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芊芊 《新闻界》2006,(6):95-95,105
国际传播在广义上包括各种形式、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狭义上只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为对象的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本文所提到的国际传播主要指狭义上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新闻传播按使用的语言和针对的受众对象这一标准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内传播是指用中文并针对国内受众而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传播就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针对的受众是国际受众。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进行跨文化新闻传播时,会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在信息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新闻传播,通过新闻传播效果的提高,提升我国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现状的解析,研究提高新时期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在全球传播视角下,现代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积极影响,新媒体的多样性助推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人物形象塑造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开展对外传播,人才是关键,关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及对外传播理论与和传播实践,研究媒介建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对外传播人才对国际传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期“传媒大讲坛”从媒介建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刊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作苏教授等的文章《国家形象的官媒与民媒二元建构蠡谈》,文章以官媒与民媒两大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主线,分析了两个舆论场的传播格局,深刻剖析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策略,对我国建构可操作的国家形象传播体系具体参考价值。《我国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高校的调查分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对外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新闻学博士侯迎忠等撰文,文章以广东高校为例,对广东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进而对该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建议,为我国其他省份培养对外传播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学者剖析深刻,思想深邃,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前沿的理论思维,相信对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军事互联网媒体对外政治传播的政治生态趋于多元化,要想在多媒体融合、竞争的语境下.更好地实现对外政治传播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必须不断探索新媒体语境下对外政治传播的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藏自治区和甘肃等地发生由达赖集团操纵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后,西方媒体不惜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扭曲事实,编造谎言.在国际传播语境下,西方媒体所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容易发生变异:在国际报道中执行双重标准;政治势力的渗透是新闻专业主义发生变异的诱导因素;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它失去理性.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容易沦为发达国家对受众传播偏见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苏蕾  纪小静 《今传媒》2023,(9):50-54
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需要突破新闻驯化,本文选择我国对外传播优秀案例云南象北迁的国际报道为样本,分析了该报道的框架、主题以及消息来源,研究发现:在该报道中,国际媒体沿用了我国媒体报道框架,新闻驯化率较低,训化策略比较简单,在调用本国和西方消息来源“驯化”新闻方面表现较弱,大量使用了我国消息来源,具有“反向驯化”特征。对此,提出生态软新闻能够有效降低新闻驯化程度,我国媒体要拓展报道深度和广度,突破新闻驯化,以增强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我国对外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从根本上界定了我国对外传播的特点和工作方法.建国后,“内外有别”的对外传播原则受到国际国内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对外传播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成功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也可以提升我国的国家软实力。在中国进行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的英语新闻一直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是我国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汉语新闻英译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对外传播报道手段  相似文献   

9.
俞岚 《新闻战线》2024,(3):20-23
当前,经济新闻传播已成为我国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格局,我国经济领域国际传播工作既要有战略耐心,更要争取历史主动,力破当前对外经济报道中“信息时差”“预期偏差”“舆论温差”等问题,加快构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经济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对外新闻传播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传播业。方面必须研究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以求在新的条件下有更大的发展同时还必须研究如何在新的条件下拓展对外传播,以新的姿态参与国际新闻传播竞争,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我国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工作所恪守的一条基本原则。本文认为我国新闻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时,要立足多媒体发展的现实,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传播;针对目标受众的接受习惯,实施精准性、他者化传播;彰显中国文化的内容特色,实施跨语境、跨文化传播,实现全球传播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2.
李念 《新闻记者》2005,(6):25-28
广义概念的国际报道包括外国或国际新闻,也包括对外传播本国的新闻。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说.涉我国际报道是有关我国的国际报道的跨国家、跨文化的传播。跨国家是指新闻事实来自国内外并具有国际认知价值;涉我国际报道的传播主体是国家这一特定主体;传播客体除了外国公众外,还包括本国的受众。而所谓跨文化是指国际报道的传播一般都经过一个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信息二次编码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日益发展并且不断繁荣的新媒体语境,成为新形势下对外传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什么是新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对对外传播的影响有哪些、对外传播如何适应新媒体语境,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马瑞贤  侯贺英  汤倩 《传媒》2019,(11):87-89
对外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必要组构,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对外传播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文化安全保障、国际合作交流等。未来,要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外语语言素养、跨文化素养,以及新闻传播素养的复合型对外传播外语人才。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的建设。有鉴于此,可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筑、教学模式革新、师资队伍建设五个角度入手,形成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海峰 《青年记者》2016,(26):53-54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媒体需要以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为出发点,体现出对受众群体文化需求的尊重,并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即实现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平衡. 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漠视文化”现象 我国英语新闻对外传播属于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因此,重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新闻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英语新闻也应当强调国内外受众的接受,从而确保英语新闻对外传播能够获得国际舆论支持并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然而,我国英语新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缺乏对受众文化差异的考虑以及欠缺针对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制约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报道领域发展迅速。但同时,国际传播环境变化剧烈,要求我国的对外报道必须持续创新。近二十年来,内容创新逐渐走向新闻创新研究的舞台中心,国内众多学者对内容创新进行了概念、意义和路径的解读。本文在对近二十年中国学者的对外报道内容创新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内容创新的理论内核尚不明晰,研究滞后于且脱离国际传播的现实语境。本文认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借鉴入西方传播理论,明确内容创新的内涵;探讨对外报道内容创新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动态;关注中西方对外报道内容创新路径的对比研究;融合多学科视角进行对外报道内容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7.
把握对外经济贸易新闻宣传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经济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涉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考虑国内的需要,又要考虑国际影响。它的报道既要遵循新闻规律,又要体现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本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回顾总结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介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如何把握好对外经济贸易新闻宣传的“度”,是十分重要的。新闻时效与宣传时机时效性是新闻的属性之一。迅速,及时地传播信息,努力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18.
郭新华  赵翔 《传媒》2021,(20):59-61,63
"第六声"(Sixth Tone)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推出的一款外宣新媒体产品,通过国际化团队运营,在全球化语境及国际传播场域聚焦中国普通人的日常,运用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传播渠道,引导国际社会以平和的眼光关注现代化进程下的中国发展.这种"小而美"的中国表达传播策略,不仅区别于新华社、人民网等常用的宏观叙事,也有别于BBC、CNN等西方媒体先入为主的刻板报道,为我国媒体的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的扩大。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理和西方民众对中国普遍缺乏理解的现状使对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外传播并不是简单的新闻传播,如何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主动扭转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偏见,一直是学术  相似文献   

20.
王前 《军事记者》2010,(9):49-50
语境。指语言环境,是属于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等学科范畴的概念。语境决定话语的形式、适用性和意义。新闻语境,是指在某种既成的新闻背景下所形成的特定语言环境。新闻语境水平决定其传播效果,新闻语境选择决定其传播性质,新闻语境谋划决定其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