具型腔和型芯的设计,以及整个模架结构的设计工作,不仅缩短产品研发、模具设计和加工周期,而且大大提高了模具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